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管理更有效(培养课堂好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培养课堂好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之五)

课堂教学如何管理更有效(培养课堂好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方法)(1)

【课堂教学环节“十步走”】课前预习→专心听讲→多问善问→学会观察→积极回答问题→精于阅读→熟记笔记→认真独立做作业→规范书写→作业反馈

第九步 规范书写

【不良学习习惯采撷】

  1. 姿势不对
  2. 字迹不清,涂改严重
  3. 运笔不熟,心中无本
  4. 心情急躁贪图快
  5. 不喜欢用钢笔

【模式选择】

教师 培养情趣→激励欲望→规范书写→科学指导

学生 保持正确姿勢→铅笔规范→掌握钢笔要领→正确涂改→握笔姿势

教学环节 1、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2、规范书写

3、科学指导

4、磨练学生意志

【指导方法】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书写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写好字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呢?

一、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学生的兴趣高,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就高,写字的效果就好。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书写的兴趣远不如对游戏、绘画等那么浓厚,那么稳定。这就必须依赖教师采用恰当的手段去激发,使之“尚未下笔先熏陶”。

1、借用名家故事,培养写字情趣。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许多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练字的轶闻趣事,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 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看到晋古碑,观了三天才离去;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会激发学生书写的积极性,可以让他们从中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这是练好字的生动教材,也利于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惰性作斗争。

2、开展活动,激励写字欲望。

营造良好的书写环境,可举行“书法讲座”、评选“书写之星”、开展“书法竞赛”、“汉字听写大赛”、进行“作业展评”等,培养学生书写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规范书写习惯 。

  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方面。所以,从指导学生握笔的那一时起,就要严格把握好书写姿势这一关。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对于教师,心理也充满了崇拜,因此教师正确的书写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不管是在黑板上板书,还是在作业本上写评语,都要写得工整、大方、美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规范书写。

  为了让正确的书写姿势牢记在心,我们根据正确的坐姿要求、握笔姿势、运笔方法以及汉字的笔画特点、结构规律编写出了生动形象、上口好记、易掌握、可操作的儿歌《写字歌》。如书写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让学生熟记成诵,并相互监督。

三、端正态度、科学指导、规范书写、养成习惯。

  有人说态度决定成败,有人说态度决定命运,也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科学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比较、乐于矫正、认真读贴的好习惯。字帖是帮助临摹者在写前对汉字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写字前做到“看、思”,即看字的笔画,思考、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哪个笔画应写在哪里,占多少位置,注意平衡、等距、长短、垂直的合理,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笔画的长短、精细、俯仰、斜正、曲直等。然后再写,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2、保持作业本整洁,尽量减少擦涂。整洁是写字最基本的要求。整洁不仅仅指作品的整洁,还包括书写工具及书写者自身的整洁。所以老师要注重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把字写得整洁美观,教育学生尽量减少擦涂,保持自己的作业本整洁。

3、培养学生自觉练字的习惯,并保持写字时有一定的速度。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的习惯。我们常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生练字是一种书写,做作业时又是一种书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贪玩,快做完作业可以去玩,难以顾及书写质量,另一方面是没有养成自觉练字的习惯。教师要适当减轻作业量,尤其是书写作业量,保证学生有认真书写的足够时间。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同学歪着头写字,有的侧着身子写字,有的双脚蹬在桌腿横梁上写字,有的握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过近,有的将书本斜放。写字姿势、执笔方法、书写习惯是否正确,不仅影响写字的质量,而且还影响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很多少年儿童眼晴近视与写字姿势、执笔方法、书写习惯不正确有关。据医学专家介绍,写字时眼睛离纸面过近也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对于同学们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而且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还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树立意志打下良好的基础。

1、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勢,坚持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手握笔处离笔尖一寸,脚离桌边一。

2、用铅笔写字,笔杆不要太短,最好使用HB型号的木制铅笔写字。

3、用铅笔写字时,不要用牙齿咬,避免对牙齿造成损不或引起铅中毒。

4、从三年级开始学写钢笔字时,不能使用圆珠笔,使用圆珠笔不利于练习硬笔书法。

5、用钢笔写字,不要用力过大,防止损坏笔头。

6、写字时尽量不用涂改液、修正纸等涂改工具,养成先思考再下笔的好习惯。

7、“提笔即是练字时”,要珍惜每次写字的机会,努力把字写得工整、美观大方。

8、正确的握笔姿势应该:拇指与食指握在笔尖一寸处,其他三指藏在笔后起支撑作用;左手按在纸上,右手握笔;书写时,笔与纸和桌面呈45度,均匀用力。

9、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肩平,背直,头正,两脚平放,小腿平放,小腿与大腿成90度直角,眼睛离桌面18-20厘米,胸离桌子一拳距离。

