不幸婚姻逃不过的三道坎(从甜蜜到争吵是婚姻的魔咒)

最近,和小艾聊天。

小艾是一名销售人员,平时工作非常辛苦,现在婚姻也出了状况。

她抱怨说:

“我的婚姻很糟糕。

我和老公互相不理解,在婚姻中经常出现互相指责、互相埋怨。

觉得自己付出太多而对方不理解、不体谅自己。

自己感到不被理解,情绪很难得到照顾,而老公也觉得他很累。

每次沟通都以不愉快的情况收尾,时间一长,双方连沟通的意愿都没有了,家里越来越冷清……”

小艾,其实就是陷进了一种关系的困境。

不幸婚姻逃不过的三道坎(从甜蜜到争吵是婚姻的魔咒)(1)

那么,这种情况的话,关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要如何解决呢?

不幸婚姻逃不过的三道坎(从甜蜜到争吵是婚姻的魔咒)(2)

关系的顺畅运转,同理心很重要

小艾联系了一家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师陈老师。

陈老师这些年,在众多婚姻家庭咨询的案例中,发现很多类似于小艾这种情况:

婚前两人亲密无间,婚后因为柴米油盐、鸡毛蒜皮而发生冲突和争吵,又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变成同住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小艾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脆弱,非常需要咨询师的帮助。

眼看小艾不停地在咨询室抱怨老公的不是,强调老公希望我多照顾他,可是自己明明在这方面有更强的需求,而且觉得男人天生就该照顾女人,让着女人……

陈老师意识到,小艾在咨询中呈现的关系模式,很可能就是亲密关系中的惯性模式。

她问小艾:“你平时也会在老公面前这样吗?”

小艾回答:会的。

慢慢地,小艾在连续几次的咨询中觉察到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求抱抱”的心理模式,其实是和老公相同的。

发现这一点,小艾开始慢慢理解老公。

不幸婚姻逃不过的三道坎(从甜蜜到争吵是婚姻的魔咒)(3)

觉得老公平时在外面装强装惯了,回到家里希望老婆多体贴照顾自己,可能正是内心脆弱和需求的表达。

有了这份理解,她突然意识到,老公的有些需求和情绪也是合理的。

所以,在日后的生活中,当老公开始冲她发火埋怨的时候,她便开始去站在老公的角度理解对方。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总是陷入:”凭什么他对我要求这个那个,他就不能多来照顾我?“、“为什么不是他安慰我,而是我安慰他,我也很累!”……

类似这种惯性比较的思维模式。

陈老师说,小艾之后的表现,就叫“同理心”。

换而言之,这种同理心就是一种在关系中的共情力。

你一旦在关系中,学会了运用这种同理心,就会共情伴侣的感受和需求,让对方感受到被你的理解和接纳,从而回馈你更多的共情和理解。

如此一来,双方的关系也就在互相共情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越走越顺畅了。

不幸婚姻逃不过的三道坎(从甜蜜到争吵是婚姻的魔咒)(4)

同理心,是可以习得强化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地都具有一定的同理心。

只是,当我们身处在关系中时,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会遗忘自己的同理心,或者不擅利用自己的同理心。

有心理学家提出,我们其实都可以在关系中慢慢练习自己的同理心。

尤其是,在关系中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不是要刻意地去避免争吵,当争吵发生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主动争吵,因为争吵的过程中正是我们练习同理心的大好机会。

当我们争吵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失去理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只是不断地在保护自己以及攻击对方。

这样的模式不仅解决不了问题,也满足不到任何一方的需求,还会让双方的关系僵化甚至瓦解。

但是,只要我们刻意先把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我们的同理心就是可以正常发挥作用的。

不幸婚姻逃不过的三道坎(从甜蜜到争吵是婚姻的魔咒)(5)

然而,当我们情绪激动却又无法克制的时候,我们的同理心就被我们的情绪占据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练习如何在争吵中,让我们的同理心恢复,并且发生作用。

缺乏同理心,是夫妻之间非常普遍的问题。

我们对此需要重视起来。

最简单地说,同理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也是对他人需求做出反应的意愿。

这是打破争吵、冷战局面的重要方法。

当然,也有许多人在他们的原生家庭中就已经学会如何发挥自己的同理心。

如果,我们没有原生家庭肥沃的土壤,至少我们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之后,可以从现在开始学习和练习,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不幸婚姻逃不过的三道坎(从甜蜜到争吵是婚姻的魔咒)(6)

练习同理心的5个步骤

1、对方在表达感受时,放弃打断的欲望和尝试反驳的想法。

你要知道,你和伴侣其实是盟友,并不是敌人。

所以,你要做的是了解对方,而不是互相指责。

刚开始尝试这么做可能很难,但如果你想要改变,迈出这一步是必要的。

2、尝试体验一下对方的情绪状态。

关于这点,并不是用你的大脑去想,而是用心去体会。

你可以试着放下类似于这样的念头:“为什么我要这样做,为什么不是对方来体会我的感受?”

你要清楚,你主动去体验对方的情绪和感受,其实就是你愿意为你们的关系负起责任。

3、试着去理解对方。

在你不知道如何去给到对方同理心的时候,你可以去思考一个问题:

对方之所以会有当前的情绪,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比如,你可以尝试这么和自己对话:

“他可能也不是故意发脾气的”;

“他之所以情绪激动是因为……”……

经过这样的练习,久而久之,你就会共情到对方。

4、验证自己的理解。

我们从自己的角度触发去理解对方,那么这个理解有可能是错的或者有偏差。

虽然,我们或对或错的理解,已经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方的意图。

这时候只需要去验证,我们的理解是不是对的。

5、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为自己的事情和情绪负责,能够和愿意为对方以及这段关系做点什么。

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情绪怪罪在对方身上,期待对方改变。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不一样的状态和固化的行为模式。

在关系里,我们要做的除了“求同”,还要有“存异”。共情是一种能力,就好像我们的记忆力一样,通过不断练习可以得到加强。

可能起初一两次的失败会让你感到灰心丧气,但只要改变的意愿开始,你们的关系就会慢慢发生微妙的变化。

这种变化往往可以伴随你的一生,成为幸福关系的扎实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