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自己的九型人格(重新定义九型人格)

01 你的情绪风格,就是你的人格

设计大师山本耀司说过一句话:“人有什么思想,就有什么人生。”

你的人格,正在深深影响你的生活。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

同一个人的同一句话,总能激起你的怒火

一只昆虫都能吓死你,但你竟然敢蹦极

不论什么场合,你总渴望自己能赢尽风头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你,你都要活出自己真实的一面

看见有人磨磨唧唧,你就不胜其烦,希望他痛快一点

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情绪反应和行为?

分析自己的九型人格(重新定义九型人格)(1)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一博说,如果一个人总是因为某类事情而产生某种情绪反应,他就具备某种情绪风格。

这种情绪风格就会形成一个人独特的人格。

徐一博在《重新定义九型人格:了解性格背后的冲动模式》一书中,根据原始的九型人格理论,从每个人的情绪冲动角度进行剖析,重新定义了九种人格,基本囊括了每个人的情绪风格,我们可以通过觉察自己的情绪冲动,也就搞清楚,自己为什么总对某类事件特别冲动,情绪容易失控,来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从而进行具体的调整,让自己变得更好。

但是,凡事无绝对。

即便我们是某种人格,也不代表我们永远都不会改变。

人格既有固定的地方,也有可变的性质。

只要我们愿意,用心觉察自己的情绪冲动,找到不足的地方,就能找到变好的契机。

分析自己的九型人格(重新定义九型人格)(2)

02 新九型人格,快速找到自己的号

新型九种人格,都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和标签,不妨来逐一比对,快速找到你的号码。

1号秩序型人格,不喜欢他人破坏他的秩序感。

他内在的考察标准包括,不论男女,你的头发最好保持合适的长度,手指甲也是如此;

请认真对待工作,不要敷衍了事,工作出现失误要及时调整;

他跟任何人交往,注重的是彼此舒适,任何一方感到不舒服,这种人际关系他不会维持。

生活中常见这种人,他们挤牙膏一定要从牙膏的末端开始,谁要是从牙膏中间开始挤,这就足以让他们抓狂烦躁,因为他的秩序感被你破坏了。

分析自己的九型人格(重新定义九型人格)(3)

2号照料型,渴望被关怀,希望自己的需求及时得到响应。

他乐于助人,会主动帮助不是特别熟悉的人,甚至看到电视剧里的苦情角色也会心疼落泪。

如果他需要关爱而没有被人满足时,他也会情绪失控,极度难受。

说白了,这种人容易过分教条式的关心和照料他人。

好比生活中,街坊邻居里那位知心大姐,她就爱替单身男女张罗相亲,还有生活中事无巨细都替孩子安排好的妈妈。

3号进取型,渴望成就感,想通过个人努力达到更好的表现。

他们爱面子,渴望赢,同时也是个实干家,愿意为了更高的目标努力奋斗。

比如生活中那位在家里也要端庄大方,精致优雅的女强人,还有那位成立公司三年就要做到行业第一的企业家。

分析自己的九型人格(重新定义九型人格)(4)

4号求真型,只求活出真实和自我。

他们喜欢跳出规则和圈子,跟随自己的心,用直接的方式,跟随内心。

他们是特立独行的,不合群,情绪化的,甚至有点不切实际的幻想。

你身边那位依然离开体制单位,想去开家并不赚钱的花店的人,也许就是4号人格。

在她看来,花店是她的精神情怀,是人生意义所在,就算全天下人反对,她也要坚持自我。

5号洞察型,喜欢思考观察,遇到问题喜欢寻找攻略和经验贴。

他们天性爱与人探讨请教,搜集信息,表达中的概念和逻辑较多,他们就是天生的思考者和有点木木的思想家。

这种人格的人,可能就是生活中那个业余福尔摩斯,或者是旅行爱做详细攻略的小达人。

6号冲动型,忧患多虑,容易质疑,不轻易相信,思想负担重,犹豫不决。

这种人格的人,甚至还有点杞人忧天,被害妄想,总是担心一些意外和风险。

比如生活中买条鱼担心分量不足的人,他要多家校称、反复称量才放心。

分析自己的九型人格(重新定义九型人格)(5)

