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是极为重要的一场战役。

其火力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

在上甘岭坑道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女兵,为我军战斗作出极大贡献。

26年后早已转业的女兵,因工作去往美国。

在餐馆就餐时,发现一个美国男人总是盯着自己看。

之后这个美国男人,更是上前和女兵攀谈起来,

原来这个男人,曾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名美国俘虏,男人直言是女兵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为何战俘会对女兵有如此深刻的影响,这位女兵在那场著名战役中又有哪些精彩表现?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1)

出生世家,心怀大义

这位女兵名叫刘禄曾,1928年出生于上海。

刘家是书香世家,她的爷爷刘秉章曾经是晚清官员,父亲则在留学归来后,在上海担任银行主管。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刘禄曾自小的生活自然是优越的,也接受了最好的教育。

刘禄曾没有世家子女的骄纵,从小就十分勤奋好学,成绩方面从来不用父母操心。

后来,更是凭借自身的努力和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东吴大学法学院。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2)

刘禄曾作为一名热血女青年,自然也想加入到建设祖国的队伍中。

作为东吴大学法学院高材生的她,想要放下手中笔杆子,加入到解放军文工团中去。

但是刘禄曾优越的家庭,却给她带来了困扰。

最终因为成分问题,她无法加入文工团,只能将拳拳爱国之心藏于心中。

1950年国家正在建立之初,美军出现在朝鲜战场上。

眼看着战火就要燃烧到我国国土鸭绿江。

为了维护我国国土,我国的志愿军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那时新中国才成立一年,此前又经历多年的战斗,战斗力应该是不如美国的。

但志愿军在主席的领导下,秉承了解放军的英勇,在战场上大杀四方。

敌军在志愿军英勇作战下,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军,朝鲜战场的局势被志愿军彻底扭转过来。

随着一场场胜利,志愿军缴获了不少战利品,还抓获了来自美国的联合国军俘虏。

面对这些战利品和俘虏,英勇的战士们也犯了难。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3)

因为不会英语,志愿军无法了解到战利品上的英文是何意思,也无法与俘虏进行交流。

为了能和这些俘虏交流,知晓敌军接下来的动向,我军便开始在国内招募会英语的人才,来充当翻译员。

刘禄曾有着优秀的英语基础,又有一颗爱国之心,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了报名。

这一次刘禄曾成功入选了,她收拾行囊,跟着大部队踏上了前往战场的路。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夜间的鸭绿江边寒风萧瑟,江风一吹,人都冻得站不稳。

刘禄曾看着眼前仿佛能吞噬一切的江水,耳边凛冽的江风吹过,内心却热血沸腾。

待刘禄曾和大部队跨过鸭绿江到达战场后,才亲眼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4)

这片土地上疮痍满目,空气中硝烟弥漫,战士们负伤累累。

这里的居住环境也十分简陋,刘禄曾和同伴只能睡到防空洞里。

防空洞中只铺着一层稻草,在寒冷的天气中,根本无法抵御严寒。

刘禄曾等人只将所有的厚衣服都穿上睡觉,可也经常会在下半夜被冻醒。

战场上炮弹轰鸣,枪林弹雨,飞机不断飞行轰炸。

一个炮弹丢下来往往是死伤无数,血肉模糊。

纵使早有心理准备,刘禄曾见到这些场面时,还是被吓得说不出话来。

她从小锦衣玉食,一路都顺风顺水,哪里见过眼前这种的惨烈情况。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5)

随军出征,不畏艰难

战场上战事瞬息万变,刘禄曾和士兵们奉命朝“三八线”行去。

士兵们背上米袋、水壶、随身行李在寒风中砥砺前行。

有时候找不到河流补充水分,抓起白雪往嘴里塞解渴。

为了节省粮食经常几天才吃一次大米饭。

在大部队前进途中,天空上方经常会有敌军的飞机巡视。

战士们为了不被发现,往往隔开五六米的距离。

刘禄曾作为女同胞,体力自然差一点,战士们主动要求帮她背行李却被她拒绝。

既然选择了上战场,就要和战士们共同进退。

但是长时间的徒步前进,还是大大消耗了刘禄曾的体力。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6)

