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写的 汗滴禾下土流传千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流传了上千年,到现在竟然还有人在争论不休,质疑它的真实性。他们质疑的焦点是:到中午了,大太阳底下,这么晒,难道不知道回家歇一会,等天凉快了再干吗?这貌似说得不错,难道诗人真的写错了?

质疑的人我看多数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两脚不走田间路的人。不说古代了,就是现在,人们在地里干活,有谁是看着钟,准时准点收工的?还不是干到啥时候就是啥时候。太阳底下怎么啦?难道不干活了?刮风下雨,冬天冻得要命,还不是照样干活,有多少人是因为天气原因跑回家躲懒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写的 汗滴禾下土流传千年(1)

其实,这些质疑的人,还忽略了一个社会问题,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有多少人是有自己的田地的?要么租人家的地,要么给人家当长工,那些少数有一点自己的田地的,还不是当宝贝一样伺候,哪里还怕太阳晒!

再说了,那些给人当长工的,身不由己,你想收工躲太阳,你躲一个试试?就跟现在给人打工一样,你不想熬夜加班,也没见几个说不干的。

一首千年前的诗,能流传下来,自然有它的道理,如果这首诗真的写错了,在如海的诗词中,哪里会有它的出头之日?它早就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又哪里会轮得到这些人来说长道短,争论不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