7号趣味型,他的人生目的就一个,让生活充满趣味。

他喜欢创造乐趣,跳出框架,突破限制,满脑子点子,热情搞怪,思维跳跃。

这类人很容易识别,他可能就是我们身边那个说话时手舞足蹈、鬼马精灵的开心果,也可能是做事就三分钟热度的“人来疯”,又或者是公司里最喜欢搞头脑风暴、跳脱奔放的小领导。

8号突破型,坚守自己的决定,坚持到底,干脆利落,容易暴怒。

他们充满力量和勇气,豪爽直接,身边那种一点就燃的人,极可能就是8号人格。

还有那些“大哥大”、“大姐大”,也多数是这款。

如果你为了午饭吃米粉还是面条纠结半天,磨磨唧唧的,8号人格的人会非常不开心,他巴不得你闭眼选一个,他要的结果是立刻开吃。

9号平静型,情绪平和,遇事倾向于迁就和拖延,喜好和谐。

他们不喜欢面临很大的压力,也不喜欢突发事件和烦心事,对他们而言,最好就是慢条斯理的生活,不急不躁。

生活中那些好脾气的和事佬,多是这种人格。

分析自己的九型人格(重新定义九型人格)(6)

03 人格定义是个复杂精密的过程

有人觉得,依照九种定义,就能锁定自己或者他人,是什么样的人格。

其实,没那么简单。

心理学认为,人的性格和气质的总和,形成了一个人的人格。

人格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处理情绪,决定了我们的行为风格以及意志品质。

我们判定一个人的人格,是一个精密详细的过程。

仅凭定义的条条框框,远远不够。

因为人是有共性的,也是复杂多变的。

就拿1号秩序型人格的人来说,他要求凡事井井有条,不喜欢自己的东西被弄乱。

徐一博指出,就算一个人因为秩序被破坏产生情绪波动,也不能判断他就是1号人格。

因为多数人也会因为秩序被打乱而有情绪,这是大众的一般心理。

分析自己的九型人格(重新定义九型人格)(7)

我们进行自我觉察,或是判断他人时,还要留意这三点:

第一点,他是否在不必要的小事上依然强求秩序感。

比如毛巾悬挂的角度,调料瓶的摆放顺序等。

第二点,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要求秩序感。

因为有的人工作中,一丝不苟,凡事条理清楚,但回家后,就大大咧咧,不讲究秩序,这种就不能算是1号人格。

第三点,在非必要场合情绪失控。

比如在不需要讲究秩序的私人卧室,他因为秩序被破坏而情绪失控,他才算得上是1号人格。

这些能帮助我们判断一个人的言行只是出于一般心理,还是属于他的独特人格。

分析自己的九型人格(重新定义九型人格)(8)

有些很像1号人格的人,他表现出现的样子,只是他习得性的冲动模式,并不能说明他就是1号人格。

比如,一个人特别有礼貌,一板一眼,看着就很有规矩感,这可能只是他的家庭教养导致的。

一个人爱收拾屋子,爱干净整齐,也可能是沿袭了他的养育者的生活习惯。

一个人做事一丝不苟,严谨仔细,也许是职业需要和个人反思。

正确锁定一个人的人格,除了对号入座之外,还需要长期观察和自我察觉。

有些事情是偶发的,符合大众的一般心理,就不能拿来佐证人格。

分析自己的九型人格(重新定义九型人格)(9)

04 认准自己,人格提升

尼采说过:“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

没有审视过自己的人,是不会真正了解自己的。

徐一博《重新定义九型人格》一书中把九种人格重新定义,梳理了情绪爆发的触动缘由,再结合具体的生活现象,实际影响,让我们顺着情绪这条线索,精准锁定自己是哪种人格。

这一步至关重要。

它决定了我们能否深刻地了解自己,甚至用来了解我们身边的人。

当一个人能找准自己的人格特点,他才知道哪些地方是不好的,是需要改善和不断成长的。

摆脱人格中负面的枷锁和牵绊,找到改善的方向和途径。

认识真实的自己,突破自我的人格局限,过上理想的生活,这就是书中提到的“人格提升”。

新型九型人格就像是一张地图,总能引导我们找到人生旅途的正确线路。

不仅如此,它还能赋予我们强大的力量,驾驭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通过对自我人格的全面探索,我们才能对人格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发现一个完整的自己,走上自我改善的成长之路。

------------End-------------

文/鱼白

图片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