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

《遥远的乡愁》之123

“挑河故事系列”之一

时光,流逝着;岁月,沉淀着,一转身便是一个光阴的故事,相信时光能够见证一切。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的云烟,日久弥新。

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

其实,气质是可以修炼的,如果说人生即是一场“向美而生”的修行。那么,与其不断武装自己的外表,倒不如不断革新自己的思想。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1)

1‍

一场秋风一场寒。

秋收罢了,忙碌了一年的社员们,才得以稍微喘口气。

但是,还有一些需要集体活动的项目,等着大家参加。

挑河挖沟,是每年年终岁尾,必须进行的活动。

我们那里的农田灌溉用水,都是黄河水。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2)

每年春天,黄河的各个闸口开放,提水输送到沿河的各个支渠里。

于是,滚滚的黄河水,滋润着干涸的河道。

曾经目睹黄河水滔滔流入河道的一瞬间,都能听得见干涸得开裂的河道,发出“吱吱”的“喝水”声。

看着滚滚的黄河水注入河道,北方的农民心里才能踏实:有了黄河水,一年的收成才算有了把握。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3)

2‍

每年春天的这个时候,沿河所有的沟渠和涵洞上,各个生产队的抽水机都怒吼起来。

携带着大量黄土高原泥土的河水,欢快地覆盖了裸露的原野。

河水渗透到地下后,原野上覆盖了一层浅浅的、粘粘的黄色泥巴。

老人们都说:“黄河水携带的土质很好,可以中和一下咱们这里稍微有点碱性的土壤,改善了咱们的土质。”

因为抢着春灌,所以村与村之间、生产队之间,每年都会发生一些矛盾纠纷,甚至群体斗殴。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4)

在老百姓眼里,黄河水就是大家生存的命脉,弥足珍贵。

整个春天,所有生产队的抽水机,都是日夜狂叫着。

有时,黄河水跟不上了,社员们就轮班守着抽水机。

在河边的斜坡上或者河岸上,平整一小块地。

将几根竹片弯成弓形插入土中埋好,在上面覆盖上塑料布。

周边埋上土,留下一边进出,一个小棚子就搭建好了。

之后,里面丢上几抱麦秸,将脏兮兮的一床杯子扔进去,就开始轮流守候了。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5)

3‍

有时候,整个白天都不见一点河水,河底就留着一层淤泥。

隐隐地,还能听见上游的抽水机断断续续的响声,下游的社员们就恨得牙根痒。

但是,人家是“近水楼台”,下游的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其实,上游的提水站还是在日夜抽水的,只是沿河的抽水机太多了。提上来的河水,根本不够下游抽的。

半夜之后,河底上逐渐有了亮光,河水总算是缓慢地“爬”过来了。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6)

“快点起来——”

随着喊声,守抽水机的劳力一骨碌爬起来,先慌着深一脚、浅一脚地拎着水桶去河里灌水。爬到河岸边上的出水管那里,将一桶水倒进去。

要连续灌七八桶水后,10米多长的出水管才能灌满。

然后,拧开水泵上的螺丝放气,出水管里的水开始沉入到进水管里,将进水管底部的阀门压住,才拧紧水泵上的螺丝;抱着下水管,小心地丢到河里。

引水的问题解决了,才开始准备发动抽水机。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7)

4‍

那时候,正是春寒料峭时,12马力的柴油机非常沉重。

用摇把子直接摇,是摇不着机器的,要点个“火引子”才行。

从机头那里拧下来一个T型的螺丝,找点破布条拧紧了,转到这个螺丝的孔里,蘸点柴油点着了。

等烟子冒完,只剩下一点熟火了,抓紧再拧上螺丝。

摇机器的那个劳力,就撅着屁股,拼命地摇动沉重的轮子。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8)

等速度起来了,另外一个人将减压阀按下去;机器在憋了一下后,才怒吼起来。

最后,再将皮带挂到水泵的轮子上,一头挂到机器的飞轮上。

在机器的怒吼声中,浑浊的河水才从出水口喷涌而出。

那时候,只要上游的第一台抽水机才开始轰鸣起来,下游的抽水机也就次第响起来。

在生产队里,虽然劳力不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摇得着抽水机。

摇机器要有力气,也要有巧劲。

有的人,自己轻松地就将抽水机摇着了,但有时两个人还摇不着。

配合不好地时候,机器没摇着,抽水机的轮子倒转,摇把子飞出去,还会击中摇机器人的下巴。

为此受伤的人,也不在少数。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9)

5‍

有时候,进水管底部的阀门没压好,还会不停地往河里漏水。

这边机器好不容易摇着了,挂上皮带,机器轰鸣着却没水抽上来。

下去在进水管踢一脚,里面是空的,只好打掉皮带,两个人再来手忙脚乱的重新灌水。

那时候,河边都结着冰碴子,黑灯瞎火地一脚踩下去。

有时候,连破棉鞋都被吸在淤泥里,楞是拔不出来。

等光着脚丫子拔出来,那叫一个冷啊,真是连哭都找不到地方。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10)

伸进手去,将陷在淤泥里的破棉鞋拔出来,匆忙套在脚上,还要继续忙活。

等抽水机正常了,才忙不迭地缩进窝棚里,甩掉鞋子,将一双冻得通红的脚丫子,裹进破被子里暖和着。

在抽水机的怒吼声中,看着滚滚黄河水注入大片干涸的田地里,北方农民的心总算是踏实下来。

春天的小麦要连续浇两次水,才能基本保住收成。

夏天之后,北方的雨季到来,基本上用不着黄河水。

但秋耕时,又逢北方的旱季,有时还要靠黄河水才能种下小麦。

所以,有时候,秋末黄河水还会再来一次。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11)

6‍

人生的底色,本是苦多于乐。

其实,哪有什么诗和远方,不过是安顿彼此的心勇敢生活。

那时候,抽水是每个劳力都怕的事情。

而最怕的,就是摇机器了。

多年之后,当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所有的田地分到个人。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12)

每个人都要会摇机器,每个人也都经历了一段噩梦般的过程。

因而,无数年后,都还会梦到这个画面:冰碴锋利的河边、冰冷的河水、沉重的机器、浑浊的河水……

往往,会从梦中惊醒。

起身看,地已是异地,月亦是异乡月,纠缠的梦境,只不过是上一个世纪苦难的回忆。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遥远的乡愁冬天机器沉重)(13)

上一个世纪苦难的回忆里,还有我们的老爹老娘。

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过年了儿孙满堂,中国爹娘像打了一针鸡血,充满能量,厨房起鼓隆咚抢,爹娘的刀声成了过年的鼓点,敲出了椒红韭绿鸭焦鸡黄,再累也不能让年轻人帮忙,因为他们要上网太忙,酒醉饭饱杯盘狼藉,儿孙们带着年味的余香,各归梦巢准备拥抱明天的太阳。

只剩下中国的爹娘,像只弯弯的月亮,把一席微弱的目光,照在灶台上的剩饭残汤,这是他们明天的干粮。

一辈子省吃俭用,只有这一天他们惊人的大方,山珍海味玉液琼浆,像不用花钱一样。当完厨娘还要把金主担当,孙子要留洋儿子要换房,媳妇要他们解囊。

谁都知道,爹娘只有一脚踢不倒的钱,每一个铜板都被磨得铮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