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

2020年12月14日,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金华初雪已至,前后断断续续读了一年之久的《小妇人》终于尽收脑中。讲实话,全书四十七章,每读完一章我都会萌生出为其撰文的冲动,虽谈不上言语多么精妙、立意多么高深,但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谁又能阻挡这股热忱呢?在看完书面版后,我又重温了一遍2019年上映的新版《小妇人》和 1994年版的《小妇人》,为的就是能够使内容尽可能翔实地向我的读者安利这部流芳百年的世界名著,与我一同受启。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1)

完结撒花!

今 生

1868年 美国 马萨诸塞州

在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夫人受到出版商的邀请之前,市面上并没有太多描写女性生活的书籍,更没有多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敏锐的出版商发现了商机,而奥尔科特夫人也正有此意——她本人正是一位平权主义者。于是欣然接受了出版商的提议,写一部关于“女孩子生活的书”。由此,美国乃至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题材IP《小妇人》应运而生了。

“最好的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我相信奥尔科特夫人同样将其奉若真理,于是她以自己的早期生活为蓝本,将自己的三个姐妹连同家人搬进虚拟世界,构建了《小妇人》中的主要角色架构——马奇家的“四朵金花”——梅格、乔、贝丝和艾米(按年龄顺序),其中的乔便是奥尔科特夫人自己的化身,因此也理所应当地将更多的笔墨倾注于塑造乔的形象。

于是在《小妇人》中便有了以下的桥段:主角乔(Jo)(可以理解为奥尔科特夫人自己)要跟出版社老板商讨她的初稿作品,嘴边挂着“我要主宰自己人生”的她,经常回想起这个吵闹而温暖的家:端庄美丽渴望爱情的梅格(Meg)、性格内敛细心善良的贝丝(Beth)、活泼开朗热爱艺术的艾米(Amy)和看似反叛却很有主见的自己。迥然不同的四姊妹,她们在南北战争期间经历战乱、家庭、爱情的剧变,仍能在互相理解和支持下,勇于想像独自的人生。对她们来说,成长也许就是努力活得有想法、有灵魂,成为最令自己骄傲的样子

以四姐妹的情感发展为主线,以母亲、劳里等角色为辅线的叙事模式非常易于读者接受与理解。全书上下充斥着女性主义色彩——这在当时颇具冒险精神,这样一部充满女性主义色彩的作品,到底会收到什么样的评价呢?奥尔科特夫人期待着读者们的答复。

如其所愿,初版《小妇人》一经上市便“蹿火”了,由于热度过高,读者们迫切地想要知道马奇家四位姐妹的后续故事,奥尔科特夫人又创作了二十余章,才组成了现在的《小妇人》。

在后来的百余年中,《小妇人》逐渐成长为一个经典IP,以其为蓝本创作的舞台剧、电影更是让其走向了世界。

电影版《小妇人》大概每二十年就会翻拍一次,因此市面上能找到的版本相当之多,公认比较经典的版本是1933年版和1994年版,以及刚刚在奥斯卡荣获六项提名的2019年版《小妇人》。

这部小说以家庭生活写对象,以家庭成员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奇一家的天伦之爱。马奇家的四姐妹中,无论是为了爱情甘于贫困的海格,还是通过自己奋斗成为作家的乔,以及坦然面对死亡的贝思和以扶弱为己任的艾米,虽然她们的理想和命运都不尽相同,但是她们都具有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描写了她们对家庭的眷恋;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

所有时代的所有少女成长过程中所要面对的经历的,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初恋的甜蜜和烦恼,感情与理智的,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贫穷与富有的矛盾。

《小妇人》故事情节简单真实,却感人至深,问世一百多年以来,多次被搬上银幕,并被译成各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名作。书中描写的种种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都曾经、正在并将要发生在每一个少女走向成熟的过程之中;书中提倡善良、忠诚、无私、慷慨、尊严、宽容、坚韧、勇敢、亦是人类永远尊崇和追求的美德和信仰。所有这些,赋予这本书超越时代和国度的生命力,这也正是她成为不朽的典的魅力和原因所在。

《 小 人 》

2019年版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2)

要知道,执导这样一个著名IP电影绝非易事——不仅有先前众多优秀版本供挑剔的观众比较,更有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对电影提出的新的要求。再三思忖后,导演格蕾塔·葛韦格选择接受执导,她本人也是《小妇人》原著的忠实读者,能够执导《小妇人》也算是一圆她儿时的梦想。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3)

导演 格蕾塔·葛韦格 《伯德小姐》《小妇人》

而格蕾塔·葛韦格在转型成为导演前曾作为一名女演员出演过许多作品,这段演员生涯为其之后导演之路铺平了道路。她的作品总是充斥着浓重的女性主义与平权主义色彩。曾以一部初出茅庐之作《伯德小姐》叫板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次凭借《小妇人》再次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放异彩。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4)

