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贫的办法(小常识与大道理)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耿召【编者按】,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减贫的办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减贫的办法(小常识与大道理)

减贫的办法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耿召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新时代,领导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他在不同场合的报告、演讲、文章、讲话、书信等中,形象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社会生活的常理、哲理,及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伦理学等的学理、真理,揭示了国家治理的道理、原理,在社会生活“小常识”与国家治理“大道理”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对这些小常识与大道理进行总结归纳、传播普及,是新时代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理解新实践新作为的题中之义。

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四史”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等专栏后,2022年澎湃新闻联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开启“新时代治国理政小常识与大道理”关键词,和大家一起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理解新实践新作为。

这一期的关键词是: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2021年2月25日是被铭刻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日子。这一天,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在这其中,多次用“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来为脱贫攻坚事业注入精神活力。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是脱贫攻坚的生动诠释

可以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这句话源自近代作家陈立德所著小说《前驱》中的“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意为所有人团结在一起,就算是黄土也都会变成金子,旨在强调团结的重要作用。“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则侧重强调树立信心的重要作用,“黄土”与“黄金”则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有着更为形象的指代内涵。因此,“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成为打赢脱贫攻坚的生动诠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中国立足本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色彩的反贫困理论。

高度重视减贫工作,在多次讲话中用“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作为减贫脱贫工作的形象阐释。强调脱贫工作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说道:“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困地区尽管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较低,但也有各自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只要立足有利条件和优势,用好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树立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苦干实干,就一定能改变面貌。”

关于要树立减贫反贫的信心,2015年11月27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道:“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做好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国的反贫困之道其中的重要一点在于: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脱贫必须摆脱思想意识上的贫困。我们注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我们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鼓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增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这句接地气的话语为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成为讲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故事的形象话语。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为赢得消除绝对贫困建立决心与信心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与世界意义。自古以来,基于儒家思想的民本、大同理念,摆脱贫困,走向富足安定的生活成为广大民众最为朴素的愿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有了可靠的领导力量。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了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则为贫困的根本消除确立了制度性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着力通过构建新的机制、战略和规划,全面启动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举措。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将其确立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2021年脱贫攻坚的胜利则标志着我们党实现让让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和全国一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正如所言:“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

脱贫攻坚的胜利让我们党积累的丰富的贫困治理经验,包括精准帮扶、建档立卡等精准扶贫脱贫方略与措施,有力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与能力,为我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全面消除贫困有利于我们从实践中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尤其是全面脱贫攻坚的胜利让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领导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脱贫攻坚战中,中国共产党能够有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优化协调,共同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并创造性采用多种脱贫模式,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同时,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也有着伟大的世界意义。在减贫事业上联合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通过了以减贫为首要目标的千年发展目标。但当下,全球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导致全球发展的不平衡。但中国减贫事业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模式、中国制度在减贫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启示,为其他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信心。同时,中国的减贫事业也为理念与实践中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公共产品,助力中国深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对外援助项目与产业的多样性,为其他国家减贫事业注入积极力量。正如2021年1月25日,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时指出:“中国将不断深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缓解债务压力、实现经济增长作出贡献。”2018年,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消除农村贫困的决议,把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理念写入其中。这充分表明中国为全球消除贫困提供了可期的理念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一句通俗的话语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减贫事业孜孜不倦追求的魄力与信念,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壮丽诗篇。“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不仅适用于中国,也应适用于世界,未来中国在不断巩固自身减贫成效,提质保量地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积极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贡献中国力量。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金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