战士们只能先用她的米袋子中的米,以此来减轻女同志的负担。

但刘禄曾还是觉得不堪重负,她只得开始精简行李,陆续将一些用不上的丢了出去。

最后还丢掉了最心爱的毛衣,那是妈妈特地给她买的进口毛衣,想家的时候她就会抱着睡觉。

没日没夜地前进,刘禄曾的脚底都磨出了水泡,只能将水泡挑破了继续前进。

这一路上刘禄曾没有曾经的大小姐做派,不怕苦不怕累,成为一名坚毅果敢的女战士。

有一次集体休整的时候,刘禄曾在路边的小山坡掩体里待命。

刚闭上眼睛的她,突然感觉有东西从手上爬过,那感觉黏黏腻腻很不舒服。

睁眼发现竟是一只白壁虎从眼前爬过,吓得她一夜都没睡好。

这段特殊的经历,给刘禄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国后的她遇上再大的事,感觉和行军经历一比都不算什么了。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7)

刘禄曾在朝鲜战场主要负责翻译,她被分在了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敌工部。

当战士们打了胜仗缴获了军事用品后,就由她来翻译上面的英文。

虽然她的英文不错,但是对于晦涩难懂的军事用语还是一知半解。

她常常挑灯夜读,一边翻阅资料学习一边翻译,只为不耽误部队作战计划。

除了翻译军事用品上的英语,她还要接触前方输送来的俘虏。

由她来和这些俘虏沟通讲解,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

这些俘虏大多都是美国人,刘禄曾一开始还好好和他们交流,换来却是俘虏的嗤之以鼻。

这些人即使身为俘虏却还是趾高气昂的样子,在他们看来我们国家落后,根本不可能赢得这场战役。

志愿军一向优待俘虏,自然也不可能用刑讯手段对待他们,刘禄曾在翻译之余,还负责瓦解这些俘虏的心理防线。

她制定了不同的手段,用来针对性格迥异的俘虏。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8)

面对胆小怕事的美国士兵,刘禄曾化身为知心大姐姐。

循循善诱问道:“为何要放着好日子不过,来到战场上送死。”

“你也有家人有牵挂,为什么要来破坏别人的家园。”

士兵本就十分思想家乡,听到这些话语一下就 被击中了软肋。

哭哭啼啼一番后就交待了知道的一切。

面对那些自视甚高的美国士兵,她也不白费口舌。

只是吩咐将美国士兵,和南朝鲜的俘虏关在一起。

这样关上一天,第二天美国士兵就开口说话了。

他请求不要将自己和南朝鲜的俘虏关在一起,愿意将所知道的都说出来。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9)

在面对这些俘虏时,刘禄曾从来都是游刃有余,但在面对一个俘虏时,难得地发起了火。

那是一名叫博纳特的美国士兵,在刘禄曾问道他为何上战场时,这位士兵表现得不屑一顾。

博纳特坦然承认自己是在美国偷窃车辆犯了罪。

美国承诺只要他上战场,便可抵消犯下的罪,不用再坐牢。

刘禄曾被他这番话气得够呛,一向和善的她大声呵斥道:“你为了抵消在美国犯下的小罪,居然选择来战场上杀人?”

“来朝鲜屠杀人民是重罪,你将会受到严重的审判。”

博纳特看着眼前的人,明明是一名女子,说出来的话却令他感到震耳发聩。

他收起了自己不屑的态度,开始老老实实配合问话。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10)

在后期战俘被转移时,博纳特突然发起了高烧。

战场上环境那么恶劣,无法及时得到治疗,何况他此时还是个阶下囚呢。

他第一次后悔来到战场,对曾经犯下的罪孽懊悔不已,昏迷中嘴里都念念有词。

刘禄曾看到后立刻向上级禀报,本着优待战俘的原则,找来了军医为他治疗。

在军医及时治疗下,博纳特终于从昏迷中醒来,只是高烧退去后身体仍然虚弱。

刘禄曾为此特地向领导申请了让他随车转移,不用再在极寒天气下颠簸劳累。

博纳特被志愿军的善良深深打动,战争结束后还始终惦记着这位善良的女战士。

这位女战士曾经对他的教导,也点醒了浑噩度日的他,影响了他的下半生。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11)

