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翻译最简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我们从小就读过的经典故事。原文出自《列子·汤问》: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翻译最简短(愚公移山)(1)

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从这个故事里每个人获得的感知可能也不尽相同。

先说标准版本

所谓的标准版本,就是课本教材里的中心思想。

首先,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其次,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不畏艰险、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伟大精神。

最后,文章告诉我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

《哈佛成长课堂》里的解读

在这本书里,也有一篇关于《愚公移山》的理解:

“村民们并不过多考虑后果,而是微笑着工作,因为他们的生活在于现在,生活的中心就是搬走一筐一筐的土石。在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时间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完成移山的愿望也已经毫无意义,生活就是专注于工作本身,这是最重要的。埋头耕耘而不计收获,你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自己的生活吗?你能只为一件事有趣而去做,从而忘记现在、过去、未来吗?那么,你一定会感到人生乐趣无穷。”

只为一件事有趣,或是对自己而言有意义,可以不计收获地去做,专注于做的本身,而不是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吧。

到底是谁移了山?

在故事里,愚公和他的家人、邻居们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地战天斗地,他们顽强的精神和行为吓坏了山神,于是,山神向天帝汇报。天帝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便派了两个大力神将山搬走了。所以,从结果来看,山是被移走了;从过程来看,山是因为愚公的精神吓到了山神,被天帝派人移走的。

如果没有山神,或者山神按部就班地按照自然规律,随着愚公们的砍树、挖山进行生态演化,是山先被移走,还是山脚下的人类先受到水土流失、田地被毁的冲击?

如果愚公们不惜一切代价地投入劳力在挖山移山的劳作中,那么势必只有弱劳力来维持每个家庭的耕作和生计,可以想象年复一年生活将越发的艰难。物质有保障的生活,才能让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做对的事,做符合规律的事,才是正道。

感天动地,留给神话,留给天地去见证。

愚公移山翻译最简短(愚公移山)(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