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上古代的名将(安邑历史名人关龙逄)

山东历史上古代的名将(安邑历史名人关龙逄)(1)

▲关龙逄(来源:历史春秋网)

彪炳史册的诤臣关龙逄,是夏朝末年大臣,山西省运城市安邑人,也是关氏始祖,因忠谏而被夏朝末年君王桀所杀,葬于安邑东北一公里处。

(一)

夏朝,建国于公元前21世纪,国都设在安邑,即今运城市安邑。

史载,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夏后氏部落领袖禹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朝代,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从此,打破了尧舜禅让的传统,实行“夏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制度。夏王朝,始于禹而亡于桀。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其统治末期,出了一位彪炳史册的诤臣关龙逄。

关龙逄,何处人士?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河南陕县人。据《历史春秋网》称:“关龙逄,陕县人,夏朝末年大臣”;一种是山西安邑人。据《夏末直臣关龙逄》称:“关龙逄出生在安邑(今运城东北)”。

关龙逄死后,埋在哪里?有三种说法:

一说,河南灵宝市孟村村西。据古《灵宝县志》载:“龙逄赴火而死,归骸本郡,葬于县南5里孟村之西原。冢大数亩,唐为其立碑,大书:‘夏直臣关公之墓’”;

二说,河南长垣县龙相村。那里原有一座大墓,据传是夏朝末年犯颜直谏的忠臣关龙逄的陵墓。

三说,运城安邑东北方。新修《安邑县志》载:“夏大夫关龙逄谏桀而死,其墓在安邑东北三里,有双丘,皆传以为龙逄冢云。”;

山东历史上古代的名将(安邑历史名人关龙逄)(2)

▲关龙逄埋在安邑的墓冢 王志英摄

安邑文化学会会长景锐也撰文称(祥见《安邑文化》总12期《论夏朝忠臣关龙逄骨葬安邑》):“我认为关龙逄是埋在安邑火车站旁的。其理由如下:民国二十三年(1934)所编的《安邑县志》211页有这样的记载:‘夏关龙逄墓在县东北二里玉沟山……这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唐乾元年间立有碑,张谓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县志》第220页有这样的记载:‘夏大夫关龙逄碑乾元中立,张谓撰,在城东北二里许关龙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时失去。但县志所载不会是虚;明嘉靖年间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吕楠撰文,文曰:‘夏大夫关龙逄谏桀而死,其墓在安邑东北三里……’此碑现埋在安邑南门外二道城壕里,已断为两节,我曾同康中关回思同志拿《安邑县志》金石记部分所载与此碑文对照,一字不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言如泗、宋在诗所编的《安邑县志》图八是关龙逄墓图;历代文人吕楠、王道晖、杨愈节、康如琏、李甲黄、景昌会、柴晋芳等都到此祭奠并留有诗句。如柴晋芳的诗是:‘绕墓姚渠宛细尘,鹤松泣露几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无灵斩谏臣。夏运已亡难暝目,禹都凭吊欲沾巾,酒浆祭奠公知否,吾邑乡贤第一人。’这些文人都承认关龙逄埋于安邑;解放前,河东地面上的关氏宗族,年年清明节到此祭奠。改革开放后,不仅全国关氏宗亲会的代表年年清明在此祭奠,而且海外的关氏宗亲会的代表也不时的来此祭奠,他们都承认关氏始祖关龙逄就是埋在安邑;关龙逄去世时,夏朝的国都就是在安邑<现在山西水校所在地>,关龙逄当时作为‘囚犯’被杀,拉出都城便被埋掉,这是合乎事理的。

“据上所述,我认为关龙逄的尸体埋在安邑是有理有据,确定无疑的。”

2012年4月,全国关氏宗亲总会在河南郑州召开“关龙逄论坛会”,邀请涉“关”单位全部参加,并让各方充分发表意见,讲述自己理由。据当时参加会议的运城市安邑文化学会会长景锐讲,会议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辩论后,全国关氏宗亲总会会长关群生在总结发言中说:“以我之见,‘运城安邑’一说,较符合历史。”

山东历史上古代的名将(安邑历史名人关龙逄)(3)

▲关龙逄埋在安邑的墓冢 王志英摄

笔者也认为,关龙逄出生于安邑,任职于夏王朝,而夏王朝的国都又设在安邑,因此,关龙逄被桀杀死后葬于安邑,符合常理,可信度大。

(二)

桀,夏朝末年君王,又名癸、履癸,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力大无穷,能空手拉直铁钩。他仗着这股蛮力,经常无端伤害百姓;他为政残暴,破坏农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勒索小邦;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兵败,进贡美女妹喜给他。从此,夏桀对妹喜言听计从,宠爱有加,昼夜与其饮乐。还将妹喜封为皇后,大兴土木,为妹喜新建一座华丽高大的宫殿,远远望去,高耸入云,浮云缭绕,好像宫殿要倾倒一样,故名“倾宫”。宫内有琼室瑶台,象牙钳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而这一切负担又落在老百姓身上,人民叫苦连天,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残害百姓,得到桀的宠信;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斥责他多管闲事,终古觉得夏桀已经不可救药,便投奔商汤而去。

此时,夏桀手下有个名叫关龙逄的臣子,虽然出生于奴隶主家庭,但深明大义,对奴隶富有同情心,且为官正派,刚直不阿。当他看到夏桀暴虐无道,奢侈荒淫,朝野内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时,便对桀犯颜直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哪知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可是荒淫无道的夏桀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竟又建造了一个很大的酒池,酒池可以航船,堆积的酒糟足有十里长。

