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血洗上谷历史(竟与汉武帝的汗血宝马有关)

祁连山脉的雪和冰川途经茫茫大漠分成无数支流,其中一条支流来到武威城区汇聚成河,南起连霍高速公路桥,北至拥军桥,全长7公里,这条河被称为“天马湖”。

匈奴血洗上谷历史(竟与汉武帝的汗血宝马有关)(1)

人们提起武威,总是会想起“天马行空”四个字。从雷台出土的中国旅游城标识马踏飞燕铜奔马,这座古代被设置为河西四郡之一的城市,与马有着怎样的联系?为什么马还被称为“天马”,甚至连城里的这条湖也被取名为“天马湖”?

匈奴血洗上谷历史(竟与汉武帝的汗血宝马有关)(2)

天马湖的水清悠,安静。人们在湖边的步道上行走的时候,望一望这湖水内心便会涌起安宁。古时的金戈铁马号角连天的壮观仿佛离得很远很远,只有走到城外,在无垠的荒芜中才能依稀找到古往的模样。曾经,在这片河西走廊的咽喉地带,发生过多少壮烈的往事,如今,依然在这片深厚的土地上久久流传。

匈奴血洗上谷历史(竟与汉武帝的汗血宝马有关)(3)

凉州大马甲天下,那么天马是什么马?

自古武威有“凉州大马甲天下”的说法,人们的生活以游牧业为主。在这地广人稀黄沙大漠的地方,马,曾有多珍贵,可想而知。

匈奴血洗上谷历史(竟与汉武帝的汗血宝马有关)(4)

汉武帝时期,为了把屡犯我边境的匈奴赶跑,武帝深深明白拥有铁骑才能与自古便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抗横。汉武帝为了寻找良马,也是不计代价。武威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汉武帝曾得到乌孙马,这种马奔跑起来如同飞,武帝便把乌孙马起名为“天马”。后来,李广利,也就是汉武帝最庞爱的李夫人的弟弟,在大宛国找到一种良马,竟然比乌孙马跑得更快也更勇猛,于是,武帝便把乌孙马的天马称号给了大宛马,而把乌孙马更名为西极马。霍去病最终便是利用这些天马把匈奴赶走。

匈奴血洗上谷历史(竟与汉武帝的汗血宝马有关)(5)

天马到达汉武帝手中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

大宛国是西汉时期西域36国之一,笼统地说,是现在乌兹别克人的前身。当时西域诸国夹在汉朝和匈奴之间,日子也是过得胆战心惊,这种西域小国因地少人少,战斗力弱不禁风,既怕匈奴想起来打他们一回,又怕人多地广的汉朝踏灭他们。据《汉书》记载,大宛国贰师城附近一座高山上生长一种野马,日行千里,肋如生翅,汉武帝听说匈奴人就是骑的这种马,便派人带着用纯金制作的金马想跟大宛国换这种野马,但是,没想到受到了拒绝。皇帝一怒之下,就派李广利带部队攻打大宛国。但是李广利出师不利,第一次带的2万人,在补给不充足、即有天灾又有人祸的情况下,2万人只剩下了几百人。

匈奴血洗上谷历史(竟与汉武帝的汗血宝马有关)(6)

第二次,汉武帝吸取经验教,派20万军队前来夺马。对于沿路不提供补给的西域小国,直接采取了灭国的战略。有一个叫做轮台国的国家便因为不识抬举被李广利直接屠了城,消息传到大宛国,大宛国吓坏了,说,你们不是想要马吗?马,你们拿走便是。汉武帝就这样得到了这种后来被称为“天马”的野马。

匈奴血洗上谷历史(竟与汉武帝的汗血宝马有关)(7)

这种让汉武帝不惜用大军夺来的野马究竟是什么马呢?据说,这种马出汗殷红如血,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汗血宝马”。为此汉武帝刘彻还专门为这种马写了一首《天马歌》。

太一贡兮天马下。

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天马与武威有什么样的联系?

那么,汉武帝的这些天马与武威有什么关系呢?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自古便是“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战略要地。武威古称凉州,当时有一个叫做党项的政权,便是因为看中了武威的这种重要的战略位置,发军夺取了武威从而建立了“西夏”王朝。就这么一个最鼎盛时期人口只有300多万人的西夏小国被辽国、GDP第一的宋朝等强国包围,却依然历经十帝存在了将近200年。不得不印证了武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匈奴血洗上谷历史(竟与汉武帝的汗血宝马有关)(8)

汗血宝马最鼎盛的时期也是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击败匈奴后,为了显示大汉天朝武威军威,在原休屠王领地建立武威郡,从此凉州变武威。武威出土的铜奔马------马踏飞燕,据专家考证,这马便是汗血宝马。

匈奴血洗上谷历史(竟与汉武帝的汗血宝马有关)(9)

铜奔马的外形非常有意思。很像一匹正在飞翔的马,不小心踏在了一只飞燕的身上,马的眼神似乎是想看一下脚下踩着了什么,而燕子也回头看了一眼,想看清是谁踏在了自己的身上。天马行空,如龙,如神。武威雷台的铜奔马自出土后便震惊全世界,它见证了武威天马甲天下的地位,还被列为国宝级文物。人们来到武威,总是会不自觉想起汉武帝的“天马”,便仿佛回到天马的故乡。

匈奴血洗上谷历史(竟与汉武帝的汗血宝马有关)(10)

天马湖城中纵横,虽短,名字却意义非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