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公司辱华(深度HM辱华的前因后果)

近日,H&M等品牌关于“停止使用新疆棉花”的声明网友集体怒了,纷纷表示“坚决抵制”。H&M如此大胆,公开挑衅泱泱大国,背后的原因被笔者发现了。

HM公司辱华(深度HM辱华的前因后果)(1)

首先先说一下造成的影响,现在曾与H&M有商务合作的艺人黄轩、宋茜先后发表声明表示与H&M已无合作关系。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下架H&M相关产品。小米、华为、vivo、腾讯等多款手机应用商店下架H&M商城App。

H&M看见事情闹大了,随后H&M发出声明称总部公告不代表其立场,最后提到他们与350多家厂商合作,言外之意是:我要是有事,跟我合作的350家厂商也不好受!

自己言论有问题,居然还拉上了厂商垫背。对此,网友并不买账,一小时内3.4万条评论吐槽不断。

对此,3月25日,新疆一商场关停HM门店要求道歉。

HM公司辱华(深度HM辱华的前因后果)(2)

眼下事情越闹越大,有网友陆续扒出和HM持相同立场的还有优衣库、耐克、阿迪等一众品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BCI的会员。

H&M借“棉花谎言”搞事情

BCI全名是TheBetter CottonInitiative,直译过来就是良好棉花发展协会,是于2009年在瑞士成立的非政府组织,倡导的是“良好棉花”。

BCI官网认为主要来自环境和社会的两大负面因素,它列出了反对低效率的灌溉技术、不当的农药使用等环境因素,以及恶劣的工作条件、雇佣童工、强迫劳动等社会因素。

表面定义是好的,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去年10月,BCI发布声明:BCI将停止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所有现场活动。

因为它认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持续存在的强迫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行为的指控”,以及“农场一级强迫劳动风险的增加,导致了无法维持的经营环境”,因此做出决定,“BCI暂停对新疆棉花的许可”。

这对我国的产业影响是很大的,毕竟棉花需要深入加工才能变现。而我国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2020年新疆种植面积占全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78.9%,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7.3%。

其实早在2019年10月,阿迪达斯、鳄鱼、Gap、耐克、ZARA,H&M,一个接一个的外国服装品牌在过去这2年里开始陆续发表声明,一边“澄清”说他们的产业链中没有来自新疆的产品,一边则强调他们“反对强制劳动”,不会允许自己的产业链里存在这样的情况。

只不过近期此事放大了才被公众所知,他们的声明很可能是为了给西方舆论一个“交代”。

因为H&M等品牌都是国外的品牌,例如H&M,是Erling Persson于1947年在瑞典创立的服饰品牌。H&M品牌来自瑞典的连锁服饰店Hennes & Mauritz(H&M)的名字,名是由“Hennes” (瑞典语中“她”的意思) 女装与“Mauritz”男装品牌合并,各取第一个字母而成“H&M”,是欧洲最大的服饰零售商,在海外有着巨大的利益,需要和海外的一些组织搞好关系。

而近些年来,一些西方势力对于中国新疆的造谣抹黑越来越甚,他们假借“棉花谎言”,实则是打压中国

3月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表示,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强制绝育”等“侵犯人权行为”,是个别别有用心的所谓学者和机构蓄意编造和散布弥天大谎,违背公理良知,中国人民强烈愤慨。

法国作家维瓦斯在其著作《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中曾经明确揭露了这些从未去过新疆的人在制造假新闻的阴谋。

今天(25日)的《新疆日报》提及,此前新疆曾多次邀请欧盟驻华使节参访,但他们以各种理由百般拖延,甚至提出无理要求。说白了就是不敢面对真正的新疆,害怕新疆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戳穿他们的谎言。

新疆库车的棉农米吉提•依米提称,前些年会请采棉工,“大家抢着来,两个月挣一万多”,现在改用机器采摘,我们收自己的棉花挣自己的钱,怎么叫“强迫劳动”呢?

