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幅百家姓画(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8)

本周的姓氏是:“熊”、“余”、“吴”。

本期使用了最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美国60年代迷幻主义风格、以及抽象幻觉主义风格。

本期介绍的人物有:东晋“魏征”熊远,南朝梁国余孝顷,南朝陈国第一名臣吴明彻。


“ 熊”姓系列绘画

熊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1位。

熊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周成王时期,为楚贵族姓氏。熊姓历史悠久,族大支繁。熊姓曾有72个望族。得姓始祖为鬻熊,为祝融氏的后代。

南北朝时期史书中记载了三位熊姓的人物,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是东晋时期的熊远,南朝梁陈时期的熊昙朗,以及同时期的北周熊安生。

熊远是东晋初期的大臣,世人称其为东晋的“魏征”。熊远一开始是一家豪富之家的奴仆,可不是现在社会给人家做保姆那么简单,东晋封建时代奴仆的生死都掌握在主家,地位很是卑微。但是熊远这人即使做奴仆也不是那种仗势欺人的恶仆,而是自己养成了清廉正直、志趣高远旷达、有世家君子之风的性格,当时认识熊远的人都啧啧称奇。有为官者认为熊远为奴仆太可惜,就帮助他脱离怒籍,熊远也就回家乡隐居。但是因熊远名声太盛,县政府的人们都想要征召熊远在县府任职做官,但是他没有答应,很巧的是过了十几天郡中主政者(类似于现在的省委班子吧)又想要征召熊远去做文学掾,主管郡中礼仪教化之事,熊远无奈之下只能出来做官,但是他没有选择去郡中,而是选择在县里任职,史书上记载,“远曰:“辞大不辞小也。”固请留县。”,熊远也因自己的能力,一路升迁。

现在我们在工作中,会觉得很多事情都要层层上报,决策做事容易贻误良机。这种弊病,其实早在东晋时期就被当时的人吐槽了,熊远还为此特意上书皇帝司马睿想要改正这些陋习:“军兴以来,处事不用律令,竞作新意,临事立制,朝作夕改,至于主者不敢任法,每辄关谘,非为政之体也。愚谓凡为驳议者,皆当引律令、经传,不得直以情言,无所依准,以亏旧典。若开塞随宜,权道制物,此是人君之所得行,非臣子所宜专用也。”熊远的意思就是,自从司马睿建立东晋以来,处理事情不能依照法律法规办事,各个政府机构都是办事都是自己做主,遇到没处理过的事就临时建立制度,但是又朝令夕改不能长久保持,这就导致各个机构当权的人不知道依据什么来办事,不敢承担责任,每每遇到需要决断的事情的时候都要层层向上面报告请示,这对于国家执政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熊远也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对于决策有异议的,应该引用国家的法令和过往的经典书籍来寻找办法,不能简单地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系来决断行事,这样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作依据了从而损害了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臣下应该做的是按照法律法规办事,而部分需要临机权益变通的事物,那么需要君主来处置,而不能由臣子私自处置了。虽然熊远提出的建议有一定的时代性,但是我们发现层层上报层层决策的事情真是自古以来啊。

熊远在做御史中丞的时候,来上书厉陈过国家施政的三大过失,劈头盖脸的把当时的皇帝、世家大族和官僚士子们所有的统治阶层都狠狠的痛批了一顿:“这骂人肯定先把气势提上来,熊远第一个先骂的皇帝,五胡在我华夏作乱,但是你做了皇帝却偏安于东南,不能派军征讨;第二个就骂了在做的官员,说他们只顾饮宴享乐,却不想着收复失土报仇雪恨,选拔官吏不看真才实学只考虑有没有名气有没有关系,朝廷众官,以顺从为善,意见不合便遭贬责;最后,提点了世家大族,说当时推举贤良不超出豪强世族,刑律实施不到权贵们头上,所以有才能的人不能成功立业,奸佞之人无从惩治。”

熊远后来累迁侍中,会稽内史,拜太常卿,加散骑常侍。

南朝梁陈时期的熊昙朗是南昌城中的大族子弟,因为在南朝梁侯景作乱的时候,他聚集徒众据守城池有功,被任命为太守,但是这熊昙朗却偷偷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寻机造反,后来被村民所杀,他的家族也全部被斩。

北朝时期也有一位熊氏的代表人物,当时北朝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熊安生。自幼喜爱学习,振奋精神,不知疲倦。沿袭东汉儒家经说,撰有《周礼》、《礼记》、《孝经》诸义疏,但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均已经遗失了。

水墨山水

300幅百家姓画(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8)(1)

60年代迷幻主义

300幅百家姓画(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8)(2)

抽象幻觉主义

300幅百家姓画(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8)(3)


