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

2021年5月下旬,甘肃白银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在比赛期间发生严重公共安全事件。14个月之后,在河北崇礼,越野赛事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安全顺利落幕!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1)

从2017年首届赛事至今,除了2021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停办,今天的第五届崇礼168依然是亚洲地区最大规模的超长距离耐力跑比赛之一。

特别祝贺三夫、微步计时如履薄冰取得的艰辛成功,也要对张家口、崇礼政府的担当精神点赞。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2)

作为一名深度马拉松运动爱好者,以及初级跑野爱好者,这是我第四次挑战越野赛事,不知不觉,距离最近一次参加的2020年烟台朱雀越野赛也已过去两年了(之前参加2018、2019年TNF50)。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3)

这次,我选择了难度较低的ETC31公里组别,与本组别的千余名跑友,及其他五千余名其他组别跑友一道,亲身体验了一场酣畅淋漓、风景壮丽、服务周到的顶级越野赛事。

崇礼168为户外运动的重启打开希望之门

安全完赛是这项顶级越野赛事被赋予的最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在这项赛事从筹备到开赛的漫长过程中,更包含了所有对户外运动充满热忱的从业者的期待与祝福。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4)

安全完赛,这是我在此前参加户外赛事时最常用到的措辞,马拉松也好,越野赛也好,安全完赛永远都比领域纪录、PB、规模、关注度来的更加重要。

但是,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点上,安全完赛,已经被赋予了更多重的内涵与外延。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5)

所谓安全,并不只针对于某一个参赛选手的顺利完赛,而是从组织者、到跑者、到志愿者的群体安全,而安全的定义,也不仅指比赛过程中的意外伤病防范,还包括更加重要的疫情预判与监控。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6)

从这些角度上看,崇礼168,为白银事件后一片肃杀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7)

崇礼168的全部赛事共历时三天,9条赛道、13个组别的参赛者达到七千余名,比赛先后从庆典广场、大境门、太舞滑雪小镇、万龙度假天堂、密苑云顶乐园、富龙四季小镇共6个起点出发,赛会保障人员接近万人,由此可见,赛会对于比赛整体组织的周密与谨慎,同时在操作上也极度复杂。

当然,也正是因为赛会组织工作及流程的复杂,以及当地政府在防疫、路段设置等多个方面的安全要求,导致赛会组织过程中,在部分赛段的补给安排上不够完善,受到了部分跑友的批评。

越野:比马拉松更难,也比马拉松更爽

虽然都是跑步,但越野跑和传统的城市马拉松公路跑,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完全不同的体验。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8)

首先,越野跑的道路不是规整平坦的柏油马路,而是充满起伏坡度、宽窄无序的山间土路,这种路况对于跑者的体能、身体平衡性、核心力量等综合能力的要求更强,但与此同时,跑在这种路况中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自由的奔跑,一望无际的山间美景和间或登场的林间溪泉,出发早的话,还有日出朝阳,跑得够久,还有如血残阳,一切,都是在一种天人合一的大自然中呈现。

近几年来,越野运动在中国户外爱好者中的人气热度激增,甚至很多曾经的路跑爱好者也逐渐投身于此,不得不说,大自然的魅力和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是这项运动长盛不衰的根源所在。

一些没有尝试过越野跑的朋友经常问我,跑越野是不是要很专业的装备?

以我个人而言,如果不是参加超长距离的越野组别,在装备上并不需要特别专业,但一些基础强制装备还是要配置的。

比如一双防水的越野鞋,鞋底要足够防滑,尺寸要足够合脚,太松容易进砂石,太紧容易磨水泡。

还有一只轻便的越野跑背心,这里的背心,指的可不是穿在身上的运动背心,而是一种轻量化、背心形态的双肩包,背在身上,如果不在包内装载补给,远看就像套上了一件背心。在比赛出发前,你必须要在越野背心里装上必要的能量补给、手电筒、求生哨、充电宝等必备物品。像崇礼168这种高级别的赛事,赛会组织方会在全程设置多个补给点,提供免费的饮料及简餐,但部分补给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某些初级跑友来讲,依然比较长,所以,在背包内准备一些简单补给食品,以及按照自己里程数配备相应容量的水袋,还是有必要的。

此外,一对合用的登山杖,在你登山及下坡的路段上,将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从运动形态上讲,越野赛与城市马拉松最大的区别是跑步的节奏。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9)

在越野赛事中,有大量的登山赛道,如果不是大神级的高水平选手,为了节省体力,一般都会选择以走代跑,而越野赛的关门时间通常都更加友好,在中短距离越野组别中,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上,完赛率相对较高,而超长距离的越野组别,则属于大神们挑战极限的范畴,完赛固然可敬,安全却更加重要。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10)

尽管如此,但是,在安全等级方面,受限于越野赛事的场地条件,越野跑中发生意外的概率一定是比路跑赛事更高的。在越野圈里有一句所有人都必须牢记的话:敬畏自然,没有一次越野是绝对安全的。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11)

