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选集读书笔记(阅读鲁迅先生文集有感)

文/简

鲁迅作品选集读书笔记(阅读鲁迅先生文集有感)(1)

自摄~

最近刚刚读完了鲁迅先生的两部书,一部是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另一部则是小说集《呐喊》。掩卷长思,感慨万千。

先生无愧于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的称号,他敏锐的洞察力、忧国忧民的情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革命韧劲,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执着和魄力,将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步伐、不断探索的精神,让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不会被西方列强所欺侮。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先生幽默诙谐和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让我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重温上学时读过的《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文章,可以感受到先生童年的快乐、青年的彷徨,以及一路走来的成长和内心的挣扎对他产生的影响,从中去体会先生为人处事的原则,去思索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先生的文章,语言平实,内容简洁,但却时时处处地流露着真情实感,如邻家兄长般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让人毫无隔阂感。

我阅读的《朝花夕拾》是新版本,里面还收录了先生《投枪匕首》杂文集的部分精华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等耳熟能详的文章,让我再次领教了先生犀利的文笔与骨子里钢硬的批判精神,他对旧中国和中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和悲悯,无一不让人感觉他的文章就是“匕首”,就是“投枪”。在那个艰难至暗的时候,先生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斗士,是漫漫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一份希望。

收录在《呐喊》小说集中的《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故乡》、《一件小事》等文章,都是曾经进入过中学课本的,现在再读,看着一百年前暗无天日的旧中国和麻木不仁的中国人,依然会让人感觉到窒息,更何况是身处当时的中国人民啊?!

正如先生所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多么痛的领悟,长期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确是应该时时保持警觉和清醒,落后就要挨打,就会被欺侮。一百年前,先生发出的呐喊声振聋发聩,旨在唤醒和拯救旧中国那些麻木不仁的灵魂。

时代在变迁,但历史有时却在轮回。近几年,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揭开了西方文明的遮羞布,皇帝新衣的童话故事居然公开在全球本色出演,而有些国人不但仍站不起来并且还在跪舔西方,甚至要暴打说出真相的小孩。就此而言,距离先生所要达到的目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需要先生这样的清醒者,但据说先生的很多文章却在课本中消失了。

固然,先生说的话有时未免偏激,却不过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慨,但仍会让有些人心里极度得不舒服。毕竟,有的人敢去做,却并不想让人说出来,标准当然是“既…又…”,被鲁迅这样突兀指出来,既下不了台,又觉得没面子,当然就容易恼羞成怒,排斥和诽谤自然也就再所难免了。所以说,先生的文章也并不是人人都喜欢看的,“赵家的狗”自然也会跟着狂吠,如果仅仅是“看”“两眼”,我想,倒也应该没有太大的危险吧。不过,警惕还是必要的。

记得教员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谨以此文向鲁迅先生致敬!

于2022.5.1 16:06

原创首发

鲁迅作品选集读书笔记(阅读鲁迅先生文集有感)(2)

自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