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共识(可怕的不是群体免疫)

疫情全球肆虐,各国的抗疫行为又成为了一个新话题。其中,英国就曾提出一种佛系防疫,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式防疫。大概意思是:该得病就得病,你挺过去就没事了,你挺不过去就死了。

潜台词就是:优胜劣汰。

它引发的争议至今尚未停止。回头看,英国这种“骚操作”,我们能看到什么?

全球抗疫共识(可怕的不是群体免疫)(1)

▲英国首相鲍里斯(图源:BBC)

01

现在看英国那份“社会达尔文主义”式防疫措施,最主要说的便是“通过感染60%以上的英国人口以达到群体免疫的效果”。这种“骚操作”得到了不少欧洲人的认可,就连英国首相鲍里斯都“暗示”道:“要做好失去所爱之人的准备”。

当时,英国政府推出的举措有:建议有新冠肺炎症状的民众自我隔离、停止学校海外旅行和禁止70岁以上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乘坐邮轮等。这也就是说,学校依旧正常上课、大型聚集活动不会取消。英国相关部门官员均表示,不太可能因为疫情取消体育赛事,这些措施并不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蔓延。

全球抗疫共识(可怕的不是群体免疫)(2)

▲新冠肺炎疫情下切尔滕汉姆赛马节如期举行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公开宣布,不会过早采取严格防疫的举措,当下目标旨在降低疫情峰值和它的传播速度。据《卫报》报道,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说明,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增强英国民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从而减轻国家医疗系统的压力。

英国强调,方案是英国部分专业人士通过数据建模得出来的结论。结论显示,新冠病毒并不会被彻底消灭,而是重复性的季节性传染病,如果学习其他国家采用强制措施,不仅不能持续到病毒再次袭来,而且到时候国家的医疗系统和经济都将瘫痪。

02

这应该不是拍脑袋的操作,而是进行过多次沙盘推演的结果。最后的决策,来自于一个符合帕累托最优的理想模型。

对于有民主传统的国家来讲,这个决定是艰难的。但是,我们更好奇的是,他们的推理过程。

模型的开始,首先是人口、国力、医疗资源、动员能力、经济等一系列变量。英国作为一个人口6600万的国家,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上怎么说都只是一个中等国家。这样的国家,缺乏中国的战略纵深,也没有中国那么多的人口。它在观察中国的同时,也在关注日本、韩国、新加坡、意大利等国的抗疫状况。有没有参考中国的“作业”,答案肯定是有。但是英国人只有借鉴,而无法“抄袭”,这是国情决定。

全球抗疫共识(可怕的不是群体免疫)(3)

▲3月14日,伦敦地铁上的乘客 图源:Getty Images

其次,英国的判断是建立在自己强大的医疗系统基础上。对于60岁以下的人,英国和德国有信心将疫情的死亡率控制在0.2%以下。这个数字远远低于中国、伊朗的平均水平,更是低于意大利的6%死亡率。这大概是来自于两国充分的自信。

如果按照英国人“60%都会感染病毒”的判断,那意味着他们的医疗系统能保证,不会有太多人死于疫情。这一点相信是英国的底气所在,毕竟英国拥有世界顶尖的医疗设备与技术。但是对于那些老年人,则是有点残忍的。疫情到来之时,有数据表明老人的死亡率超过14%,80岁以上老人的死亡率甚至达到28%。政府的态度是,即使他们不被病毒感染而死,也会死于其他疾病。这一部分展示了政府的冷血之处。

全球抗疫共识(可怕的不是群体免疫)(4)

▲一张老人在英国萨里某间超市里对着空货架核对购物清单的照片目前在英国社交网络被广泛转发。不少人呼吁希望可以遏制因新冠肺炎而起的抢购潮。

第三,英国尤其强调一点是“避免医疗挤兑”。因为,疫情如果平缓发展,一直在低位运行,死亡率就能保持在0.2%之内,但如果一旦大范围爆发,就会几何式上升。意大利在疫情前期,死亡率仅仅在1%之内,但爆发后产生了医疗挤兑,死亡率就直线上升。所以,英国专家非常强调“曲线平滑”,就是让感染者有序地得到护理,而避免发生医疗挤兑。

第四,不要忘记英国政治传统的保守自由主义,这也决定了“骚操作”的必然性。保守自由主义(Conservative liberalism)是自由主义的变体之一,简单地说,代表自由运动中的右派。保守自由主义的特点之一,就是不愿意接受变化,遵循传统,看重规矩;之二,就是自由主义底色,讲到底就是反对威权、反对集中,看重个体。作为西方两党制的开创者,英国有自己的坚持与价值观,决定了英国不愿意采取与中国相似的封城策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一点与中国也关系密切。那就是——封城之举到底效果如何?