2019年版《小妇人》的阵容我直呼好家伙,艾玛·沃森、西尔莎·罗南、提莫西·查拉梅、梅丽尔·斯特里普……或是冉冉升起的新星,或是荣誉等身的影后,群星荟萃。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5)

艾玛·沃森 《哈利波特》系列、《美女与野兽》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6)

艾尔莎·罗南 《伯爵小姐》《布达佩斯大饭店》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7)

“甜茶”提莫西·查拉梅 《星际穿越》《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8)

梅丽尔·斯特里普 《穿普拉达的女王》《法国中尉的女人》《克莱默夫妇》

非线性叙事

原著中,马奇家四姐妹悲欢离合的故事是按照时空正向时序推进的,结构严谨,一丝不苟。而新版《小妇人》则大胆打破了这一规则,采用了非线性叙事,以精妙的镜头语言阐述文学作品的复杂性,穿越时空的人物对话将四个女孩子的成长轨迹一点一点地拼接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但这样做无疑也抬高了欣赏门槛:对于不熟悉原著的观众,可能直至电影完结也没能认清其中的角色人物。然而,这一创作手法的革新也让其与通俗平庸的商业电影大大区别开来。《小妇人》原著的一大精神内核即“时间流淌下的不同人生感悟”,非线性叙事刚好契合这种内核,使其更具艺术性。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9)

服化道与画面

然而,新版《小妇人》最为出彩的地方还是数画面处理与服化道的设计。

电影通篇采用了两种色调——冷色调暗示现实,暖色调暗示回忆,当现实与回忆尽头交织的那一刻,色调则中和起来。此外,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是如油画般质感的美国乡村田园风光,服装和道具的设计别出心裁而让人赏心悦目。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10)

当然,这也不单单是为了“好看”,导演也给每个女孩子设计了主色调——浪漫的淡紫色对应着梅格的闲适淡雅,热情奔放的火红色映射出乔的活泼,柔和的粉色暗示贝丝的恬静乖巧,而清新的蓝色则属于独立的艾米。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11)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12)

交替出现的两种色调

1994年版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13)

这一版本的导演与演员们对于我而言相对陌生,相对熟悉的可能只有薇诺娜·瑞德,在1993年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纯真年代》中曾有过耀眼的表现。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14)

薇诺娜·瑞德

以及..她是德普的前女友。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15)

约翰逊·德普 x 薇诺娜·瑞德

此外,两人也曾一齐奉上过《剪刀手爱德华》。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16)

《剪刀手爱德华》剧照

自四姐妹从小火炉边聚会嬉闹,到各自找到自己的归宿,中间经历了太多的感动和曲折。

相较于其他版本,这一版最大特点即“全面”——将马奇家四姐妹的情感路径一一刻画,并作了适当的改编,使其更易于被没读过原著的观众们接受。按照传统正向时间线叙事,从童年到成年,四姐妹的成长路径清晰可见,或许不少观众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个人认为94版《小妇人》的角色形象与剧情发展更为忠于原著,不仅仅是因为这一版本与原著保持了同一时序叙述故事,更因为影片那种朦朦胧胧的颗粒感凸显的年代感让人着迷。

女性主义

与新版相比,这一版本的《小妇人》更加凸显原著中的女性主义色彩。

我现在比较抵触那些一味宣扬大女权思想的影片,似乎让女主死死抱着一个信念从头走到尾,极端地排斥除此以外的生活方式就是追求男女平权的胜利。我想起鲁迅先生那篇讨论“娜拉走后会怎样”的文章——成功反抗后的娜拉,以其自由意志应该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虽然将这个比较放在这里不太合适,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在激越的情绪平复下来之后,想想后来的生活怎么过。反抗总是容易,后续的人生之路才难。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17)

艾米(Amy)乔(Jo)贝丝(Beth)梅格(Meg) (自左至右)

最终的胜利不是反抗行为的完成,不是极左地坚持贯彻自己当初的信念,因为环境和身边出现的人都会变化,真正的胜利是获得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就算当初为了自己理想立志不嫁人的少女,后来遇到志向相投的意中人而改变不嫁人的初衷也不应受到质疑,只要她每个选择都出于自己内心。

《小妇人》里的二女儿乔·马奇(Jo March)的志向是成为一名作家,她不愿结婚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她认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婚姻(俺也一样),尽管她与年少时的玩伴劳里情谊再好也拒绝了他的求婚。乔后来离家去了纽约,遇到了能够照亮自己才华的人才考虑婚姻的事。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18)

乔的大姐梅格,温柔娴淑,她不拒绝婚姻。当与劳里的家庭教师约翰·布鲁克相爱后,她不在乎他的贫寒家境,甘愿和丈夫同甘共苦。这是梅格的选择,她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贫苦,但充满幸福。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19)

