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谋反(唐太宗第5子李祐谋反)

李祐是唐太宗的第五子,唐太宗登基后,李祐就被封王了,而且还任命为了同州刺史,幽州都督,但是李祐都没去就藩,因为李祐健康出了问题,所以一直留在长安。

十多年后,他才去了齐州,可是他在齐州不久,就发动了谋反。电视剧《骊歌行》中赵王谋反就是演绎的这段历史。

那么李祐得到了唐太宗很好的照顾,为什么他会谋反呢?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谋反(唐太宗第5子李祐谋反)(1)

1、李渊种下的祸根

李祐谋反,为什么是李渊种下的祸根呢?这就要从隋朝末年说起了。隋朝末年,军阀四起,李渊在太原起兵了,而李祐的外祖父阴世师留守长安,知道李渊发动兵变后,把李渊的幼子李智云杀了。

李渊到了长安后,把阴世师也杀了,因此两家成仇了。可是李渊留了后患,他免去了阴世师的幼子阴弘智死罪,最不应该的是还将阴世师的女儿纳入了李世民的府中,后来李世民登基后她成为了妃子。

既然李渊与阴世师有仇,还将仇人的女儿安排在他自己儿子的身边,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给仇人报仇的机会吗?

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谋反(唐太宗第5子李祐谋反)(2)

果然,李祐在长安养病期间,他的舅舅阴弘智,就要李祐招募死士用以自卫,李祐还就照办了。

这很明显,阴弘智是在利用李祐为他们阴家报仇,但是李祐年轻,分辨不出来阴弘智的用意,且阴弘智是他舅舅,他也就相信阴弘智是在为他着想。

李渊当时错误的决定,给李世民留下了后患,也给唐朝皇室种下了祸根。

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谋反(唐太宗第5子李祐谋反)(3)

2、李祐失德

李祐失德是他最后谋反的直接原因。李祐喜欢游猎,还结交一些奸佞的人,比如昝君谟,梁猛彪等人,因为他们的骑马射箭水平高,这对打猎是很有利的,所以博得了李祐对他们的亲近。

但是李祐作为皇子,并担任了齐州刺史,应该以工作为重,但是他却以游猎为主,还多次违法,唐太宗就派权万纪去辅佐李祐。

权万纪多次劝谏李祐无果,唐太宗就责备李祐,权万纪担心他自己受牵连,就请求入朝为李祐说情。

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谋反(唐太宗第5子李祐谋反)(4)

权万纪入朝后说李祐会悔改,唐太宗听了很高兴就赏赐了权万纪,但仍然责备李祐。结果,李祐认为权万纪出卖了他,于是痛恨权万纪,不久权万纪把昝,梁二人收押了,并上报了朝廷。

那么朝廷就要李祐和权万纪进京说明情况,这使得李祐就非常害怕了,于是就派人杀了权万纪。昝君谟就要李祐谋反,李祐知道杀了朝廷命官,也是大罪,只好起兵了。

我们看到任何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李渊居然把仇人的女儿许配给了自己的儿子,这不是要给仇人提供报仇的机会吗?

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谋反(唐太宗第5子李祐谋反)(5)

果然不出所料阴弘智就要李祐建立自己的武装队伍,这为后来李祐谋反建立了底气。

李祐失德使得他最后不得不谋反了,他为什么会接受谋反这个建议呢?那也还是因为他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否则他怎么敢起兵呢?

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谋反(唐太宗第5子李祐谋反)(6)

综上所述,问题根源还是在李渊这里,而且李世民对子女教育有些失策。

所以李祐谋反的事件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做决定前要考虑清楚,不能失德,不能盲目自信。

参考文献:

《新唐书·列传五》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一百九十四/一百九十六》

《全唐书·卷六/七》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链接:

教唆谋反却受重用,被杀后却被贬为庶人,王君廓一生说明了什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