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写的心灵鸡汤(悦读大冰我不过是个走江湖的说书人)

大冰写的心灵鸡汤(悦读大冰我不过是个走江湖的说书人)(1)

作家简介:大冰

电视台主持人,野生作家。

百万级畅销书《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好吗好的》作者。

中国作家榜“年度畅销作家金奖”得主

新京报“年度致敬作家”

当当网“年度畅销作家”

亚马逊中国“年度作家榜华人作家”

大冰写的心灵鸡汤(悦读大冰我不过是个走江湖的说书人)(2)

图书简介:《我不》

百万级畅销书作家大冰2017年新书,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叫《我不》:十年如一日坚守藏地、为藏民基础教育尽一己之力的书店老板;亦正亦邪浪荡洒脱、散尽家财救助灾区、带重病母亲游历世界的东北浪子;木讷寡言、对绝症女友不离不弃的流浪歌手;心系31年前阵亡战友、不愿偷生于世、为古城安危置生死于度外的不死老兵……

书中的每一个有情众生,都在对命运说:我不。

作为横空出世的畅销书作家,大冰是个传奇。当下的文学圈,没有人比他的身份更跨界,没人比他的人生更多元,没人比他的故事更丰富。

他曾是山东卫视的首席主持人,在《阳光快车道》中陪伴你长大。他曾是浪荡天涯的流浪歌手,一人一鼓,十余年间,边走边唱,行遍天涯。如今,他是民谣推手,把原创民谣和民谣音乐人送上更光亮的舞台。他是科班出身的油画师,也是一个业余皮匠、业余银匠。他玩民谣、玩手鼓,是一个数度大难不死的老背包客。他在拉萨、厦门、丽江、大理、成都、重庆、西塘开酒吧,收留过数以百计的底层歌手,是资深西藏拉漂,资深滇西北游侠,不靠谱的酒吧掌柜。

2017年,大冰从地球的最南端归来,又飘到了最北端,写下了一本新江湖故事集《我不》。该书延续了大冰以往的写作风格与叙事方式,讲述的依然是真实的江湖故事。文笔犀利却不失风趣,读起来笑中带泪,却又引人思考。

作为畅销书作家,大冰被业内很多人称为传奇。《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好吗好的》,每一部作品都畅销200万册以上。面对当下知名IP改编热潮,大冰却并不急于将自己的作品影视化,大冰说,在当下,他只想把更多的故事讲给读者听,更多地向社会传达善意,他愿那些曾温暖过他的故事,也能温暖每一位读者。

我写的是普通人的传奇故事

记者:因为你众多身份标签中有“背包客”这一身份,不少人认为你是旅行文学作家,你是怎么定义你自己的?

大冰:亲生读者们都晓得,我不过一个走江湖的说书人罢了,野生作家而已。

一不是被文学圈圈养的作家,二不是都市言情励志鸡汤作家,三不是旅行文学作家——曾是背包客,但并不写背包攻略故事。有过旅行者身份,但并不写旅行文学。不想写懒得写也没必要写。

生而为人,幸而成为一个观察者和体验者,20年来,积累和见证的普通人的传奇那么多,300多人的素材库目前才写了1/6,着实没必要写旅行,写什么“在路上”。

记者:现在很多人都说“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或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你怎么看?

大冰:这个时代把旅行捧得太高,年轻人易受误导,总以为走得越远越好,于是把穷游当人生王道,认为所有的美好都在远方,于是盲目地辞职退学去流浪,没有能力只有臆想,在臆想中盲目地给自己营造个人英雄主义情怀。

从不鼓励偏执的流浪,盲目的穷游,也向来反对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一门心思的浪迹天涯,和一门心思的朝九晚五又有什么区别呢?鸡蛋从东篮子放到西篮子而已。

谁说生活不如意、学业受打击、爱情不美满、考研考不上,就必须要通过旅行或流浪这种方式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出口呢?旅行不过是生活的一个子菜单而已,和正常的吃饭、睡觉一样,是你人生必然的一个构成部分。

一切偏执而不负责任的旅行,最终除了虚空什么也得不到,不仅解决不了之前的心病,反会滋生新的疑难杂症。

综上所述,从不鼓励所谓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是拦着你不让你走,而是建议你想好了为什么走,往哪儿,怎么走,以及怎么回来。

记者:这些来年,你出了五本书,你说你不缺素材,也不写旅行文学,那么,你的书要怎么归类?

