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蝴蝶效应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在和美国的正面交锋中,犯了战略上的机会主义,战术上的逃跑主义错误。”

美国之上

冷战期间,赫鲁晓夫选择了在古巴直面美国,和美国正面对峙。其实在选择了古巴的一刻开始,赫鲁晓夫就没有打算让这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迎头相撞,在赫鲁晓夫的心里,美国并不是“威胁排行榜”榜首的国家。在赫鲁晓夫的心里,还有一个比美国更加可怕的敌人,那就是苏联在东方的庞大邻国。赫鲁晓夫为什么会如此认为呢?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蝴蝶效应古巴导弹危机)(1)

▲赫鲁晓夫与尼克松会晤旧照

因为赫鲁晓夫心里面非常明白,自己虽然在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上批判了斯大林以及在之后发起了一场反斯大林运动,但是自己并没有解决斯大林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口头上的批评根本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苏联青涩和不成熟的官僚体系,依然受到原有利益集团的巨大冲击,从体系化管理退回到利益集团争霸的时代,而且不只是内部,在共产国际内部,如果说苏联的官权倒退,势必会影响到苏联在共产国际内部的号召力和与其他国家交往的方式,苏联就会从包容性变成排他性,这个时候在共产国际阵营内最大的对手就是我国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蝴蝶效应古巴导弹危机)(2)

▲工作中的斯大林

从客观和历史事实上来看,美国并没有消灭苏联的实力,两个国家一直处于对峙的状态,甚至在冷战体系下,美国和苏联处于一个心照不宣且相互需要的状态。美国对于苏联的威胁,只是表面上的一种威胁,实际上对苏联威胁最大的恰恰是我国,如果我国崛起,那么苏联将彻底失去最重要的一项权力,那就是话语权。所以说,赫鲁晓夫的目标不是美国,而是我国。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蝴蝶效应古巴导弹危机)(3)

▲主席与斯大林会晤旧照

如果我们从这个视角来看待这一场古巴导弹危机的话,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景象——这一场紧张刺激的军事对峙看上去是肯尼迪领导下的美国大获全胜,赫鲁晓夫的苏联灰溜溜地从古巴撤走了导弹,可是我们总结一下就发现,苏联也并没有失去什么东西。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蝴蝶效应古巴导弹危机)(4)

▲肯尼迪与妻子杰奎琳旧照

这场危机中的第三方,也就是主战场古巴的情况就更为简单,古巴本来对苏联以及共产国际阵营的影响就不大,古巴更多扮演的是共产主义在美洲扩展的一块战略跳板,这与我国对于苏联造成的威胁来说算不了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国关系之间,软威胁要比硬威胁更加可怕

赫鲁晓夫的目的

为什么赫鲁晓夫一定要和美国闹起来并上演这么惊悚的戏码呢?其实赫鲁晓夫心里也有一个自己的小算盘,他希望可以借此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向美国表明一种态度,就是苏联和美国虽然是冷战中的敌对国家,可是苏联并不想挑起一场和美国的直接大战,这从长远上看是有利于美国的。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蝴蝶效应古巴导弹危机)(5)

▲核爆炸场景

真正的战略家们很容易看出一个问题,古巴独特的地缘位置实际上并不有利于苏联,如果苏联真选择以古巴为理由和美国开战的话,可以说是毫无胜算,只会对美国有利。也就是说,赫鲁晓夫选择在古巴和美国闹起来,展开一场看上去剑拔弩张的对峙,实际上想透露的消息就是苏联并不想和美国打一场毁灭人类的核战争。

第二个目的就是赫鲁晓夫也想要一些表面上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赫鲁晓夫为什么没有在美国一开始展现强硬的时候退却,而是也借着这个机会不停地提升自己的筹码,把整个局势从一场摩擦升级成了古巴导弹危机,看上去已经到了不可收拾、无法挽回的地步。这种局面对美国和苏联其实都是有利的,因为两个国家借这个机会都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出众的军事实力和威势。但是为什么赫鲁晓夫要主动退让,把最高的声势拱手让给肯尼迪呢?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蝴蝶效应古巴导弹危机)(6)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旧照

这也是赫鲁晓夫的方法,赫鲁晓夫和斯大林不一样,赫鲁晓夫希望用这一次在美洲的退让换取美国尽量减少对欧亚大陆的威胁。赫鲁晓夫希望可以稳住共产国际阵营的基本盘,苏联让美国在后院古巴赢得了声势,那么势必在欧亚大陆上美国就会稍作退让,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国果然减少了在东欧附近的威压和活动。这种交换战略既成就了赫鲁晓夫,最终也让赫鲁晓夫失败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蝴蝶效应古巴导弹危机)(7)

▲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赫鲁晓夫想的是,如果在欧亚大陆和美国发生了冲突,那么后果只有一个——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欧亚大陆是美国和苏联纷争的焦点地区,美国自己也知道自己在古巴赢得了一些声势的很大部分原因是来自苏联方面的退让,自己当然不会再在实力相接近的时候继续得寸进尺。赫鲁晓夫的这一次退让战略让美国在美洲地区赢得了声势,但是也让自己的欧亚局势看起了安定了一些。那么,这一次古巴导弹危机是以苏联导弹撤出了古巴就结束了吗?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蝴蝶效应古巴导弹危机)(8)

▲卡斯特罗兄弟旧照

显然并不是这样的,美国在这次危机后也转变了自己的变化,从想要侵略占领古巴转变成了单纯地封锁古巴。苏联的这一次行动,免除了古巴和美国进行热战争的风险,而且时至今日,古巴共产党依然是古巴的执政党,虽然英雄的卡斯特罗逝世了,可是古巴的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在继续,美国赢得了声势,而苏联和古巴赢得了继续发展的空间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蝴蝶效应古巴导弹危机)(9)

▲古巴首都哈瓦那老城

赫鲁晓夫的第三个目标,也是他执政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如何打压中国,这一次古巴导弹危机让苏联完成了外部的一次争斗,美国在声势上赢得了胜利,可是苏联确实也没失去什么,还减少了美国在欧亚地区的活动频率,这也就为赫鲁晓夫打压中国赢得了一个外部条件,可以说这一次古巴导弹危机是苏联创造的一次打压中国的机会,只不过这一次,就是苏联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参考资料:

《赫鲁晓夫传》

《冷战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