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利和陈丰收(花开时节总导演陈胜利)

【编者按

电视剧《花开时节》711日登陆中央电视台八套黄金强档,目前该剧已经播出过半,在业内和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光明日报》715日发表文章《挖掘中国农民精神之美——电视剧《花开时节》的启示》,评价《花开时节》因其强烈的真实感,刚一播出就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情节动人曲折,赞颂了农民诚实劳动,也深入挖掘农村之美。

总导演陈胜利曾执导过《“九一八”大案纪实》《女子特警队》《黑槐树》等作品,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花开时节》是他阔别行业近十年后的又一重磅力作。以下文章内容节选自陈胜利导演的导演阐释,详细描述了他创作《花开时节》的心路历程。

陈胜利和陈丰收(花开时节总导演陈胜利)(1)

记得《花开时节》哈密启动仪式后,我忽然对担当该剧主创犹豫不决举棋难定。制片人王是问我,为何想“摘花”又三心二意?此言可谓一语中的问到了腰眼上,我直言相告,想去摘花是因为有话要说;而三心二意是因为有口难言。

当我们在灯红酒绿中推杯换盏,口吐莲花高谈阔论青春励志浪漫爱情时,家乡的婶子大娘媳妇姐妹却扛着大小包袱挤在透不过气的车厢里,她们背井离乡煎熬三天两夜去了遥远的戈壁,披星戴月风刮日晒在无际的棉田里,或弯腰弓背或跪在地上,一朵一朵的摘棉花。脸晒黑了,唇吹裂了,手划烂了,几个月下来挣的不够大款贵人们的一顿饭钱。而她们却怀揣工钱和希望返回了自己的家乡。年复一年,成群结队延绵不断摘棉花的女人们往返与黄河和天山之间,成就了媒体们说的迁徙候鸟和奇特景观。

劳动还光荣吗?劳动者还被人看得起吗?

我们张嘴闭嘴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香火不断,可是荧屏上除了帝王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六宫粉黛争上位,究竟还有多少人能想起摘棉花的女人?勤劳善良的美德渐渐被我们挥霍殆尽,诚实劳动安身立命的祖训已经被我们抛到了九霄云外。摘棉花的女人不偷不骗不卖,含辛茹苦掏力流汗,是她们用柔弱的坚强撑起了自己的家,也撑起了我们的生活。她们不香谁香?她们不美谁美?善良的女人最可爱,勤劳的女人最美丽!

我终于被自己的良心发现感动了,我知道,我们不仅要去摘棉花,而且还要纺线、织布、印染、裁剪,要做成一件令万人瞩目世人惊叹的乡村版霓裳羽衣。

陈胜利和陈丰收(花开时节总导演陈胜利)(2)

(总导演陈胜利(右一)现场说戏)

为了理清思想收罗人物和故事,制片人王是、导演王少武和我一同上天山回中原,西游东归,边走边议、边摘边织,不仅规划了创作的路线图时间表,而且还为未来的剧本绘制了草图。

说来说去不能光抒情怀说道理,还得先说故事。

我们到底要讲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说什么,怎么说?

1.简单说,这是个欲罢不能的故事。

故事有“三记”构成,即:小乡长洗澡记,傻大妮翻身记,和小网红蒙难记。

小乡长不想带队去新疆摘花,被老乡长逼着“洗澡”还是去了。他本想把人安排好就回来交差,没想到,刚到就被一堆麻烦折腾得焦头烂额。然而,等事情平息,他却被女人们的“心疼”感动了——

这是条贯穿全剧的主线,

傻大妮也没打算去新疆摘花,见小乡长招不到人伸手相助,没想到,帮忙帮成挑头人。几个月下来花摘完了,傻大妮也翻身了,成了大家依靠的能人。为啥?因为她吃苦耐劳,诚实善良,还有那永不低头的倔强。

小网红安妮,因为选秀造假惹下代言官司,去新疆就是为了躲事,摘花也是为了作秀直播,她想投机取巧想一夜爆红挣快钱,肯定和那些靠血汗靠诚实劳动挣钱的女人水火不容。

这三条线平行交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全剧的故事。

2.诚实劳动安身立命。

这八个字是本剧的“戏魂”所在。

女人们为啥背井离乡舍家抛子不远千里去新疆拾棉花?不是为了促进民族团结,也不是为了谈情说爱,更不是为了游山玩水,只为了俩字——挣钱!

