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

LOGO不仅是识别企业的符号,也是企业价值和品牌形象的浓缩。每一家百年企业,它的LOGO通常不会一成不变,都会随着企业的发展,经历若干次演变或修改,波音公司也不例外。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1)

波音公司迄今已成立101年。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2)

百年波音的LOGO演变简图:多数人会熟悉最后一个。其实波音公司后期的LOGO只是简化成字母“BOEING”,前面“飞行器环绕地球”的LOGO属于麦道公司,两者合二为一象征着1997年波音与麦道平等合并。

波音最早使用的LOGO,看起来非常简陋,当时大多数飞机企业都使用鸟类元素。除了有字母“BOEING”之外,还标明企业的地址:西雅图。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3)

上世纪二十年代,曾使用了“飞鸟双翼”加“横排字母”的设计,到三十年代演变为双翼加竖排版字母方案。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4)

这个LOGO也用了十多年。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5)

到1935年B-17出厂时仍在使用。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6)

1941年波音成立25周年的平面广告,使用了手写体字母加一个星的设计。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7)

1954年波音707推出时,LOGO基本定型为现在的样子:加粗的字体象征着飞机的悬窗,一个星的图案被取消。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8)

到1967年1月,首架737交付时稍有变化,变得略紧凑。不过总裁比尔·艾伦的演讲台上的还使用过去的LOGO。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9)

之后的LOGO被固定并沿用至今,图中前面是波音早期的P-12双翼战斗机。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10)

上面是早期麦克唐纳飞机公司的LOGO,可能因主要产品是军用飞机,基本不存在消费者记忆、识别、忠诚度和品牌传播问题,所有早期军品公司的LOGO都很简单。

中间的道格拉斯公司就不一样了,它的产品80%是民用飞机,而且还非常有名,它的LOGO设计就好很多,后期有了火箭和导弹业务,把三个飞机图案简化为一个。

1967年麦克唐纳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合并,LOGO也合二为一。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11)

麦道的当家产品F-15,也包括经授权生产的AV-8B“海鹞”和后来的F/A-18“大黄蜂”,麦克唐纳一直比较强的是战斗机业务。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12)

其实波音与C-17没啥关系,只是1997年与麦道合并后,才获得C-17业务。事实上波音和军用运输机的关系一直就不大,有产品但长期竞争不过道格拉斯。而且自打1965年竞标空军重型运输机计划(CX-HLS)败给洛克希德的C-5之后,波音被彻底干伤了。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13)

别看波音在民机市场一路攻城拔寨,但在军用运输机方面,基本全是伤心往事。这就对了,这足矣证明:以一己之力谋求全系列产品的想法,本身就是错的。教训是沉痛的,问题是:学费是自己掏还是别人掏,感受是不一样的。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14)

二战期间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北美航空(NAA),后与罗克韦尔合并组成“北美-罗克韦尔”,LOGO没有更换,后来分拆出“罗克韦尔-柯林斯”,自己更名为“罗克韦尔国际”。

休斯飞机公司前50年和后来的LOGO,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主力产品“阿帕奇”等一大堆业务并入麦道,后整体并入波音。

以生产“飞行香蕉”著称的皮亚塞斯基飞机公司,上世纪六十年代更名为伏托尔公司,主力产品就是CH-47“支奴干”,后被并入波音成为“波音-伏托尔”公司,现属于波音防务、空间与安全集团旋翼机系统分部。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15)

北美的XB-70“女武神”。后期的B-1B“枪骑兵”、航天飞机、洛克达因火箭发动机、“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等业务最终全被波音拿下。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16)

波音总部在2001年迁到了芝加哥。

波音公司的前身(波音公司的LOGO演变历程)(17)

波音(中国)的自我介绍。

一个LOGO很小,但包含的内容却不简单,通过不同年代的LOGO和不同年代的产品,至少可以看出:

1、波音之前仅在民机和军用轰炸机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但通过收购和兼并,获得了军机、火箭、航天、直升机、电子和信息等业务。业务线有了更大的宽带和广度。重要的不是它有兼并他人的结果,而是它因何有这个能力?

2、企业兼并和商品买卖的道理一样: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关键理念不是“被你吞并”而是“交给你更好”。就像通用动力把F-16在最赚钱的时候卖给洛克希德一样,同是五大顶级防务合同商,论制造都没问题,但论及在全价值链的整合和系统创新能力,洛克希德更胜一筹,波音亦如此。

3、并非只买,也卖。一家不可能在全领域都吃得开。当年随北美并入的“洛克达因”是美国四大火箭发动机企业,运行几年后卖给了联合技术旗下的普惠集团,几年后普惠也发现业务不好整合,飞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是两码事,转而卖给了航空喷气(Aerojet),组成现在的“航空喷气-洛克达因”。

4、合并的目的,归根结底是:创新能力是否会持续增强和加快?简单的捆绑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是丧失了创新能力,别说捆绑,就是焊在一起也没用,道理很简单: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就不叫企业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