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人生路(书海无涯一点不苦)

开卷有益,博学日新如果说我是一个非常喜爱学习的学生,这话里多少有些牵强的成份如果说我是一个爱看书的人,我会承认这是不折不扣的大实话,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书海人生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书海人生路(书海无涯一点不苦)

书海人生路

开卷有益,博学日新。

如果说我是一个非常喜爱学习的学生,这话里多少有些牵强的成份。如果说我是一个爱看书的人,我会承认这是不折不扣的大实话。

前几年的时候识字少,我的阅读局限在漫画之类的书籍上,那时候看过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现在回忆起来还有一些印象。如今我十岁了,已经在小学里从一年级上到了四年级,我体会到了这个成长的过程,并不单单是个子长高了,饭量变大了,从阅读方面讲,已经从低幼类图书过渡到了正儿八经的儿童文学类的书籍上。前几天还买了一本老舍写的《骆驼祥子》,想借此了解一下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

图书馆和书店是我经常去的地方,二年级的时候就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办了借书证,在那里借书看从来没有间断过,有时借来了书还没有看呢,就到了还书日期了,只好去还了再借新的,因为爱看书我几乎喜欢上了借书和还书这个过程。在书店的童书销售区域,每次都会看到有许多小孩,有的趴在书案上在看,有的干脆坐在地板上捧着书在看,都是很投入的样子。我想应该是所有的小孩都和我一样喜爱书籍,这可是个毫不含糊的优点,开头的时候不是说过吗:开卷有益,博学日新。这里并不是重复,而是要加强说明一下。这事要是换到成年人身上,就不是这个味了,如果一个成年人向别人说他喜欢看书,别人也许会对他说:有功夫多去挣点钱买车买房,看书管个屁用。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小学生是个庞大的消费群体,看今年的作家收入排行榜,前三名就有两名是童书作家,这就解释了是哪一些人在看书。另外,在前十名中,还有好几位是在靠中学生撑着呢。我就见过一次一位美女作家在书店签售,那么多排队的人,一眼看过去,都是中学生呀,这让极个别的成年人夹杂在里面,让他们觉得挺不好意思。

我是这样选择图书的:一本书拿过来,先看作者是谁,再看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然后看一下这本书的总字数是多少,最后看一下这本书的装帧怎么样。作者决定了一本书的风格,我发现了这个规律:在文坛上,一个作者的风格是很难改变的,比如写科幻的作家不会去写官场小说,写童话的作家不会去写反腐小说,写财经小说的人不会去写散文诗等等。如果读的书多了,拿过一本书来看几页就有可能猜出是哪一个作家写的,凡是在文坛成名成腕的人物都会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看出版社是看它是不是正规的出版社,出于对作者劳动的尊重,我不看盗版书。这是一个包装的时代,有时人们追求包装会忽略了事情的本质,所以,我要注意一下字数,字数决定了一本书的信息量。记得一次暑假里,老师推荐我们读几本书,其中一本叫《穿越童年的影子》,买时还觉得不错,挺厚的一本,拿回家一看发现不是这么回事,里面字体挺大,老年人看的话就用不着放大镜了,一本书就二万多字,通读下来毫无精彩之处,还弄得有些晦涩,应归入“水货”一类。作者还是个恬静的大姐姐,肯定是背后有人在运作呀,还劳老师们推荐,正常的情况下,这样的书稿是出版不了的。图书的装帧分平装与精装,精装本往往有很漂亮的插图,这是我喜欢的。插图是根据故事内容来的,有时插图比文字还要传神,可见画插图的那个画家是多么棒,这样的书有这么一本,在这里向朋友们推荐一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经常看书,对当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现状有一点粗略的了解,我不是专业搞文学评论的,说是了解,其实只是对图书市场的一些了解。很明显,现在的童书市场,被郑渊洁、杨红缨、沈石溪、曹文轩等四位作家平分天下。去到哪一个大型书店或小型书屋,都会有这四位作家的书,而且在那一摆就是一个系列。假如看到的一个小学生背的书包里有课外读物,八九不离十就是这几位作家的,也可能有的家长或老师不赞成读他们的书,不管怎么样,若大的中国、若大的童书市场,明白无误地被这四位作家覆盖着,只留着不多的空间给另外一些可怜的童书作家。把他们四人放在一块来研究,会发现:在年龄上他们四人都快接近六十岁了,想一下,在眼下的中国,四个老人占据着儿童文学的制高点,挺是件有趣的事。情况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光是少年儿童,许多成年人同样是儿童文学的热心读者。就是说,有相当数量的儿童文学,是适合于成年人阅读的。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就像一个小孩读《三国》读《红楼梦》人们不觉得奇怪一样。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在《窗外的小豆豆》一书中讲述了自己小学时期的一段生活,图书发行后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其中就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读者,来信说读了此书后非常感动非常开心,让他回忆起了自己遥远的童年。

郑渊洁杨红缨沈石溪曹文轩他们四人有共同点又有不相同的特点,共同点是他们四人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家,不同点是他们各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假如将来我学中文,现在对他们作品的一点心得可以作为我将来毕业论文的雏形,所以你看我这会写得有多么的认真。

众所周知,郑渊洁是中国文坛上的传奇人物,是童话大王。这一句话可能别人看了并不是多么在意,因为现在各种媒体上捧人的话太多了,人们习惯了这种语言氛围,知道了可以不去相信,但这一句人们不会有异议。我认为郑渊洁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主要是他选对了创作的方向,如果他要是写武侠或穿越的话,不会有今天的他。

