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死亡的含义(对于死亡含义的初级认识)

理解死亡的含义(对于死亡含义的初级认识)(1)

  • 说在前面

关于学习记录,我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先把相关理论学习好,至少从哲学、医学、心理学角度理解到一定阶段,然后再统一记录下来。一种是随着学习过程就不断把对片段的理解记录下来。

第一种写出来的感觉会相对系统性,避免一些误导性的思维方式(毕竟自己都没想清楚写出来的一定问题多多),第二种则相对及时,可能有些想法不记录下来就忘记了,但无法避免有很大局限性和误导性。

目前准备暂时采用第二种方式,因为看了一部分书籍后感觉死亡的命题太过庞大,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梳理明白的。还是一步一步来吧,所以我们先假设每次文章的更新都是错误的,随着学习过程再不断回来“鞭尸”吧!

关于“什么是死亡”的问题,估计我穷极一生都无法给出准确的回答。这也是N多哲学家想要搞清楚的问题。而对于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教育的人来说,已经习惯了从直觉和感性的方式考虑问题,想要更多从理性和逻辑的方式重新考虑死亡这个问题,就更有难度了。所以一开始我希望先学习西方关于死亡的哲学思想,尽量融入一些西方的思维模式。

  • 怎么看待死亡的含义?

  • 按照度娘的说法:死亡指丧失生命,生命终止,停止生存,是生存的反面。哲学上说,死亡是生命(或者事物件)系统所有的本来的维持其存在(存活)属性的丧失且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的终止。

    这里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第一个是死亡的定义并不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比如什么是苹果,什么是数字这些都相对明确,而死亡是用另外一个名词即“生存”的反面来定义的,也就是“生存”的终止叫死亡。

    另外一个地方就是死亡从哲学、生物学、医学、法律角度会有不同的解释,而不是唯一的,比如上面这个概念是哲学上的死亡,医学上有临床死亡或脑死亡,生物学上有生物学死亡(临床死亡基础上的细胞功能停止活动),法律上有宣告死亡等。

    所以给死亡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比较难的,在柏拉图的理论中有一个词叫型相,英文是Form,比如“美”这个词就是一个型相,因为我们并不能定义出什么是美这个定义,而只能通过世界上的东西给美画出等级,但没有一个东西会跟型相中的美完全一致,个人理解就是那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就是型相,所以我们姑且也把“死亡”这个概念用型相来解释吧,至于合理不合理要以后继续学习才知道。

    • 怎么看待灵魂的含义?

    前面说了死亡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释,灵魂通常是与哲学层面的死亡相关的一个概念。依照目前的学习,我觉得灵魂通俗来讲完成两个重要使命。

    第一个使命是作为人类生存的延续,从而对抗死亡。也就是针对人类个体虽然肉体死亡了,但灵魂还可能继续活着,或者可以通过灵魂延续到来世。

    从科学的角度,人类肉体丧失机能后再复原的几率微乎其微,正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我们需要为死亡寻求一个更容易接受的说法。所以死亡更多承载的不是“消亡”这个概念本身,而是对“恐惧”本身的合理解释。

    例如针对苹果落地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接受牛顿的解释,哪怕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出现之后,我们仍然可以接受在宏观层面继续通过牛顿的定律解释这一现象,但针对“死亡”这个概念时,即使从生物学和医学角度已经明确了一系列脑死亡标准,但大家仍心怀恐惧,寄希望能够找出对“死亡”这一概念更合理的解释方式,在此之前每个“生存”中的人类都会给“死亡”一个更适合自身的解释方式。

    第二个使命是解释我们在物质层面无法解释的问题。比如人精神层面的思想、情感、感情等问题。正是基于我们希望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而又暂时无法得到其确切的答案,所以我们诉诸于灵魂来暂时进行解释。

    例如前面说的型相这个概念,本身现实世界是并不存在“美”这个概念的,但人类却能给出其定义,这个无法通过肉体来进行衡量,那么哲学家就可以用灵魂层面来暂时解释。

    • 哲学意义上的死亡与灵魂?

    因为死亡从其定义来说,就是通过“生存”的对立面来定义的,按照一些哲学家的观点,死亡这个问题的核心也就在于人类的“生存”到底是怎么定义的?更通俗一点就是人类是依托什么来“生存”的?人类是纯粹物质的还是由肉体和灵魂共同组成的问题。

    假设认为人类肉体机能无法正常运转了就叫死亡,那么就是一元论,目前生物学、医学、法律角度对死亡的观点应该都属于一元论,只是无法正常运转的定义略有不同。

    另外一种假设是,即使肉体机能无法正常运转了,但是人的某种特质(灵魂)仍然能够脱离肉体的停止运转继续存在,这是二元论,即人类是A,肉体是B,灵魂是C,那么A=B C,人类是由肉体和灵魂共同组成的,肉体和灵魂之间具有双向反馈机制,比如我们的眼睛看到一个异性,并不知道什么“美”,但是灵魂却知道,并作出相应的反馈。

    那么基于二元论的死亡命题本身可能存在一个bug点,如果说A(人类)定义为死亡了,那么必然B(肉体)和C(灵魂)都要死亡了才行,但如果灵魂还在运转,怎么能说人类就算是死亡了呢?

    所以基于不同假设,怎么定义死亡就需要建立在是否存在“灵魂”这一前提的基础上。而由于灵魂本身是非物质的,我们并无法真实在物质世界感触到,按照谢里卡根的观点只能说对于我们看到的现象,哪些用一元论解释更合理,哪些用二元论解释更合理,如果某一现象只能用灵魂才能解释,那么就证明灵魂的真实性。

    举个例子,比如灵魂附体这个现象,有人确实感受到了并非自己经历且不可能知道的事情,用二元论观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一个人的灵魂通过某种方式进入了另一个灵魂;用一元论的观点也可以解释为所谓的灵魂只是肉体在自然界的生物磁场,每个人的生物磁场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换。但由于目前科学也无法证实信息交换的理论,那么两种观点我们并不能说谁对或者谁错。

    所以对于灵魂的认知可能很难直接通过证明的方式得出结论,在后面需要继续研究,今天先提出一个相对现实的小问题。

    问题:如果有一天人类大脑中的意识和记忆可以像数据一样被保存下来,那么一元论中死亡的定义会不会被改写?

    由于从小接受的唯物主义教育,所以对灵魂的概念我们都有一些认识偏差,所以我这里先偷换了一个概念,就是假设一个狭义的灵魂概念,灵魂是人类大脑产生的意识加上记忆。

    生理学上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虽然具体意识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可能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解释,但假设人脑的意识和记忆是可以保存的。就像电子对我们来说虽然是无法看到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认为能够保存电子一样。

    基于这个假设,如果一个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大脑已经死亡,细胞也已经死亡、而意识和记忆则通过某种方式保存了下来,那么到底算不算死亡呢?

    由于二元论认为灵魂是非物质的,如果意识和记忆能够保存下来,那不就不是灵魂了么?所以我们还是不能证明灵魂的存在。

    如果是一元论,那么可能就需要对死亡进行重新的定义。并且同时就会出现很多伦理问题,比如如果将一个人的意识和记忆植入到另外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定义这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将一个人的意识和记忆直接控制另外一个人的身体怎么定义这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甚至将一个人的意识和记忆植入到另外一个生物的身体呢?

    今天就到这来了,随着学习的过程,也许对死亡的理解和认知也会有变化,目前只是初步的想法,如果对死亡有学习兴趣的,欢迎共同讨论。

    感知研习社公众号

    感知研习社小密圈(免费群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