可见,新疆地区从来都不存在所谓的“强制劳动”、“强制绝育”、“种族灭绝”等问题,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诸如BCI和H&M集团等品牌的所作所为,才真正是侵害新疆棉农及该棉产区发展的恶行。

就行业发展方面,笔者看来,我们是农业大国,也应该成立类似BCI的国际棉产品质量组织,破除外国一些有问题的标准,不遵守,并制定符合国内利息的标准,主导棉花品质话语权。

而在大是大非的问题方面,微博中共青团中央言辞愤慨,“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痴心妄想!”并艾特“H&M中国”官方微博。

HM公司辱华(深度HM辱华的前因后果)(3)

央广网痛斥:“H&M岂能吃中国的饭,砸中国的锅。”

确实,国家利益高于一切,H&M伤害中国的主权,在伤害给他们提供了大量利润的中国人的利益。

虽然目前H&M在北京店面还在营业,3月24日晚10点,北京市三里屯太古里的一家H&M店面,该店面外部装饰着多个醒目的红色H&M logo,仍在正常营业。

不过这次事件对H&M有着致命的影响,因为H&M本来发展就不怎么样,加上抵制,发展更加岌岌可危。

2020财年,由于疫情影响,H&M集团销售总额为1870亿瑞典克朗(含增值税),同比下降18%,而中国内地在H&M的地位从全球前五大市场一跃成为前四大市场,这一年,H&M继续关店,截至2020年财年年底,在开新店的前提下,H&M在中国内地的门店减少至445家。

截至2020年11月底的2020财年,H&M集团大幅削减了1.6万名全职员工,并关闭了58家门店。H&M集团CEO海伦娜·赫尔默森(Helena·Helmersson)公开表示,计划在2021年永久关闭250家门店。

辱华品牌,下场惨淡

再把眼光放在整个市场,发现只要是辱华的品牌最后都没好下场。

2018年11月,声称“爱中国”的D&G,在宣传视频中请了一位东方面孔的模特,用筷子吃意大利食物 ,刻意丑化东方女性,引来国人众怒。随后,D&G创办人加巴纳还在社交媒体上辱骂中国为“屎之国”,进一步加剧公众矛盾。

最终,D&G两位创始人出面道歉,但因“态度不正”再次遭到吐槽。随后多名艺人宣布和D&G解约,拒绝出席该品牌大秀。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下架D&G的产品,连卡佛百货等线下高端商场也对该品牌进行撤柜。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而且马上也要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服装消费国。据麦肯锡最新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消费超过5000亿元,占全球奢侈品市场近三分之一。

服装时尚行业专家杨大筠曾经说过:没有一个商人会拿自己的价值观或者偏见去打击自己的生意,商人的本质就是做生意。但如果对各国文化把握不准,是会遭到反噬。

人民是社会重要的力量,话语权终归在广大人民身上。对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企业“抵制新疆棉花”的相关言论,众多网友纷纷发声“国家尊严不容侵犯,中国市场只欢迎尊重我们的品牌”。

可见,中国棉花很软,中国人很硬。如今H&M赚着中国人的钱,却在背地里诋毁中国,这不仅不是正常的“待客之道”,更是像极了“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

事实上呢,即使强大如耐克,一旦触碰中国底线,也会被攻克!

代言人就是个例子,北京时间3月25日上午9点,乐华娱乐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即日起,王一博终止与NIKE品牌的一切合作。

确实,如果H&M等品牌真的想在中国长期赚钱,应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摆明诚恳的态度,品牌形象才有可能恢复一些。

毕竟中国是H&M销售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截止到2020财年, H&M集团在全球74个市场共开设5018家门店,在中国内地146个城市共拥有445家门店。

2020财报显示:H&M集团在中国内地销售总额为97.5亿瑞典克朗(约74亿元人民币),位列H&M集团全球前四大市场之一。H&M在中国市场的注册会员已突破1400万人,且该人数还在不断的增长。

我国在改革开放,欢迎外国公司进入中国,但他们要带着尊重而来。因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市场都有它们的利益和自尊,当中西意识形态冲突严重加剧的时候,跨国公司在不同市场之间回旋平衡注定会变得困难。而当消费者尊严受损,品牌自然需要买单。让那些“西方公司、也让整个西方世界更加看清中国民间的立场与情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