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到多地庆丰收(秋分丰收的季节)

秋分时节到多地庆丰收(秋分丰收的季节)(1)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夜喜贺兰三见访》

这首诗是晚唐诗人贾岛写给秋夜来访的好朋友贺兰三的,写作时间正值秋分节气,泉水叮咚,松风吹拂,仙鹤栖树,秋高气爽,明月朗照,二人踏月赏景,枕石论道,好不惬意!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也是秋季第4个节气,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今年是9月23日交节。而秋分又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自2018年始,国家专门设立了“丰收节”,庆祝五谷丰登,期盼国泰民安,体现了心系“三农”、重农崇农爱农的深厚情怀。

秋分时节,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累累谷满仓的丰收景象。人们载歌载舞,尝新果、品美酒,庆丰收、话桑麻,恰逢其时。

其实,早在古代即有“丰收节”,且更有仪式感,美其名曰“秋社”,时间为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大概也是在秋分前后,这个节气是以祭祀土地神为开端的。

秋分时节到多地庆丰收(秋分丰收的季节)(2)

秋社日的重头戏是祭拜祈福。宋代吴自枚《梦粱录·八月》载:“秋社日,朝廷及州县差官祭社稷于坛,盖春祈而秋报也。”秋社日,从朝廷到地方官员都要到土地神庙,设立社稷坛举行祭祀活动,以期春社祭祀的回报,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而在民间,秋社的仪式感更为隆重。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记载:“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妳房、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棋子、片样,滋味调和,铺于板上,谓之‘社饭’,请客供养......”概括起来,即有擂鼓、食糕、分肉、饮酒、妇女归宁等习俗。

对此,古诗里多有描述。南宋大诗人陆游在《秋社》一诗中写道:

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鼕鼕赛庙回。

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

从该诗中可以看出,秋社日要在社庙内擂击社鼓,咚咚之声萦回不绝,参加祭祀的人们还要分食社肉,祈求消灾纳福。陆游还有一首专写“社肉”的,诗曰:

社日取社猪,燔炙香满村。

饥鸦集街树,老巫立庙门。

虽无牲牢盛,古礼亦略存。

醉归怀余肉,沾遗遍诸孙。

——《社肉》

社日这天,要杀猪烤炙,祭奠生灵万物,让乌鸦、苍鹰等大鸟衔食,人们只能分得剩余的肉食,回家犒赏小孩子。

秋分时节到多地庆丰收(秋分丰收的季节)(3)

为了祭祀土地,庆祝丰收,古时朝廷还要在秋社日或举行大型宴会,或放假一天。两宋时期,每当秋社日来临,皇帝会宴请大臣,“诏近臣饮宴于中书,遣内侍以御制诗赐之。”不管官民,社日朝廷都要放假一天。

唐代诗人张籍在《杂歌谣辞·吴楚歌》有句:“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中云:“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载:“社日男女辍业一日,否则令人不聪。”

这都说明,那时不管男女老少,一律放假、停业,相当于现在的法定节假日。如果不这样,男的还去下田劳动,女的还要穿针引线,那么就是“犯忌”,就会变得愚笨不聪了。

秋分时节到多地庆丰收(秋分丰收的季节)(4)

在民间,秋社的各项活动更为热闹,人们停下手中的工作,庆贺丰收,享受快乐。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南溪始泛》中说:“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诗人想参加庆社日的人群,用公鸡香猪庆贺丰年,慰藉余生。晚唐诗人王驾在《社日》里云: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不论春社秋社,乡人们都一样笑逐颜开,美食美酒醉乡情,醉得小村晃悠悠。

南宋的陆游期待在秋社日里,和乡邻们一起开怀畅饮,他感慨道:

明朝逢社日,邻曲乐年丰。

稻蟹雨中尽,海氛秋後空。

不须谀土偶,正可倚天公。

酒满银杯绿,相呼一笑中。

——《秋社》

明天就是秋社日了,乡里乡亲又要开始庆贺丰年了。秋雨绵绵中,稻谷收获完了,青蟹肥壮,长势正佳,趁着天气凉爽,做一桌好饭好菜吧。不需要祭祀赞美那个土偶泥神,还是要感谢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加上你们辛勤劳作,才获得这样的丰收美景。我要和你们欢聚一堂,斟满酒、举起杯,开心爽朗的笑声充满了宁静的农家院......

秋分时节到多地庆丰收(秋分丰收的季节)(5)

元末明初诗人高启在秋社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写有一组《江村乐》,其中一首云:

荷浦张弓射鸭,柳塘持烛叉鱼。

天随子宅同里,陶朱公祠近居。

又是张弓射鸭,又是持烛叉鱼,穷也罢富也好,赶在金秋丰收季,都要好好庆贺一番。诗人在另一首诗说:

日斜深坞牛卧,潮落平沙蟹行。

秋社未开绿酝,夜炊初碓红粳。

就在这深巷里沙滩旁,有黄牛卧有海蟹爬,一坛秋社美酒将要开启。今晚我们就饮这新酿的绿蚁酒,就吃这新舂的红米饭,品尝丰收的喜悦吧。

人间最美是金秋,五谷飘香丰收乐。我想回到唐诗宋词里,赶在秋分,过一个别开生面的秋社日,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好美啊!醉了醉了,我和乡亲直醉得“家家扶得醉人归”,醉倒在社戏台旁的家门口!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