郑渊洁在文字中追求的是什么呢?对于一个有文化的读者来说,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都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咱可不想当一个看热闹的人。看过几本他的作品,我知道了,在郑渊洁呼啦啦的大旗上,写着这样几个字:挑战想象力的极限。看了吗,这就是他追求的目标,我认为非常好,并且体会到现今无论是在哪一个领域都比较缺乏想象力。我家的电脑倒是不错,开机时屏幕上会出现这几个字:创意改变生活。只是我的家长头脑比较呆板,搞得我的生活没有什么新鲜劲。郑渊洁所追求的想象力多是表现在数字方面的夸大上,在一个作品中,他描写一个神奇的西瓜,西瓜在两个小朋友的精心栽培下,个长得挺大,直径到了半米,引起了外界的观注,后来直径大到了一米,又大到了十米,引起了轰动。后来他写到西瓜还在往大处长,把周围的楼房都挤塌了,而且西瓜还在不停地长大,引起了全市人民的恐慌……。看到这里我就没有再往下看,让西瓜自己长去吧,就是长到地球一样大,还有太阳比你大呢。这样的想象力并不是多么精彩,看诺奖的评委给莫言的评价吧,就知道好的想象力会是什么样的:他的想象力超越了人类的存在,飞落在了天边之外……。

郑渊洁靠着自己非凡的想象力取得了文学创作上的辉煌成就,而沈石溪就不同。沈石溪初中毕业时赶上了“上山下乡”,他去西双版纳当了一名知青,在那里生活了十六年,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而且别树一帜,取材新颖,使他能够走红文坛。他的创作来自他的亲身经历,有的读者给他写信问他你写的那些动物故事都是真的吗?沈石溪回信给了肯定的答复,我想也是,六七十年代西双版纳是野生动物的王国,那么多的故事是写也写不完的,就没有必要去虚构了,何必费那个劲,况且,真的总要比假的有味道,而且很多故事就是沈石溪自己的亲身经历。是西双版纳那些丰富多彩的动物故事成全了沈石溪,使他成了中国的动物小说大王,当然了,看他的小说,会知道人家沈石溪是一位文采飞扬的作家,那细腻的文笔描述出来的动物故事,比琼瑶笔下痴男怨女的爱情故事还要感人。

多看几本沈石溪的小说,当你再去逛动物园的时候,看到那些老虎那些大象那些狼那些猩猩那些斑羚,会多几分感触,就象沈石溪自己说的:人和动物的差别其实很小,在某些情况下动物们表现出来的有情有义和忠贞不渝,会让人类无比汗颜。在他那篇《灾之犬》中,他就说:看那只狗表现出来的品格,那只狗实在应该做一个人;而他自己因为那些无情的做法实在应该去做一条狗。看这位作家表现出来的真性情是多么让人感动。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做了坏事的话会被愤怒的人骂你是一条狗,现在看来这句骂人的话实在是把狗给侮辱了。让郑渊洁知道了这个事他会给狗出点子去动物法庭控告人类,要求精神赔偿。

沈石溪的另一个可贵之处是他描写出了原生态的生命,动物世界里,美丽与丑陋并存,动物的生存环境比我们人类残酷得多,我们人类社会经过五千年的文明积累,已经发展到争取民主的时代了,而动物们还是遵循谁的拳头大谁就是大王的原则,他们通常为了一顿饭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血腥拼杀,而且绝没有退路。这种惨烈的场面在他作品中多次出现,多少有些少儿不宜。在这一点上,杨红缨做得很好,这位美丽的阿姨用智慧的文字做了一碗一碗的温暖童心的“心灵鸡汤”。

在我的阅读经历里,《笑猫日记》是先于《狼王梦》和《皮皮鲁与鲁西西》来到我的视线里的,读了这个关于猫的故事让人觉得挺好玩,竟让我关注起身边的猫来了,宿舍区里有几只流浪猫,我家每次做了鱼,我都要把吃剩的给它们送去。

人在吃了鸡蛋后不会去想认识一下下这个蛋的鸡,而一个读者读了一位作家的作品后,通常会空想一下这个作家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在文坛上一样存在追星现象,莫言获诺奖后,他老家院里的草都给来访者拔光了。

读了几本笑猫系列的图书后,我就想着杨红缨在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的,可是她在成都,离我太远了,去不了。

在我看了笑猫系列的《小白的选择》后,我明白了,我相信有许多小朋友会和我一样,发现了在她那个叫“谜一样美丽的女人”一章中,她描写的那个谜一样的女人,其实就是杨红缨自己。我为自己有这个发现而感到十分开心,我为这个发现的过程没有难度而感到有些可惜。

杨红缨阿姨是一位独身女人,应该是五十岁冒点小头的样子,她一个人住在一栋三层楼高的别墅里,这当然没有问题,每年都有上千万的版税,弄个别墅住是很小儿科的事。好,就此打住,太八卦人家的私生活没有意思,我又不想当一名娱乐记者。

下面说点不含私生活成份的内容吧。

她喜欢穿大衣,喜欢蜡梅花,喜欢成都一种很有名的小吃:鲜花饼。她把孤独分成了两种:一种是低级的孤独,另一种是高级的孤独,她是一个孤独的人,属于后一种,把孤独当成了一种享受。与她相依为命的是一只贵妇犬,名叫仔仔,就是书中的“小白”。

不知为什么,语文老师不赞成我们读笑猫系列的书,老王也说读这个笑猫系列并不是多么好,并不用说什么是他对或是我错,也许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吧,学术这一块是很容易引起争论来的地方。

老师伙同老王一起向我们推荐曹文轩的书,我也知道曹文轩是一位重量级的儿童文学作家,而且人家还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写得作品非常纯美,只是我们小学生课业负担重,我还没有深度接触过他的作品,等有时间后一定要好好读一下,有了心得体会再与文学道路上的狐朋狗友一起分享。

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