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

一文读懂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1)

一文读懂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2)


内容来源:《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由中信出版社2月份出版。笔记侠做为合作方,经中信出版社授权发布。

今日笔记侠客| 知唐讲吾 责编 | 戈多

第1572篇深度好文:2423字 | 3分钟阅读

如何优雅地活捉一只灰犀牛?

来自笔记侠

00:0008:06

全网首发·读书笔记

笔记君说——

侠客,你好!新商业路上,虽不能与你并肩作战,但可以一起相互守望。

捉住一只“灰犀牛”,不仅能帮你避免某些利益的损失,而且会帮你减少时间成本。阅读本篇笔记,告诉你如何优雅地活捉一只“灰犀牛”?

这些“灰犀牛”一旦碾压过来,将造成巨大的不可恢复的灾难后果,灾后重建将会花费巨大的精力和金钱。

然而事先预测到并立即行动,则可以大大降低这些“灰犀牛”的破坏力。

“事先预测到并立即行动”,这个一本万利的策略,为什么在“灰犀牛”面前就是失效了呢?是预测环节出问题了吗?请看下面几个惨痛的例子。

2007年发表的《全球风险预测报告》第2版中,将资产价格崩盘列为潜在风险严重性的第1位,同时将它列为潜在风险可能性的第6位。

截至2008年,这份风险预测报告一直将“财务风险误判”作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几个月后,次贷危机爆发,雷曼兄弟公司倒闭。

2013年11月,在台风袭来之前,菲律宾媒体报道——该国已经以备战状态做好了迎接台风的准备工作,3架C-130空军货机和32架军用直升机随时待命,此外还有20艘海军舰船备用。然而,仅仅24小时过后,因台风死亡人数就高达1万人。

美国在发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那个早晨,几个工程师提出警告,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 O形密封圈在低温发射时仍能正常工作。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没有理会这些警告,继续进行航天飞机的发射。1986年1月28日早晨,“挑战者”号爆炸,美国的航天事业因而一度停滞数十年。

可见,不是预测环节出了问题,而是面对十分明显的危险征兆时,无人勇敢担当、挺身而出,去做未雨绸缪的工作。

为什么聪明如人类,却不去做如此“一本万利”的工作呢?

作者米歇尔·渥克在书给出了振聋发聩的解释——现代金融、政治体系倾向于鼓励那些忽视风险的冒险行为;绝大多数商业活动都紧紧盯住短期利益,拒绝做长期的战略考量。

因此,要想正面面对“灰犀牛”事件,首先要清醒地认识这些不良的商业动机和人们根深蒂固的偏见。

二、“灰犀牛”事件演进的五个阶段

1)否认

“否认”,是一个深深根植在我们人类性格中的防范机制。

“灰犀牛”般的大概率风险事件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然而人们经常对“灰犀牛”的预警信息采取“鸵鸟策略”。

当人类面临无法掌控的危险时,人们会下意识采取消极的自我保护策略。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警惕人类的“否认”机制。当我们意识到“否认”机制的存在时,就能用新的策略去抵御它的影响,让自己快速地从“否认”阶段走出来,着手实施正确的应对方案。

2)得过且过

通常“否认”之后就是“得过且过”阶段:明明知道存在的问题,但是一再逃避,不及时处理,想方设法把问题推给将来。

即使决策者度过了抵触否认阶段,他们也很可能会“不作为”、“乱作为”,但就是不采取防患未然的手段,尽力去阻止灾难发生。

我们之所以会得过且过,是因为“防患未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不作为”则没有任何代价。对于只看到短期利益的决策集团而言,“不作为”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3)判断:解决方案是对的还是错的

在该阶段,人们终于对“灰犀牛”事件做出了正面的回应。

但通常这些回应都是严重滞后的,并最终演变成决策集团关于什么是正确决策的争吵。

在“得过且过”和“判断”两个阶段,由于决策的飘忽不定,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绝佳的机会。

4)恐慌:灾难迫近时的决策

我们只有在“灰犀牛”非常靠近而且是冲着我们个人而来时,才会采取行动。但是,它离我们越近,我们的选择机会就越少,我们就要越快地做出决定。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在深谋远虑与审慎思考之后做出的决定和危机迫近时做出的决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当灾难迫近时,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一定防止情绪干扰理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强大的行为习惯,使面对危机事件时的即时反应成为后天的本能,建立自动的触发机制,让人们能够在“灰犀牛”事件严重爆发之前,启动应对预案。

5)行动:顿悟之时

根据“灰犀牛”事件的范围、性质、严重程度,合理选择应对策略。

我们从全局的角度考量各种选择方案,同时要注意按照需要调整行动方案。如果你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那么就应该选择你能解决的那一部分。

在应对“灰犀牛”事件的过程中,把危机定义看成机遇,并从中总结经验,提高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三、如何优雅地活捉一只灰犀牛?

1)承认“灰犀牛”的存在

只有先承认“灰犀牛”的存在,我们才能躲避人们对危机的认知障碍,把握“灰犀牛”的命门。

2)定位“灰犀牛”的性质

准确把握“灰犀牛”的性质之后,我们才能确定“灰犀牛”中各个子事件的轻重缓急,并用适当的方式应对“灰犀牛”危机事件。

3)不要静立不动

如果你没有能力将“灰犀牛”一击毙命,那么起码应该思考目前所能做的阶段性行动。这些行动可以延缓“灰犀牛”危机事件的终极爆发,为我们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赢得时间。

一文读懂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3)

4)站在高处观察“灰犀牛”

最英明的领导者会站在高处观察“灰犀牛”,并在其尚未靠近时就采取行动。

第一,你要眼睛紧紧地盯着远方。这样,你就能够准确预测那个看似遥远的“灰犀牛”来临的时间。

第二,从宏观角度,发现妨碍我们正确决策和及时行动的体制性问题:群体思维造成盲目决策;保守体制造成行动迟缓;低效的资源分配方式。

5)发现“灰犀牛”,活捉并控制它

发现“灰犀牛”,定位其性质,延缓其全面爆发,找到解决“灰犀牛”的障碍,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就是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发现“灰犀牛”、活捉并控制它的人,都是实事求是、不受群体思维所蒙蔽、执行力强、有着责任和担当意识的人。

能做到以上五点,我们就能活捉这只始终萦绕在我们周围但尚未全面爆发的“灰犀牛”。

下次遇到了“灰犀牛”,你能够挺身而出,勇敢将其拿下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