当你在越野跑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比如崴脚、磕伤、抽筋等身体状况发生时,大概率不是出现在补给点,没有医护人员,没有出租车,没有收容车,甚至于,最坏的情况时,你的手机在深山中没有信号,这时你首先要考虑自救的方法,最现实的考虑是向路过的其他跑者求助,如果可以勉强行走,就找一些支撑物,勉强移动到补给点或捷径下山路线。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12)

当然,通常来讲,参加崇礼168这种规格的越野赛事,赛会组织者在参赛选手的安全防护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周密。毕竟,一年多前的白银事故之后,赛会对于安全的考量已经几乎到了极致。我听说,就在这次比赛开始前,赛会一直密切关注比赛日期间的天气状况,谨慎程度,可见一斑。

越野是最顶级的“治愈系”运动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在大自然中奔跑,山海为伴,天盖地席,江川不尽,草木皆风,越野跑是一场回归自然的盛宴,跑步与登山两种运动形态结合在一起,于我而言,带来的是一种更加奇妙的运动体验。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13)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多年以前我曾饱受抑郁症之苦,自从开始跑马后,逐渐远离了这种病症。如果说长跑可以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放空自己,远离焦虑,那么,越野则是一种有着更强功效的疗愈途径。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14)

我们知道,藏区的抑郁症及其他心理疾病的患者远比城市人的比例要低,究其根本,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药方。当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时,山湖一体,汲取到的全是天地间的正能量和虔诚的信仰,何谈抑郁?

感受越野之美,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将身体交还给大自然,摆脱平日里的烦恼与焦虑,无论是柴米油盐,还是工作汇报,统统不在此列,当你登上一座山峰,瞭望远景,世界就在脚下。

越野,适合什么样的人参与?

越野这项运动,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人参与?著名投资人、马拉松达人、动境体育队友卞大巍在崇礼168归来之后,有着独到的见解——

“实际上,越野赛,不适合我,为什么?

1、越野要不断爬坡,下坡,对我这个从小平原长大的人来说,缺少战胜坡的基因,尽管马拉松跑了不少,但一般田联田协认证的马拉松坡度不超过200米。所以,缺少这部分基因和肌肉

2、越野赛是在山上,一般在最后身体疲惫时还要有一定危险性,而且没有及时官方救援,需要学会自救。

3、越野赛时快时慢,不像有些有氧长距离运动,可以一个频率一个节奏,容易让自己大脑放空。越野赛基本上要求你不能分神,时刻关注脚下…

4、越野赛很难预测成绩,也不是爬升和下降米数来预测难度的,路况复杂,天气复杂,身体状况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不知道这一公里需要多久,下一公里又是怎样的。

总之,越野不适合我……

但是,我热爱越野……

因为,ta是真正能感觉人与自然最亲密接触的运动,可以感受日落,日出,暴晒,大风和雨后山野的魅力。

因为,ta是能在应急情况焕发潜能的运动,有时你知道你坚持不了了,之后,还能完成几十公里 。

还有,ta是一项训练你各种控制的运动,控制心率和体能输出,控制装备和补给,控制兴奋以及疲惫度,最重要是控制心态和心理平衡,当你觉得转过弯就到CP点时,往往还有很远,还有,就是“一念嗔恨起,百万障门开”,平和愉悦才是完赛的关键。路上会遇到抱怨的队员,我都是劝他看看美景,不设目标,缓缓情绪……

最后,越野是一项充满不确定性的运动,就像创业人生,你不断在跟各种坡,气候,身体各部位不适,各种补给,作斗争,比赛十几个小时,看似很长,实际,一直没闲着,感觉时间过得慢且每一分钟都很忙,矛盾吧,就像创业人生,永远不确定,永远面对各种问题,永远要锁定目标,永远要与伙伴一路同行。

是的,我还要去越野,因为山野就在那,去感受山野,感受不同的自我……“

写在最后

离开崇礼时,一路上看着欢呼雀跃、成群结队的完赛跑友,这真是一种久违的感觉。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15)

疫情反反复复,但人们总要面对生活,对于自然的热爱总需要通过天性中的奔放得到释放。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16)

唯此时刻,崇礼168的顺利举办,为中国蛰伏过久的户外运动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希望可以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更多组织有序、防疫措施得力、服务完善的户外赛事,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之中。

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第四次山地越野(17)

毛大庆简介

毛大庆,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学博士,区域经济、人口学与城市更新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协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北京新闻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

优客工场(纳斯达克:UK)创始人,优享创智(共享际)创始人。

著有《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译著《奔跑的力量》、《朝圣波士顿马拉松》、《鞋狗》、《为谁留的空椅子》、《凿开公司间的隔栅》、《布隆伯格传》等。

爱好马拉松运动,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体育精神奖(提名奖)、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截止2022年7月,已经完成全程马拉松135个。2022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仪式火炬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