关龙逄看在眼里,忧在心里,在他52岁 那年,决定以献黄图冒死进谏(据《纲鉴易知录》记载)。所谓黄图,是古代王朝绘制的宣扬帝王祖先功绩的大幅图画,它的作用是留给后代的帝王们看的,以使他们弘扬祖先的功德,效法祖先们治理国家的业绩,把王朝一代代继续下去。关龙逄捧去的黄图是大禹治水、涂山诸侯大会等宏伟的图景和壮丽的场面。希望桀看到这张黄图后能够翻然醒悟,效法先王,节俭爱民,收敛挥霍,久享国运。关龙逄一边手捧黄图呈给桀看,一边苦苦劝谏:“古之人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恐弗胜,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而诛必至矣。君其革之!”龙逄说完却立而不去,桀曰:“子又妖言矣,吾之有天下,犹天之有日,日有亡乎?日亡吾乃亡。”关龙逄又进一步苦谏:天下百姓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都愿与你这颗太阳同归于尽呀!夏桀听了下边的臣民竟敢如此诅咒他,便恼羞成怒,一举把黄图焚毁,以关龙逢“妖言犯上”为罪,将他囚禁杀死,据史载,这一年是公元前1767年。

夏桀杀了关龙逄,更加肆无忌惮。而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发达起来。不久,商汤便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夏朝宣告灭亡。

(三)

由于关龙逄敢于为民请命,勇于犯上死谏,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拥戴,也被历代官员所敬仰。

唐太宗东巡致祭,唐开元十三年立碑,大书“夏直臣关公之墓”;宋朝绍圣四年始建祠堂于灵宝县城东关;历代过往官员必到墓前拜谒,沿为习俗;清末民初,灵宝墓前又建一座陵庙;长垣县龙相村,原来也有一座大墓,碑上刻着:“夏直谏臣关公之墓。

山东历史上古代的名将(安邑历史名人关龙逄)(4)

▲双忠祠和兴文塔(网络资料图)

关龙逄的一片忠贞节烈,照耀万古千秋。后人十分怀念有史以来第一位因进谏而遭杀戮的忠臣,便将他和被纣王剖心而死的比干一同纪念,修建了“双忠祠”。到了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李梦阳,撰文写了碑文。李梦阳在碑文中对这两位以死谏君的忠臣表现了无限的哀思和深深的敬仰。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不少诗词。如清代诗人许鹏扶写诗赞颂:

肝胆空披死谏君,

黄河曲里有孤坟,

末绵夏祚终余恨,

但殒微躯岂足云。

吊古三杯田横酒,

诔芳一部屈原文,

慎无说坏天王圣,

知是忠魂不忍闻。

民国诗人初元方也写下一首《关龙逄墓》:

死谏开先第一人,

千秋从此解批鳞,

空言盛世能旌善,

坯土何曾表直臣。

2014年,是关氏始祖关龙逄殉国3780周年,安邑文化学会在全市十三县(市、区)范围内举办了“纪念忠臣始祖、夏朝大夫关龙逄为国殉职三千七百八十周年诗词大赛”,收到200余人的648首诗词,最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六名,优秀奖34名。其中,盐湖区樊培学以《仰颂关龙逄》为题作诗一首:

关祖龙逄历代钦,

谏臣忠义第一人。

德同日月昭天地,

节比嵩恒耸古今。

万里河山腾正气,

千秋风雨铸龙魂。

古都民众逄节祭,

景慕高贤启后昆。

盐湖区孔春枝以《千古谏臣关龙逄》为题作诗一首:

仰天长啸悲情切,

古镇遗碑夏史传。

忠骨铮铮惊四野,

黄图字字效皇先。

大夫肝胆直言谏,

昏帝奸淫长夜欢。

秉义反遭桀杀戮,

吟朋掊土话臣贤。

(四)

关龙逄还是关氏的始祖。据《姓源》记载:“夏臣关龙逄之后,望出陇西,东海。”按此说,关氏渊源长达3780多年。夏朝国都在安邑,关龙逄又是安邑人。也就是说,关氏家族的发源地就在安邑。到了秦、汉天下一统之后,这个古老而光辉的家族,一方面在山西的老家继续繁荣滋长;另一方面,又在甘肃一带开创了新天地。所以,目前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关姓人家,有很多都相承相袭着“陇西”的堂名。因此,长久以来,关氏系出夏末贤臣关龙逄已经被公认无疑。

山东历史上古代的名将(安邑历史名人关龙逄)(5)

▲关公家庙圣祖殿中关氏始祖关龙逄塑像 乔金鹿摄

关公(即三国名将关羽)祖庙——山西运城常平家庙中最后一殿是“圣祖殿”,殿宽三间,内供关羽始祖夏大夫关龙逄,曾祖光昭公,祖父裕昌公,父亲成忠公及三祖先夫人像。关氏始祖关龙逄塑像,其造型在雕塑艺术中堪称一绝。

继承始祖关龙逄的光荣传统,关氏家族在历史上的表现已经是够优秀的了,关羽(山西解县人),便是其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位历史名人。

(王志英 文并授权)

山东历史上古代的名将(安邑历史名人关龙逄)(6)

欣赏更多原创运城生活图文,敬请关注本头条号。

责任编辑:马国青

备案编号:运城网信A00236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