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的重点人物有哪些(宋朝家族式的文人为何那么多)

北宋的文化人,总是以家族为单位,扎堆存在。

  1. 比如说我们熟悉的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他们就是父子,苏洵为父亲。苏轼和苏辙为哥俩。
  2. 此外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颐、程颢,是兄弟俩。
  3. 还有王安石他们家,王安石的两个弟弟王安礼、王安国和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合称为临川三王。

以家族为单位的成材率,未免也太高了吧?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如果说其他人有官宦身份的话,那么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洵可不是当官的,他又如何保证他们老苏家能出这么多人才的呢?

宋朝时期的重点人物有哪些(宋朝家族式的文人为何那么多)(1)

一、感谢宋朝对文人的态度。

为啥大量文人把宋朝夸上天?甚至有人厚颜无耻地说宋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占据了全球经济的80%,简直荒谬至极。怎么算的,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为啥还是有这么多人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都是文人,他们都知道,宋朝是文人的天堂。

宋朝对文人太好了,别的不说,单就科举这一项,对文人就有了超越唐朝的照顾。过去唐朝每次科举,全国只录取二三十人,这已经算多的了。杜甫参加科举的某一年,一个都没录取的情况居然都有。

宋朝相对来说可爱多了,因为宋太宗赵光义为了笼络人心,登基以后开始扩招,每次科举都能选拔100多名进士,多的时候,能达到400多名进士。这数量实在是太可观了,大大增加了读书人们刻苦学习的积极性了。

宋朝时期的重点人物有哪些(宋朝家族式的文人为何那么多)(2)

除了科举制度上的偏袒,在官职等级上宋朝对文人也有明显偏袒。同一级别的文武官员,武将就是要比文官矮一个级别。两个人的轿子遇到了,武将必须要让着点文官才行。

当初宋太祖赵匡胤甚至立下誓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好家伙,直接获得一块集体免死金牌有没有?从此以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是真的成为了至理名言。

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之下,大量读书人的家庭,开始重点培养自己的孩子读书。考取功名以后,改变的那就是整个家族的命运。

宋朝时期的重点人物有哪些(宋朝家族式的文人为何那么多)(3)

二、相对安定,给了读书人一个不错的读书环境。

很多人瞧不上宋朝,认为他们是软柿子,不光打不过大辽,甚至连西夏都打不过,居然连大理都没有吞并,实在是太怂包了。

其实这也正是北宋的一大特点,自从宋太宗雍熙北伐失利以后,北宋大规模的战争其实就逐渐减少了。

尤其是在宋真宗时期,宋辽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从此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宋辽之间都没有什么大战,只是偶尔有点摩擦罢了。至于西夏和大理,他们只是寻求生存而已,压根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所以说北宋时期,是中原地区相对安定的一个时期。太平时期的文人,其实是最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读书,不会受到国仇家恨和颠沛流离的干扰。

宋朝时期的重点人物有哪些(宋朝家族式的文人为何那么多)(4)

三、宋朝物质文明相对发达,这是文化的催化剂。

不少人觉得古代物质文明非常落后,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在宋朝物质文明就相当发达,你很难想象,宋朝的商业税已经发展超过了农业税。这在任何一个其他的封建时代,都是不曾有过的。

商业发达这说明什么?当然是物质文明也跟着发达啦!正是因为有若干商品在社会上流通,才会有这么多人想到做生意。

发达的物质文明,其实对教育来说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催化剂。别的不说,我们现代物质文明相当发达了吧?不愁吃不愁穿,衣食住行都不成问题。

这个时候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自然就多了起来。除了房贷车贷以外,其实每一个家庭,最大的支出就是孩子的教育费用。

各种学科补习班,文艺爱好兴趣班接踵而至,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为全方位的人才,至少别在未来掉队了。

因此内卷的现象就这么产生了,毕竟家家户户都报培训班,等于没有人报培训班。宋朝也是一样,由于物质文明发达到了一定境界,所以大量家庭将主要开支都用在了子女教育上。这才产生了一堆文化素养极高的人。

宋朝时期的重点人物有哪些(宋朝家族式的文人为何那么多)(5)

四、客观因素,家族背景很重要。

你说一个私塾先生的儿子,考上了进士,这我相信。但是你要说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突然冒出一个进士来,我大概率是不相信的。因为家庭文化熏陶是非常重要的。

王安石他们家本身就是书香世家,他老爹王益就是宋真宗时期的进士,所以有老爹的教导,王安石兄弟三人才个个成才的。而王安石又把自己的儿子王雱给培养成才了。

程颐、程颢兄弟俩就更了不得了,他们祖上几代人全都是做官的,而且都是文官。所以这种家庭氛围的文化熏陶就非常浓厚了。

苏轼他们家的确是个例外,因为苏洵的老爹是个纨绔子弟,压根就不喜欢读书。而苏洵本人也到了30岁才开始发奋读书。

不过厉害就厉害在苏洵了,他30岁发奋读书,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才开始重点培养自己的两个儿子。

由此可见,原生家庭有浓厚的读书氛围,对培养优秀的读书人来说,至关重要。这一点是没办法的,很多人说不公平,可你说怎样才叫公平呢?真的要让进士的儿子去种地,才算是公平吗?

宋朝时期的重点人物有哪些(宋朝家族式的文人为何那么多)(6)

总结:教育是立国之本。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发展。为什么宋朝大师辈出?因为宋朝在政策上支持读书人,又给了读书人一个相对安定且富裕的环境,你说读书人咋可能不发愤图强呢?

不可否认的是,读书人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社会发展光靠蛮力是行不通的,必须要靠脑子才行。

宋朝在教育上下了血本,也使得宋朝的读书人真切地认识到了朝廷的良苦用心。在这种双向上力的作用下,你说宋朝咋能不大师辈出呢?

参考资料:《宋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