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来历及风俗简介(端午节来历与武功节俗您知多少)

端午,又称端阳、端五、重五、重午、午日、龙舟节、粽子节、龙日节、五月节、诗人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起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来历及风俗简介(端午节来历与武功节俗您知多少)(1)

农历五月初五之所以称端午节,是因为“端”字原义为植物发芽生长,延伸有最初、开头的意思;午,《说文解字》释义为:“午,牾也。五月,阴气午逆阳,昌地而出”。这就是说,午,意为逆反。“午”代表五月,这时阴气逆反阳气,顶触地面而冒出。又,“午”与“五”谐音,五月初五又称“午日”,故该节为此之名。

端午节来历及风俗简介(端午节来历与武功节俗您知多少)(2)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人们说法主要有五种:一说纪念屈原;二说纪念勾践;三说纪念伍子胥;四说是纪念曹娥;五说是纪念介子推。东汉时期蔡邕在《琴操》中有此记载。以上五说中,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最有影响,为举世华人所认同,故有人将这一天称作“诗人节”。

端午节来历及风俗简介(端午节来历与武功节俗您知多少)(3)

武功人端午节仪俗,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

割艾草。县内上下塬地区是一样的,这天人们早早起床,带上镰刀去野外采割带露水的艾草,将其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既为逼邪,又可驱蚊。

端午节来历及风俗简介(端午节来历与武功节俗您知多少)(4)

缝香包。端午节佩带香囊,有辟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用丝布包裹,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娃娃们极为喜欢。

端午节来历及风俗简介(端午节来历与武功节俗您知多少)(5)

合花花绳。花花绳是将五色丝线合成绳子,系于臂腕,或在五彩绳子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也有的人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悬于门窗和挂于床帐之上。

端午节来历及风俗简介(端午节来历与武功节俗您知多少)(6)

送端午。每年五月初五之前舅家都要给未过12岁的外甥送去婴肚(亦叫“拥肚”)、曲连馍和童装,叫做“送端午”。婴肚,状若当下流行的“神功元气袋”,上有挂带,后有绑带,前为小围裙形,上绣“五毒”和十二属相图案,内藏雄黄香料,既可护肚,又可驱邪;曲连馍,大多为外婆或者妗母新手烙制而成,面粉里添加有油、盐、芝麻、花椒叶等佐料,形为圆圈状,内圈圆润光滑,外圈雕成瓣状,亦雕有鱼鳞状花纹,既可食用,又可戴在孩子的手腕、脖项上作为玩饰之物。

端午节来历及风俗简介(端午节来历与武功节俗您知多少)(7)

另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捉蚧蝳(入中药、借毒攻毒)等古老习俗,如今除吃粽子外,其它二者已不常见,只能是老人们的一种儿时记忆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