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

每每到了冬日,徽州人民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一样食物,咸菜。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1)

“吃货”汪曾祺先生曾在《咸菜与文化》中说过,中国不出咸菜的地方大概不多。

这坛子里的秘密,或腌或泡或酱,封存着不可多得的新鲜味道,伴随着人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冬春两季。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2)

▲ 图/视觉中国

01

说起咸菜到底源起何时,怕是无从确切考据。但要说腌菜的确切制法,还得看1500多年前的《齐民要术》。

其中曾提到用葵菜、菘菜、芜菁、蜀芥等青菜制作“咸菹(zū)”。拣上好的青菜,放入很咸的盐水中,洗净后入瓮。再将洗菜的盐水澄清后倒入瓮中,直到盐水将菜淹没后,盖上盖子,贮存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食用了。

对比如今,腌制的手法也并无特别不同。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3)

▲ 图/视觉中国

02

虽然今日交通条件的发达以及储藏技术的进步,使得新鲜的蔬菜即使在寒冬也随处可见。但一碗自己腌制的咸菜,依旧成为了人们冬日不可或缺的“家的味道”。

可不,安若酒店的阿姨们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咸菜腌制。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4)

霜降之后,阿姨们从自己种植的菜地里割下新鲜的大青菜和芥菜,据说经过霜洗礼的蔬菜味道更佳。

咸菜用的食材并没有特定的要求,就像是一种契约,缔结者是蔬菜与盐。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5)

采摘来的蔬菜,需要晾晒几日,等待菜晒蔫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腌制。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6)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7)

首先将菜清洗干净,再撒上适量的粗盐,要用双手握住青菜来回搓揉,直到揉“透”后,放入早就洗净的陶瓷缸中,期间还要加入生姜大蒜和红辣椒,一是为了调剂味道,二是为了配色更佳。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8)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9)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10)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11)

等到所有的菜全部放入缸中后,上面需压住石头,将坛罐移至阴暗处,静静等待。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12)

随着时间的推移,密封的瓦缸里盐水和菜汁一起浸出,漫过了菜面,正好阻隔了外界空气的侵染,保证了腌菜的长久存放。

个把月后,移出瓦缸,拿掉上面的石头,捞出挤干水分,就能出缸食用了。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13)

03

出了缸的咸菜,简直就是冬日的美食C位,在徽州各户人家的餐桌上随处可见。

先是早餐的固定搭配,白粥 咸菜,一碗下肚,从内里散发出热量,在冬日里尤为舒服。“咸菜炒冬笋、咸菜肉丝……“咸菜的吃法可谓是千变万化。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14)

▲ 图/风味人间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15)

▲ 图/图虫创意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16)

在徽州,吃不完的咸菜还会被晾晒成梅干菜,出现在著名徽州小吃蟹壳黄烧饼和石头粿中。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17)

老家的咸菜简直太美味了 冬日藏在坛子里的乡愁(18)

纵使在食物选择更加丰富的今日

一碗清粥配上一口咸菜

也总能温暖人心

来源:安若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