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风采海报(全国首组检察官公益海报诞生记)

检察风采海报(全国首组检察官公益海报诞生记)(1)

□ 本报记者 尹 丽 马 超

□ 本报通讯员 张安娜

“这是演员剧照吧!”

在江苏苏州轨道交通桐泾北路地铁站5号出口,通道两旁一组特别的海报引来不少行人注目。

海报上,主角是身着挺括制服、气场强大的检察官,背景则多为法庭、审讯室、看守所等司法工作场所,氛围庄严肃穆。再配上精练到位的标语,整体效果更富有视觉冲击力,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过,这些海报并非某部电影或电视剧的演员剧照,而是由苏州市检察院新媒体中心原创的检察官公益海报,也是全国首组检察官公益海报。海报上的检察官,均由干警真人出镜,全面展示了检察机关基本职能和队伍风貌,有效提升了检察官形象,也增强了检察干警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

这组开创先河的形象海报是如何诞生的?近日,《法制日报》记者探寻到了海报背后的故事。

形象从古板到“酷炫”

“韩国、新加坡等国检察机关以及香港廉政公署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公共关系建设。比如,韩国曾聘请明星为检察代言,香港廉政公署经常参与相关宣传片的拍摄。”江苏省苏州市检察院宣传处副处长李跃介绍。

“这是《朗朗和检察官》里的李东健、《检察官公主》里的金素妍、《全民目击》里的郭富城、《律政英雄》里的木村拓哉……”2015年夏季的一天,苏州市检察院七楼东侧新媒体中心内,一个小型演示会正在进行。宣传处干警黄晓梦拿着演示笔,逐一介绍国内外影视剧中的检察官形象。

“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形象更好?”检察院宣传处处长朱家春也是新媒体中心负责人。会前,他给黄晓梦的任务是搜集海报拍摄的参考模板。

这次会议,始于微博上对某地公安宣传海报的热议。公安民警们在镜头下展现出明星般的质感,工作场景的艺术化体现增强了渲染力,令观者振奋、感动。正为创新检察官形象宣传方式苦恼的朱家春很受触动:“为什么我们检察官的公众形象总是不够生动、比较保守呢?”

朱家春建了一个微信群,命名为新媒体智囊团。群里有各院的新媒体达人、活跃分子、文艺爱好者。他在群里做了一个摸底——“我们打算筹拍检察官海报,大家讲讲理想中的检察官形象。”

“颜值高,不神秘,够自信!”

“司法工作在画面上不好体现,冲击力和职业特征都要兼顾。”

“时尚时尚最时尚!古板好多年,酷炫没看见。还没听说哪里有检察海报呢,必火啊。”

“通过工作场景展现检察职能,也能起到普法作用。”

原来,大家都对检察官形象有自己的看法,而“时尚”“酷炫”也成了新期待。

这样的创意能得到领导和其他同事的认可吗?朱家春有些担心。确实,有人对类似海报发出过不同声音:“耗时耗力耗费金钱,意义大吗?”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经得起多大的质疑,也能经得起多大的赞美!”时任苏州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凌永兴非常支持,这让朱家春下决心不仅要把海报拍成,而且要拍成“大片”。

结合干警的意见,综合宣传检察职能、展现苏州检察风貌这两点目的,新媒体中心决定,这组海报要由干警真人演绎、还原各业务条线最典型场景。另外,还要将全市两级检察院中表现突出的业务能手进行集体群像式展出,以代表苏州检察机关。最压轴的一张,则要呈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苏州检察官。

临时剧组三天完工

达成一致意见后,第一步是海选演员。“我们希望画面能够呈现出‘老中青’三代检察官形象,画面丰满、有时代感,当然也要考虑男女比例。”作为“选角导演”的黄晓梦回忆,“一经动员,没想到各院推荐了总共近50人。”

接下来要解决场地问题。得知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濂溪文化工作室为拍摄检察制服写真,特地整理出一间简单的影棚,黄晓梦立即联系:“可以合作拍摄么?”双方就拍摄方案一拍即合——姑苏检察院负责联系所有拍摄现场,并对出镜人员安排和后勤保障提供协助。

因为预算有限,一切从简。但考虑到成片质量,摄影师和化妆师也不能少。经过反复摸底了解,最终选定了专业摄影师王波。王波对检察工作也颇感兴趣,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很多拍摄意见。

为最大限度减少拍摄成本,剧组将拍摄计划分为两部分,规定在前两天内完成全部先进人物拍摄计划,最后一天完成全部职能场景拍摄。为了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有工作人员从家里背来了挂烫机,为大家熨平制服上的褶皱。

平时习惯了素颜的检察官们一上妆,神采焕发。很多男检察官是第一次化妆,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还颇有些不习惯。在摄影师的引导下,检察官们很快找到了镜头感……

生动呈现职能场景

两个月后,呈现在地铁站的10张海报画面感极强,八个主要业务职能场景的生动呈现成为亮点。

其实,在拍摄阶段,对于如何展现检察职能,大家有过商量。公诉对应法庭、侦查监督对应提审、刑事执行检察对应看守所、反贪反渎对应办案工作区,预防职务犯罪对应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但是,控告申诉和民事行政检察对应什么场景比较合适呢?

接访是控告申诉的重要工作,姑苏检察院建设有集所有对外窗口于一体的“为民服务中心”,窗格、古井、绿竹等苏州元素齐全,迎门就能见到服务群众规范用语。“服务二字,是接访的最贴切体现。”朱家春说。出镜的检察官是控申处副处长华玲,平时因为贴心化解矛盾,得到了许多赞赏。拍摄时,已经天黑,读小学的儿子来等妈妈华玲下班。看着化了妆的华玲,孩子直呼:“都认不出我妈妈了!”

而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如何体现呢?在窗口接待不服民事判决的当事人申诉,受案后办理是最常规的工作内容,但画面感不佳。“你们不是有护城墙行动么?”李跃这句话启发了大家。原来,姑苏区检察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建院时就开展了一系列古城墙保护调查。拍摄前夕,因连日暴雨,已有2500年历史的盘门城墙出现坍塌,检察官们前去调研,调研报告还获得了市委书记批示。“这个题材好,画面也美,且有苏州特色。”大家强烈赞同,一行人直奔城墙而去。

检察公关跟上时代

到后期制作环节,苏州的地标——东方之门,被选为人物海报的背景。反渎职侵权主题海报的背景,则是火势在工厂蔓延,寓意“渎职犯罪有如烈火般值得警惕”。每张照片上,还贴有“苏州检察发布”微信公告的二维码。

每张海报的文案也是精心设计的。从“公平正义,有你有我”到“让法治成为苏州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了检察格局;从“倷好,我们为您一站式服务”到“廉洁苏州,我们共努力”,体现了城市情感……整个讨论过程中,一众人“反复推敲琢磨”,黄晓梦说。

拍摄制作完成后的第二天,照片就在苏州检察院的官方微信平台上发布,点击量迅速破万,赢得了不少网民的赞许。张贴在地铁通道后,过往行人边走边看,在潜移默化中熟悉了检察职能。江苏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华参观后,对海报高度肯定;前来拍摄专题片的媒体人,饶有兴致地拿出手机扫码,并赞许道:“检察机关的媒体思维越来越活跃”。

“我们力争以理念出新、载体创新,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了解、支持和监督检察。”苏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君悦介绍,“要想活跃检察公共关系,应当打造具有时代性的检察形象,我们的理念也必须跟得上时代速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