大冰:如果非要给我说的书分类,不过6类,6种不同的光:1、市井江湖的普通人传奇。2、自度度人的修身故事。3、普通人的亲情故事。4、随缘惜缘莫攀缘的缘分故事。5、平行世界多元生活的生活平衡法。6、人性向阳面的善意故事。

记者:能具体地说说吗?

大冰:我从来不写“旅途中遇到的人”“旅行中路过的地方”,我常写的是那些共同生活过许久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爱写的是那些居住过良久的,不是籍贯的家乡。

我写我盘桓过十几年的滇西北,我写我定居过的西藏。

我写新疆人因为我来生想投胎新疆,我写河南人因为看不惯有些人动不动产生地域歧视。

我写江浙人里的豪杰,写西北人中的汉子,写东北人中的孝子,写台北人中的鬼马爸爸……

写彝族苦孩子的挣扎,写天津卫穷小子的折腾,写温婉可人的福建妹子,写五毒俱全的温州女孩,写孤独成长的昆明姑娘,写生死轮回中的广西姑娘。

我写我武汉籍的姐姐,她曾是我的主持人搭档。

我写我的兄弟,写他的义和仁。

我写我的广东妹妹,写那些永不再来的旧时光。

《我不》是北极冰天雪地里结出的小善缘

记者:《我不》是你的第五本书,为什么起名叫“我不”呢?

大冰:“我不”,是一种姿态,亦是一种心态。

“我不”是一种善意坦然,也是一种善意的随缘,更是一句善意的自省。

不服,不要,不怕,不羁,不懈,不屈不挠,不破不立,不卑不亢……

自度法门八万四千,风急雨骤时,愿有缘人请观机而动,持此“我不咒”消减戾气,常存善意。

记者:你的上本书《好吗好的》是在南极写的,《我不》的写作地点有什么故事吗?

大冰:2016年,读者让我去南极写书,我酒后随口答应了,为了这个承诺,酒醒以后去了,并在那里写下了《好吗好的》。出版《好吗好的》的时候,我在书的末尾承诺,要带着一个读者去北极,并还要在那里写一本书,我也做到了。这本书就是《我不》。《我不》出生于极地北极,既是冰天雪地里结出的小善缘,也是千年寒冰水煲出的一碗江湖黄连醒心汤:善意待己、善念及人、常发善心、普结善缘。

这本书,是我和北极,也是我和亲生读者们结下的一段小善缘。

记者:这本书一共讲了十个故事,你说十个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在说“我不”?

大冰: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叫《我不》,每一个有情众生,都在对命运说:我不。

他们在无常里学会坦然,坦然中历劫着不幸,他们因不,而不同,乃至不凡。于是故事变得动人——凡人解封了神性。所以,用我编辑的话,这是一本奇书,可以用来下酒,也可以用来消戾,甚至可以用来改变某些人的一生。

记者:很多人看了你的故事,甚至想要去模仿,对此,你有什么想对读者们说的话?

大冰:《我不》中的他们的故事,永不应翻刻成你的故事。同理,我笔下的故事桥段,与你脚下的人生也无关。

自己尝试,自己选择吧,先尝试,再选择,认准方向后,一定要撑住,边撑边掌握平衡。

因为生命应该用来体验和发现,到死之前,我们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

记者:往年,你都会举行“百城百校畅聊会”,今年你有什么打算?

大冰:这些年来,我办了无数场的“百城百校畅聊会”,且并不热衷在北上广开签售会,我偏爱西南西北,也是最早去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办读者见面会的作家,因为,那里的读者极少见到活的作家。希望凭我一己之力,能够让更多边疆的读者从我开始,见到更多的作家,事实上,也的确有了大的起效和改观。当然,这些从来都是自掏路费。

另外,这三年来我连续办了近千场“百城百校免费音乐会”,2015年150场、2016年300场,而今年,即2017年,我会办500场的“免费音乐会”,和以往以一样不卖票,全部免费,谢绝一切商业赞助,依然是自掏腰包。

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只是力所能及地回馈给我的亲生读者。

(燕赵都市报 记者 宋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