总之,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当然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也是我们所有教师共同努力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阶段的最佳时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十步 作业反馈

【不良学习习惯采撷】

  1. 学习目的不明确
  2. 学习内容不熟悉,作业正确率低
  3. 作业数量多,马虎应付
  4. 投机取巧“漏做”

【模式选择】

教师 激发欲望→规范作业→及时批改与反馈→找准原因→专项训练

学生 明确目的→集中注意力→作业不拖延→全面思考

教学环节 1、明确目的,激发欲望

2、提出规范,形成良好作业习惯

3、及时批改,及时反馈

4、分析原因,就题论理

5、个案分析,专项训练

【指导方法】

作业马虎是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我认为小学生作业马虎是由心里原因导致的习惯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小学生作业马虎心理,并作针对性的指导和矫治,对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作业马虎心理分析

1、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小学生在学习初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有很大比例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很大一部分学生把做作业看成是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只管做完,不管做好,所以做作业时经常出现见题就解、乱猜算法、不认真验算等现象。

2、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似懂非懂。小学生大脑尚未完全成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而不精确,兴趣广泛而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上课时候对学习是浅尝辄止,结果是似懂非懂,做作业时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特别在完成那些既相似又不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作业时,由于对书本内容没有贯彻透彻,就容易出现错误。 比如数学中“多1/5,和多1/5吨”容易产生混淆,这样导致作业的错误率比较高。

3、完成学校家庭作业后,部分家长的额外作业布置较多。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玩心比较重。缺乏耐心,和恒心。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在完成学校家庭作业后,想留一些时间给自己玩,当家长再额外布置作业的时候,内心是有抵触的,但表面还不能直接表达。所以,在作业的时候故意拖延,通过喝水,上厕所,找文具等等来浪费时间,一直拖延到休息时间才能把学校布置的作业完成。导致作业效率比较低,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在考试和课堂作业的时候就会时间不够。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4、不能全面地思考问题。小学生做比较复杂的作业时,常常只注意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造成顾此失彼的错误。另外,在概念理解,运算顺序与法则的掌握,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理解等方面也经常出现思维不全面的错误, 加之注意分配能力差,造成不应有的错误。

二、作业马虎的矫治策略

1、明确目的,激发欲望。没有明确的作业目的就不能形成稳定的持久的作业动机和兴趣。应通过正面教育、侧面引导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明确作业的目的,把老师的作业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只有当学生意识到做作业是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需要,并能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和快乐时,学生对作业的被动状态才会逐渐消除。变成主动学习的

2、提出规范,形成良好作业习惯。从新学期第一次作业开始,应向学生提出作业规范要求,逐步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作业,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杜绝不良作业心理的产生。作业的规范可以有下列几项:①先审题后解答;②统一格式,书写整洁;③按时完成,独立解答;④做完检查,及时上交;⑤认真看批改,及时订正。

3、及时批改,及时反馈。练习后有无及时反馈矫正,效果大不一样,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因为学生从教师的批改和评价中,不但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而且还会在精神上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转化为一种作业动力。事实表明,教师对学生作业认真批改并加入鼓励性评语也是造成学生对作业重视态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4、分析原因,就题论理。在纠正学生作业错误中,应认真分析和指明错误的实质,就题论理,使学生每纠正一题,都从思维方式上有新的认识和提高,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使纠正作业错误成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5、个案分析,专项训练。有些小学生的不良作业心理,往往与他们的某些心理特征密切相关,矫正起来难度较大,反复较多。遇到这种情况,切忌粗暴急躁,应针对学生特点认真分析,建立个别分析档案,从培养小学生优良个性品质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反复抓、抓反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定能见成效。

总之,矫治小学生的作业马虎是比较困难的,作为老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分析,切不可只以“你怎么这么粗心”一言了之,从而造成学生内心的封闭和伤害,而应认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和错误实质,进行有的放矢的矫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