其实,挣钱就是个说法,这个说法背后隐藏的是大家对好日子的向往,谁不想日子过得好,谁不想活得体面?这出戏不是教人挣钱的诀窍和门道,不是发财致富的教科书。我们不过是借说挣钱而言它。它是什么?是言情说道。

3.先说言情。

为了拾棉花挣钱她们才成群结队,队里有母女姑嫂亲戚邻居同学好友,也有昔日的冤家今天的恩人,言亲情乡情自然必不可少。大家一起干活一起挣钱,一来二往来来往往才有了相知相容的民族和睦与团结。

根本还是干活挣钱,干活挣钱是纲,纲举目张,只有抓住这个纲,一切才能顺理成章。

4.再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

我要说的道不是旁门左道,更不是歪门邪道,而是安身立命的大道。

如果说挣不挣钱矛盾的焦点是利,那么,怎么挣钱的矛盾核心就是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利是诚实劳动所得,还是不劳而获和少劳多获?是正道所取,还是歪门邪道所窃?天道酬勤,还是异想天开?

5.小题大做

一群女人去新疆摘棉花,日复一日早出晚归单调无趣,辛苦三个月点了工钱各自回家。好像没发生过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大多数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可是,如果我们要走进每个人物真实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就会发现风平浪静的生活下,其实波涛汹涌翻江倒海。若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看,每个小事都是大事,每个细节都是情节。如果,将摘棉花的女人放进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社会大背景,你就会发现这一幕是如何让你震撼的景观。

陈胜利和陈丰收(花开时节总导演陈胜利)(3)

6.笑里含泪

当你走进一望无际的棉田,看到的不是摘花女人们的愁眉苦脸,而是黑红脸上的笑容,听到的不是哀怨诉苦,而是她们叽叽喳喳的笑声,比身子还高的大棉包没有压垮她们,手机里的歌声依旧在棉田飘荡。那一刻我便意识到了自己的伪善和可笑。因此,我不想以怨妇诉苦的腔调讲述她们的故事,也不想满怀悲悯可怜作假。因为她们不需要可怜,需要的是温暖和尊重,生活虽然艰辛,但她们并不怨天尤人,干活吃饭不偷不骗,钱挣得干净,人活得硬气,为什么要别人可怜!

看到拾棉花的女人,我就想到母亲和母亲的母亲。

我是母亲和姥姥一手拉扯大的。记得当年父亲去了干校,家里全靠两个女人支撑。为了贴补家用和让孩子体面的上学,母亲下班后又去给牛奶厂打青草,双手裂着流血的口子用胶布一缠拉起车子就走,从来没听见她的抱怨。老人去世多年,这一幕依旧刻骨铭心。记得母亲病危我在床边守孝时眼含热泪说起这段往事,而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笑。仿佛这件事没有发生过,或者发生过也不值一提。怕耽误我的工作,把我叫到床边平静地说,老大,你够意思了,去忙吧,妈知足了。不想,回京第二天她老人家就永远地去了。

母亲疼我们,她不哭,我们也不哭,我想笑着把故事讲完,含着泪给大家讲个笑话。

笑里含泪,是让我们把泪水咽下,把微笑留给摘棉花的婶子大娘媳妇姐妹,一句话,留给勤劳善良的女人们,留给生养我们的母亲,和那条母亲一样的河……

2016年10月31日于北京

后记: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团队两下天山,两赴兰考,在田间地头搜集最鲜活的故事,甚至在新疆拍摄间隙,还在连夜不断修改完善剧本。2019年7月11日,电视剧《花开时节》在央视八套黄金时间首播,而过去三年里的艰辛也已经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艺术永远是有遗憾的,但对于那片土地上勤劳善良的女人们,我只能说尽力了。

2019年7月10日于北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