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为什么没有大型古墓(云梦睡虎地秦简被发现时墓主遗骸尚在)

云梦为什么没有大型古墓(云梦睡虎地秦简被发现时墓主遗骸尚在)(1)

《国家宝藏》节目截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11日讯(记者万建辉)11日晚,原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振裕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回忆了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掘过程。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兴修水利工程。在穿过云梦县城关镇的汉丹铁路西边一个名为睡虎地的农田地带,一名挖水渠的农民发现,这里可能有墓葬。他赶紧报告给县文化局,县文化局经当时的孝感地区将信息汇报到省里,省文化厅立即派当时的湖北省博物馆干部陈振裕前往主持发掘。

云梦为什么没有大型古墓(云梦睡虎地秦简被发现时墓主遗骸尚在)(2)

陈振裕回忆说,当时在睡虎地共发现12个墓葬,发现秦简的11号墓葬是其中最大的,且墓椁室内有较深积水。当发现棺木里有竹简后,陈振裕立即派人到木材店买来一块木板,给棺木加底,然后与另外7个人一起将它抬回文化馆。

清理棺木时,大家发现墓主遗骸尚在,颅内脑组织萎缩得只有拳头大,同时墓内有少量玉器、漆器陪葬。令人震惊的发现是,墓主头下、右侧、腹部和脚下全是竹简,由于一直在水中浸泡,这些竹简并没有腐烂,看得出上面的隶书字体,计1155枚。

由于当时湖北竹简保护技术有限,这批竹简被运往北京,由国家文物部门进行脱水保护和文字考证。具体说来,这些竹简脱水后即装入玻璃试管,然后密封起来。这些竹简后来一直保存在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库房里,少有对公众展出。

云梦为什么没有大型古墓(云梦睡虎地秦简被发现时墓主遗骸尚在)(3)

《国家宝藏》节目截图

经文物专家鉴定,这批竹简是中国最早发现的秦代竹简,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书法,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陈振裕说,云梦睡虎地秦简让秦国历史“活”了起来。

其后,云梦睡虎地秦简整理组对竹简上的文字进行研究,发现睡虎地秦墓的墓葬主人叫“喜”,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王政元年,“喜”年仅17岁即登记名籍为秦国服徭役,尔后历任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治狱鄢等与刑法有关的低级官吏。他在秦王政三年、四年和十三年曾三次从军,参加过多次战斗,到过秦的几个郡县,最后亡于任上,他亲身经历了始皇亲政到统一六国的整个过程。记载“喜”一生的文书《编年纪》,记载了秦最辉煌的时代。

陈振裕说,墓葬竹简法条是“喜”生前从事法律活动而抄录的有关法律文书,主要抄录了行政管理与“治狱”方面的律令条文,记录了刑事、经济、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肯定不是秦朝的全部法条,但是是常用法律条文,其中还抄录了当时魏国的一个关于“赘婿”的法律,可能与秦律相同,也适用于秦国的法律活动。

【编辑:朱佳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