“ 余”姓系列绘画

余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0位。

余字因古时读音区别,故有多种不同的源流差异。余姓发源地据考起源于现陕西凤翔一带,可考据的得姓始祖以姬姓余氏为多。

南朝梁陈时期有一位余姓将领,余孝顷。这名字读起来是不是和《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师长虞啸卿一摸一样,不知道当时编剧是不是也想到了这个南朝的将军。余孝顷也是靠参与平定侯景之乱起家的,余孝顷出身于南朝梁的南川世家豪门之中,后来在平定侯景之乱后升官为豫章郡太守,后来被迫投靠南朝陈国开国皇帝陈霸先,在陈国历任益州、南豫州刺史。

水墨山水

300幅百家姓画(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8)(4)

60年代迷幻主义

300幅百家姓画(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8)(5)

抽象幻觉主义

300幅百家姓画(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8)(6)


“ 吴”姓系列绘画

吴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

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迁徙,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吴国王室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

在研究南北朝历史时有一位吴姓人物是避不开的,那就是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国第一名将——吴明彻。

吴明彻出生在武将世家,但是因为年幼之时父母双亡以致于家境贫寒到父母的坟墓都没钱修建。当时没有别的盈利方式,吴明彻于是只能勤劳耕田种地希望攒够钱来安葬父母,等他十四岁时,当时天下大旱庄稼全都枯死了,吴明彻每次去到田中都哭泣不止仰天倾诉不幸,但是过了几天,有人从田里回来,说禾苗已经更生,他不相信,说是欺骗自己,到田中去看时,发现竟和那人说的一样,秋天获得大丰收,吴明彻这才有钱得以安葬父母。吴明彻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世代累积的家世可不差,读过书史经传,学习过天文、虚空、遁甲,略通晓其中奥妙。

本系列中的熊昙朗、余孝顷、吴明彻其实起家都是靠着平定侯景之乱得以声名鹊起。但是吴明彻相比于熊、余二人所做之事,明显高明高尚很多,三人行事风格的差别也让各自的历史功绩身后名有天壤之别。侯景之乱时,吴明彻已经44岁应该已经做官多年,当时他的家里积累了近40万斤的粮食,但是看到天下大乱导致自己的乡亲忍饥挨饿没有吃的,吴明彻就按人口和乡亲们平分粮食,和他们同丰俭,就连当地的盗贼们听说了也不忍行偷盗的事情远远避开吴明彻的家乡,天下大乱之时因为吴明彻的善举活下来的人很多很多。

当年陈霸先也就是陈国开国皇帝还在当将领的时候,听说了吴明彻在侯景之乱时的壮举,就邀请吴明彻想要与之深交,与吴明彻交谈后发现这人是个奇才,于是就让吴明彻当了戎昭将军、安州刺史。此后十数年间吴明彻跟随陈霸先南征北战平定内乱扩大疆域,陈霸先死后又竭力辅助继任者陈宣帝。

当时陈宣帝计划攻伐北朝的北齐,公卿之间意见不一,只有吴明彻决策请求行动,此次北伐吴明彻作为主帅先后攻克历阳、合肥、秦州、合州、仁州、寿阳,斩杀名将王琳、生擒扶风王可朱浑孝裕、北齐尚书卢潜等王公贵族,多次击败北朝大将梁士彦,击退北齐数十万大军。陈宣帝称赞吴明彻:“雄图克举,宏略盖世。在昔屯夷,缔构皇业,乃掩衡、岳,用清氛沴,实吞云梦,即叙上游。今兹荡定,恢我王略,风行电扫,貔虎争驰,月阵云梯,金汤夺险,威陵殊俗,惠渐边氓。惟功与能,元戎是属,崇麾广赋,茂典恒宜。”,意思是说吴明彻远大谋略压倒当世之人,帮助国家一举扫平戎狄之害恢复华夏广大疆域,功盖当世。此后,北齐与北周战争加剧,无暇南顾,而陈朝亦满足于既占之淮河两岸地区,无意北进,陈与北齐的战争基本结束。

等到北周攻灭北齐之后,陈朝想要趁机攻取淮北地区,于是诏令吴明彻进军北伐,但吴明彻在一次使用水攻之计失败后被北周军队生擒。北周国主因为爱惜吴明彻将才,封吴明彻公爵,官拜大将军。但是吴明彻没有感到开心,不久就因为忧愤成疾,死于长安,时年七十七岁。

水墨山水

300幅百家姓画(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8)(7)

60年代迷幻主义

300幅百家姓画(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8)(8)

抽象幻觉主义

300幅百家姓画(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8)(9)

依照惯例声明一下,AI艺术绘画系列是本人原创,版权归本人及AI开发者所有,未经本人允许,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个人无盈利性质使用,请在评论区留言后随意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