03

相比于鲍里斯的演讲,英国首席科学顾问瓦伦斯爵士(Patrick Vallance)的意见更值得一听。

首先他认为,病毒会长期存在。目前还没有一种方式,能把病毒从世界上抹去。

病毒长期存在,然后呢?需要疫苗。可疫苗什么时候能研制出来?最快是一年,甚至两年三年。万一病毒变异了,怎么办?人类还得度过2020年的冬天。说不定,还有2021、2022……这对人类来说,都是煎熬。

那么,“群体免疫”又是一张什么样的牌?因为新冠病毒基本传染系数R0是3,所以感染全体人口的2/3之后,也就是60%-70%人口获得群体免疫,病毒就无法传播了。在疫苗投入使用之前,群体免疫是有一定依据的。

全球抗疫共识(可怕的不是群体免疫)(5)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下这句话非常重要:

瓦伦斯说,“如果你非常努力地压制某种东西,当你释放时它将会反弹,且会在错误的时间反弹。”德尔罗滕说,“由于人口再次出行、接触、混合,病例将再次大量增加。”

这有点像大禹治水,重在疏导而不是一味堵塞。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强力防控手段是不可持续的?

两位专家的意见是,不同国家的防控手段,只能改变病毒的流行曲线。

以中国来说,“半休克”的防疫,类似于人为强行把病毒流行在短时间内拉到最低(外省0.97例/10万,远低于流感150例/10万),这个现在是好。但第一,经济上牺牲太大了,社会生活太不正常了;第二,“半休克”准备到几月?5月必须恢复正常了吧?恢复正常后,新冠病毒还是会开始流行;第三,恢复正常后,病毒新一轮流行,对湖北以外省来说,有免疫力的人太少了,微乎其微,病毒再次“犹入无人之境”。届时怎么办?

换个角度,已经进入过一次紧急状态的中国,如何持续面对不确定的风险?

全球抗疫共识(可怕的不是群体免疫)(6)

面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抗“疫”方式,做法对不对,我们现在无法评判,也不应该恶意揣测他国目的,这是对不同文明的基本尊重。

当英国的“群体免疫”在世界各地炸锅后,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也对此表示,大众对“群体免疫”断章取义了。这不是英国政府的目标或者政策,而是一个科学概念,英国的政策是保护生命并打败病毒。

从3月3日,英国政府发布应对新冠肺炎的行动计划,即把防疫工作分为防堵、拖延、研究和减损四个阶段后,在3月12日就已宣布进入防疫的第二阶段。

此后,英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也在不断加码,并在3月18日建立起协调应对疫情的新机制,并提出巨额财政支持。同时,实行提高病毒检测能力、召回退休的医疗专业人员、关闭全国学校、关闭娱乐场所等举措。

诚然,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场全球“疫”战,做好迎接不断变化的新情况。

全球抗疫共识(可怕的不是群体免疫)(7)

▲英国首相约翰逊在社交媒体宣传全新抗疫标语

04

今天在深圳的我们,已经陆续开始正常的复工和生活,但是不要忘记,病毒是不分国界的,全球疫情的不断变化,也让深圳充满不确定性。例如数以万计深籍留学生的归途,正是目前深圳经历的抗疫新课题。

更何况,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深圳需要面对全球化停摆的经济风险,这对深圳乃至珠三角的产业冲击,都未曾经历,比起中美贸易战挑战很可能更加严重。

全球抗疫共识(可怕的不是群体免疫)(8)

只有在重大公共危机下,才能切肤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全球疫情的发展趋势,已经逐渐进入“兄弟爬山”的阶段了,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开始抗击疫情。不管是参照中国式的“围城”,还是日韩新加坡的大数据追踪,或者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佛系抗疫”,当下的种种举措,都会成为影响世界、影响我们自身的重要变量。

但是令人倍感焦虑的是,从给不同体制国家不同抗疫方式“扣帽子”,到各国面对疫情的割席与互保,疫情正在制造“逆全球化”的潮流。自冷战结束之后,全球化的分工与协作,逐渐被瓦解,民粹主义甚至种族歧视类的声音不绝于耳,这都是疫情给全球带来的挑战,甚至是“后遗症”。它会不会撼动现有的人类普世价值?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全球抗疫共识(可怕的不是群体免疫)(9)

深圳,一座因为开放而崛起的城市, “逆全球化”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

那么,我们的2020,又会被带到何方?需要知晓的是,可能凛冬才刚刚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