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闲游山水间身边处处皆风景(今天我出镜青山有风骨)

山水画,从古至今都是文人雅士抒发情感的一脉清流。胸中有万千丘壑,方能点滴山水画作中,浓淡间有爱憎,留白处隐深情。

两宋之时,中国的政治中心因历史走向而被迫南移,文化中心也渐渐跨河过江走进了烟雨江南,并逐渐融入析出着中国南方淡雅的风韵,于轻软中展现力量,在柔美里表露刚毅。这些特征自然也浸润于山水画作间,并影响至今。

最初,我脑海中的丁丁只是简单的昵称为“青竹”的网友,机缘巧合有了交流,看他诗词文章中炼达慎密精巧雅致的语言,一度我曾猜想这大半是位道骨仙风的老者。及至得知丁丁只是三十几岁的年轻人,且不但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更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时,不禁错愕:小小年纪,后生了得!

信步闲游山水间身边处处皆风景(今天我出镜青山有风骨)(1)

以文会友,读画识人。在我熟知的文章领域认识丁丁,相对容易理解,研究铁马金戈狼烟四起中屹立的宋代文学,自然是军人丁丁使命使然易通透之处;在我不懂的书法绘画间加以赏读,则是跟着小儿郎怀四方的心胸走了一遍山河。

在我看到他的山水画作中,最欣赏的当属《长篙鸣涧飞舟渡》。山不高,叠嶂层峦坚如磐石;水不阔,波光荡漾似有声歌。近处摇曳的春花有淡淡的香在弥散,远端飞流奔下的山瀑轰然作出万马齐鸣的声响。一叶扁舟,一位撑船的行者,像是远山在水面的倒影,随着浪花起伏,疏离又亲近,安闲又迅疾。远与近,动与静,喧嚣与沉宓相得益彰,成为方寸纸端的交响。

信步闲游山水间身边处处皆风景(今天我出镜青山有风骨)(2)

丁丁也是品着江南风物成长起来的,他的画作自然也有江南的细腻与灵透。《溪江春意闹》便是典型。溪与江不知哪里是源头,许是那山泉汇聚而壮,许是在细雨朦胧中积少而豪。就在那一处江湾,鹅黄的新柳抚着斑驳的石桥,远村的山花唤着放牧的孩童;山从来处延展,水向去处蜿蜒,不知春深几许,只闻牛哞呢喃。那叮叮咚咚或疾或缓的泉涧,该是画家丁丁爱透了的景致,它们几乎出现在每一幅画作中,或是《庐山秋色》中即便斜溅旁出也铿锵有声的飞流直下,或是《黄山雾海》中若隐若现似无还有需侧耳倾听的汩汩清音,或是《山野流泉》直入胸怀撞击得出的清新凉意品味得到的回甘悠远。《疏松近水笙声回》更是让远山近村孤松只树都成为陪衬,最是那汇流奔涌的水面,直触眼前,让人分不清那笙声是水声,还是水声似笙声。

信步闲游山水间身边处处皆风景(今天我出镜青山有风骨)(3)

但丁丁终究是从江南细润中走向军营的豪情万状的丁丁,他的《山峦叠翠》,他的《空山回荡》,不究画的山是哪里,扑面而来的是厚重与坚实,是心的依靠。好画不只在技巧,更在抒怀的意念间。《牧马边关》就铺满了虽然萧瑟近寒林,但是“士马气亦粗”的胆气,可谓山有魂魄,马有精神。

信步闲游山水间身边处处皆风景(今天我出镜青山有风骨)(4)

丁丁作画,喜欢把留白放在近处,丰厚越远越浓,我猜想那是在他年轻的心中,以谦逊给自己布置的未来作业。

究其实,画家与作家诗人一样,他也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作品就是社会生活在他的艺术创作中的折射,就是他的自身经历和素养的对象化。丁丁有一颗纯净的赤子心,有一颗激扬的战士心,有一颗深沉的文人心;所以在这位年轻的军旅画家的笔下,青山有风骨,绢流汇长河,那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青春写意。

信步闲游山水间身边处处皆风景(今天我出镜青山有风骨)(5)

信步闲游山水间身边处处皆风景(今天我出镜青山有风骨)(6)

作者 |陶凯 作品曾多次获国家、省、市新闻奖。三十余年党报副刊编辑,为国内一些名家名篇的首发责编。

信步闲游山水间身边处处皆风景(今天我出镜青山有风骨)(7)

主播 | 朱勇 多年探索声乐与语言艺术工作,在多家电台、电视台担任解说和主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