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第14课讲解(一起学习诗经吧)

继续学习《诗经》第29天。

《日月》是《诗经》《国风》第三节中《邶风》的第4篇,《日月》是一位弃妇申诉怨愤的诗。

【题解及原文】一位妇女怨恨丈夫遗弃自己。

诗经第14课讲解(一起学习诗经吧)(1)

【注释】

⑴居、诸:语尾助词。

⑵乃:可是。之人:这个人,指她的丈夫。

⑶逝: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古处:一说旧处,和原来一样相处;一说姑处。

⑷胡:何,怎么。定:止。指心定、心安。

⑸宁:一说乃,曾;一说岂,竟然,难道。我顾:顾我。顾,念。

一直以来,情感与日月一样永恒,终是让人心心念念地牵肝扯肠。

这是一首弃妇申诉怨愤的诗。《毛诗序》说:“《日月》,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难,伤己不见答于先君,以至困穷之诗也。”

朱熹《诗集传》说:“庄姜不见答于庄公,故呼日月而诉之。言日月之照临下土久矣,今乃有如是之人,而不以古道相处,是其心志回惑,亦何能有定哉?”都说此诗作于卫庄姜被庄公遗弃后,以此诗作者为卫庄姜,所指责的男子为卫庄公。

而鲁诗则认为是卫宣公夫人宣姜为让自己的儿子寿继位而欲杀太子伋,寿为救伋,亦死,后人伤之,为作此诗。

今人一般认为这是弃妇怨丈夫变心的诗。

诗经第14课讲解(一起学习诗经吧)(2)

孔子说,诗三百,哀而不怨。真是有道理,《日月》就是典型的一首哀而不怨的诗,它也是一首孤独的诗,自我梳理的诗。

诗经第14课讲解(一起学习诗经吧)(3)

三千年前的《诗经》里长满了各式各样的植物,开满了千姿百态的奇花和动物。

诗经第14课讲解(一起学习诗经吧)(4)

一起学习《诗经》吧!

PS:本文配图和音频MP3来自网路,感谢原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