战地黄莺,“四面楚歌”冲击敌军

1952年10月,朝鲜战场上最为重要的“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

苦战两个月后,眼看着就要到了美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

我军决定派出会英语的战士,在阵前用喊话,摧毁敌军士兵的心理防线。

得知这个消息后,刘禄曾主动要求由她来担任此次喊话。

她表示长期面对俘虏,已经洞悉各色各样人士的心理。

虽然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但是前线的子弹炮火不长眼,稍有不慎她就会在战斗中牺牲。

对此刘禄曾毫无惧色,她和几名战士全副武装,前往上甘岭战役的坑道中。

她身上背着十几斤的行李疾行,不时还要躲避炮弹。

有一颗炸弹甚至爆炸在刘禄曾躲避的战壕十几米处,那里被炸出了一个巨坑

要是刘禄曾的脚步慢一点,此刻她就已经魂断朝鲜了。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12)

刘禄曾等人一刻也不敢耽搁,炮火轰鸣声不绝于耳,他们顶着炮火一路前行,终于到达了上甘岭坑道。

当看到前来的人员中,竟有一位女战士时,坑道里的战士都惊呆了。

他们难以想象面前的女子,是如何从炮火中突围来到这里。

上甘岭坑道距离敌营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作为上甘岭坑道中的唯一女兵,刘禄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寂静深夜,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广播。

里面早已提前录好《平安夜》《欢乐颂》《友谊天长地久》等歌曲。

这些基本上都是圣诞相关的歌曲,在冰天雪地中随着寒风吹向了敌营。

敌营中意志力较为薄弱的士兵听了后,内心是一片凄风苦雨。

本该阖家团圆的节日,他们却在战场上厮杀流血,多想回到温暖的家中,和家人一起烤火吃火鸡。

待到歌曲放的差不多了,刘禄曾用流利的英语声情并茂喊话:“不要为非正义的侵略牺牲性命,你们的家人还在家里等着你们过圣诞。”

“四面楚歌”的攻势下,美军士气大大下降。

志愿军抓住机会立马展开了攻势,在上甘岭战役中频频制胜。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13)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刘禄曾终于和志愿军大部队回到了家乡,她转业后在南京从事职员工作。

但在后续的岁月中,因为其家庭成分问题,度过了很艰难的一段时光。

直到1978年,因为出色的英语能力,才被重用从事国外的旅游工作。

从事旅游工作一年后,刘禄曾被邀请到美国进行访问。

在访问完毕进行用餐时,她注意到一位年龄相仿的男子,一直在打量自己。

正当刘禄曾感到疑惑的时候,男子主动上前问道:“请问您是否上过朝鲜战场”

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男子面上露出了喜色,说出自己的名字,问她是否还记得自己。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14)

原来这位男子,正是当年的美国俘虏博纳特,当年他为了抵刑期而上了朝鲜战场。

在上战场前从前他偷鸡摸狗不务正业,根本不懂生命的意义。

等到被刘禄曾的一席话惊醒,他才知道开始对生命有了尊重。

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美国,一改往日的偷鸡摸狗,开始了凭借自己的努力生活。

经过了多年的奋斗,他从曾经的躲避刑罚的窃贼,成为了一家餐馆的老板。

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忘记刘禄曾。

刘禄曾仿佛是他的指路明灯,在黑夜中指引他的方向。

没想到博纳特最终能在美国见到这位引路人,两人谈起了从前那段经历,都是感慨万千。

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穿越封锁线(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15)

刘禄曾作为一名女子,为了和平在战场上劳碌奔波,最终换来了和平。

面对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后辈一定要珍惜,更不要忘记那些为了和平牺牲的先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