约翰·布鲁克 x 梅格·马奇

小女儿艾米从小就举止浮夸、爱出风头,她毫不讳言今后要嫁入豪门,虽然也像乔一样有着自己的特长,但为了婚姻生活她可以不惜放弃。艾米一度虚荣,但她也格外真诚秉持着自己内心的原则,说嫁人就嫁人,说放弃绘画就放弃绘画,干脆利落的态度叫人佩服。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20)

艾米·马奇(Amy·March)

乖巧的三女儿贝丝是最令人心疼的角色,存在感一直不强的她似乎一直被姐妹们的光环笼罩着。当四姐妹一起分享自己的梦想时,她表示只想一辈子呆在妈妈身边。她永远围着围裙做家务,怯懦地爱着钢琴。因为照顾邻居家的孩子而得了猩红热,经过几年的调养最终还是死去了。她似乎没有为自己的生命做过什么,或许是还来不及,但她存在的意义让我们看见了他们一家人的爱,在这个父亲缺席的家庭中,母亲马其太太以自己的独立坚强给了所有的女儿温暖和力量。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21)

乔·马奇 x 贝丝·马奇

我特别敬佩马其太太,世间多有坚韧的母亲,但对孩子们健康心理和独立品行的塑造还来自于母亲的言传身教。她就是女儿们的榜样——遵循内心原则做事,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并承担结果。她从来不给女儿们灌输性别在人生选择上的影响,所以Jo在游戏里喜欢扮演男性角色,她的女孩们可以像男孩一样在院子里无所顾忌地尖叫着打雪仗。马其太太的理念影响了她的孩子们的一生。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22)

马奇太太(Mrs.March)

可以自由选择才是男女性别平权的胜利。不是极端地一以贯之一成不变的行为来以示决心——说不嫁就不嫁,谁嫁了谁就背叛了当时的初衷;也不是一味轻贱婚姻,把所有向往婚姻生活的女性们视为没有志向或甘愿放弃自我的人。一个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做好自己所选择的事,而这正是成功争取男女平权后的结果。

后 记

1、关于狄更斯

奥尔科特夫人曾撰文介绍对她影响较大的作家,如查尔斯·狄更斯、沃尔特·司各特和夏洛蒂·勃朗特,还有爱默生和霍桑。他们都是奥尔科特的父亲阿莫士·奥尔科特(Amos Bronson Alcott)在超验主义俱乐部的朋友,指导过作家的写作。

不管是原著还是后来以各类艺术形式出现的《小妇人》,都少不了这位大作家的影子。

2、宗教

原著中宗教色彩浓重,比如每次正餐前的祷告,比如多次出现的《天堂之路》。或许是处于时代的需要,在后世的改编中,宗教元素逐渐被剔除,但仍觅得到端倪。

3、战争

原著以美国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为背景,但很少出现关于战争的元素,只有在提到马奇一家的主人——自愿参战的马奇先生时才有所涉及。

4、不同的爱

在小说后半段,劳里鼓起勇气表达了对乔的爱意,被拒绝后愤然出走欧洲,旅途中与乔的妹妹艾米互生情愫,最终结婚。

正如劳里归来后对乔所说的一样,他对乔和艾米的爱是不同的:对劳里而言,与乔的感情早已超脱于爱情,化为一种更为牢不可破的羁绊;而艾米也不是乔的替代品,她自己本人是小说中除了乔之外最为独立的女性,因此她也十分清楚这点,如若有人将自己视为一个姐姐替代品,我想艾米断然也不会接受。

5、殇

劳里的爷爷劳伦斯先生的原本有一位小女儿,但不幸早夭,家中的那架钢琴空置了许久没人问津。当他看到与自己小女儿去世时年纪相仿的贝丝时,心生怜爱,后来也将钢琴送给了贝丝,并送上祝福“它早该属于你了,她一直属于你。”劳伦斯先生一定是把贝丝当做了自己另一个早夭的小女儿的化身。而这似乎也在暗示着贝丝最后走向天堂的结局。

劳伦斯先生坐在楼梯上,静静欣赏着贝丝的独奏,这是全剧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

维持爱和自由的初心(不负爱与自由致敬值得永恒的小妇人)(23)

6、戏中戏

原著中有一段“戏中戏”的架构——在贝丝去世后,乔在阁楼上收拾着贝丝的遗物,旁边整齐地放着四个小箱子,上面是四姐妹的名字:梅格(Meg)、乔(Jo)、贝丝(Beth)和艾米(Amy),里面是她们各自童年时的玩物。

触景生情的乔不禁将其化为写作的灵感,以四位女孩为原型创作了一本叫做《小妇人》(Little Women)的小说并大卖,这正是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夫人本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