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1)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2)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3)

古时,人们对桥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诗画欣赏;近代,人们对桥又有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气势感受;现代,人们对桥抒发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哲学领悟。太原市内横跨汾河的25座大桥,每走过一座,便置身于一片新的天地,甚至于桥本身,就是一处风景。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4)

如果桥梁是一座城市的景观名片,那以下这些桥则是太原景观名片上,烙下的最时尚的饰框和底纹。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5)

南中环桥,位于太原市南中环街西端,全长2608米,标准桥宽52.5米,双向8车道。桥型构思源于太原市八景之一的“蒙山晓月”。从桥的两端看去,如一只展翅的大雁。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6)

它是汾河上展翅的大雁,白日豁达明媚,夜里妩媚妖娆,是无数太原人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也是让无数人于远处瞥见时忍不住驻足的惊艳之物。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7)

北中环桥,位于太原市北中环与汾河交界处,由滨河西路立交、滨河东路立交和北中环桥三部分组成,全长1300米,桥宽43.5米,双向8车道。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8)

桥的造型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横卧在汾河之上,当灯光闪耀,似能见它腾云之姿,且看它意气风发,一展风华。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9)

漪汾桥,太原首座对称双七拱吊桥。1992年11月竣工通车,2008年拓宽改造,全长653米,桥宽22.5米。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10)

当夜幕降临,路灯亮起,眼前的漪汾桥像天上一道绚丽但永不会消逝的彩虹,踏实坚定地把运河两岸连接起来。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11)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12)

桥名不仅是一座桥简单的称呼,桥名的背后往往包含着关于一座城市的美好的寓意与故事。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13)

迎宾桥,西连迎宾路,东接太长高速,主桥全长420米,车行道宽38米,双向8车道。桥名寓意着太原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14)

这座以“龙腾云霄”为设计主题的大桥,高达107.5米的塔柱似利剑刺破晴空,无数根排列整齐的斜拉钢索仿佛一架硕大无比的竖琴,迎风弹奏欢迎贵宾。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15)

祥云桥,西起新晋祠路,东接龙城大街,全长约1490米,标准桥宽50米,双向8车道。由于开工之日恰逢奥运火炬在太原进行传递,因此得名“祥云桥”。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16)

远看夜幕时的红色灯光,火炬状造型依旧燃烧着太原人当年的热血,近看白色灯光连接起来的斜拉索,桥塔仿佛盛开的花瓣昭示着太原市的高洁。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17)

胜利桥全长486.17米,桥宽16.71米,于1970年建成通车,是一座具有中华民族传统风格的双曲拱桥,其名称承载了那个年代的符号,似一个穿越风霜的老者,见证了太原发展到今日繁荣的每一步。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18)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19)

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偶尔可能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进而点缀了别人的梦,只有真正踏上景观步行桥,才能真切地感受人在桥上,桥在景中的美好。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20)

跻汾桥,太原首座大跨度景观步行桥,东起学府街,跨越汾河,西与长风文化商务区文化岛相接,全长1053.2米,桥面宽6米。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21)

跻有上升之意,跻汾就是登临汾河“绰约岸桃堤柳近,波万顷,碧琉璃,镜样平”之意。造型如两条纽带的跻汾桥,寄托着太原人深沉诗意的浪漫。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22)

皇冠桥,全长403米,桥梁总宽7米至12米,被誉为“汾河之冠”,连接着滨河两岸的奥体广场与龙城水岸,是汾河三期景观工程中的标志性构筑物。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23)

入夜,星星点点的波纹装饰着“皇冠”,自上而下俯瞰,平面的镂空设计将新月烙印在汾河河面,每一个角度都在诠释创新之美。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24)

有些桥,常常身临其中只觉普通,可在桥上桥下的点点滴滴,汇成的是每一个太原人最深层的乡愁。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25)

迎泽大桥是新中国建立后汾河上第一座大桥。全长970米,宽50米,是太原市重要地标之一。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26)

穿过繁荣的迎泽大桥,人们总会感慨:伟大的中国成功架设了一座座通向小康走向世界的理想大桥。“人到桥心疑是岸,人临桥岸以为心”,桥上是忙碌的工作,桥下是休闲的生活,人们总能在这里看见落日与余晖,看见日常生活里藏起来的玫瑰,看见人文和爱。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27)

长风桥,全长571米,宽52.2米,全立交互通,双向10车道。桥名有“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28)

俯视长风桥,形状如一架横陈在地上的小提琴,川流不息的车流穿梭于长风桥东那片新商圈的聚集地,来往之间演奏着太原最美的商业音符。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29)

桥梁作为道路的延伸,兼具实用和审美的功能,那些汾河之上的“钢铁巨龙”打开了太原的空间,运输着城市的资源,加速太原的交流与发展。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30)

太白铁路桥,1934年建成,为横跨汾河的10孔不等跨钢桁梁桥,曾是太原境内最长钢结构桥梁。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31)

这是一座有很高人文历史价值的铁桥,深究它,会看见历史的伤痕,凝视它,会感受到来自百年前历史的回眸。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32)

太古岚铁路桥,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为适应开发沿线煤铁矿藏之需,太古岚铁路应运而生,太古岚铁路桥架起的不仅仅是物资运输通道,更是山西矿藏之丰的名声。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33)

双塔街管线桥,始建于1993年,是一座由西向东输送煤气、热力的“温暖桥”,让人们在每一个严寒的冬季也能感受“桥北与余春水生,桥南日落幕山横”的诗意。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34)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35)

有山有水未开发太原(一桥一景桥)(36)

自古以来,桥梁都是中国建筑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汾河之上这些蹊跷壮丽的桥梁,横跨在东西之间,连接着沟壑天堑,便利了交通,装点了山河,一桥又一桥,坦坦荡荡,记载太原的岁月流长。

来源:锦绣太原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