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山河异志内容(徐霞客山河异志3)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伴随着这一句话,在前两部《徐霞客山河异志》里大放光彩,与历史记载迥然不同的明太子朱常洛的一生画上了句号。而即将登场的替身将不甚光彩地走完历史安排好的每一步,为此前读者的所有疑惑做一次性的最终解答。

徐霞客山河异志内容(徐霞客山河异志3)(1)

相比于正主徐霞客,第三部更多的像是在为历史上那个上位就死亡的短命天子朱常洛正名。正如它的主题《塞外孤烟》完美地诠释了整本书的内容,同时读者也能感受到由此透露出的战争一触即发的危险气息。

如果说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写遍天下胜景游记是一种惬意自然的心灵享受,那么沾染上了皇权争端的《徐霞客山河异志》则是一场危机四伏的冒玩游戏。在这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游戏中,每一个人都将身不由己地充当着命运的棋子,为世人演绎一出无法共情的悲欢离合。

徐霞客山河异志内容(徐霞客山河异志3)(2)

上一部中我们不明白的徐振之的一念之差,在这一部中演变成了建州来势汹汹的八旗兵。那些关外蛮子们在鲸吞虎据着大明辽阔的疆土,而一心向着福郑的万历皇帝仍在紫禁城做着他千秋一统的春秋大梦。无数好儿郎的流血牺牲与富丽堂皇挥金如土的福王宅邸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故而万历能够心安理得地守着自己的小金库,却让国库里的民脂民膏被心爱的小儿子挥霍一空。

彼时我们看着那些盛行于世的清宫剧时,只会感叹一声,明末蛇鼠一窝昏庸无道,无怪最后亡了国,该!此时再看《徐霞客山河异志3》就会痛惜庸君误国,让我中华无数好儿郎枉送了性命不说,还让后世为那些人屠子歌功颂德。纵然明末君臣再怎么无能,却不能装作看不见那些为了家国血洒战场的将士们,看不见那些为了社稷奔走最后慨然赴死的仁人志士们。

徐霞客山河异志内容(徐霞客山河异志3)(3)

历史上的徐霞客我们不得而知他是否称得上仁人志士之一,但在茶弦的笔下,他当之无愧,可以说是大明王朝的“郭靖”。对于金庸笔下的郭靖,让人振聋发聩的当属他贯彻一生的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在《徐霞客山河异志3》里,徐振之则将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出来。

在第二部里,徐振之正式开始编写他的游记。到了3中我们仍可在他寻找戚金将军的过程中一睹他绝妙的文采,但却没有多少实感。毕竟江山社稷不稳,又怎会有人能独善其身可以天地任逍遥。故而我们可能更倾向于相信,徐霞客不过是在打着寄情山水的幌子,做着为国为民的大事。

徐霞客山河异志内容(徐霞客山河异志3)(4)

所以徐振之响应太子朱常洛前往关外名为采风,实则描绘地形要冲就成了理所应当。只可惜这一去,也注定了智勇双全的朱常洛的下线,让大明王朝逐渐走向风雨飘摇。

如果说朱常洛用他悲壮的死亡点醒了犹在梦中的万历,让他在临终时能够坚定地拨乱反正。那徐振之则是坚定地贯彻了他父亲的临终所托,做了匡扶社稷的烟霞之士。虽然一切似乎已经为时已晚,却好歹让大明王朝有了一丝苟延残喘的生机,让万千百姓能够暂时免遭外敌屠杀。

徐霞客山河异志内容(徐霞客山河异志3)(5)

可以说《徐霞客山河异志3》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历史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甚至更加符合那个时代的君主可能会做出的选择。但与此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局限性,相比于河清海晏的盛世之邦,当权者更在乎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侠义之士的力量毕竟只是杯水车薪,攘内安外仍需要清明的君王和铁血的雄兵。

#阅读的温度##徐霞客#

#在头条看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