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古镇排名(游天下第一村之周村)

山东周村是隶属淄博市所辖的五个区之一,位于中心城区——张店以西约15公里,东南与淄博市淄川区相邻,西北与山东省邹平市(由滨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东北与桓台县部分相连,西接济南市章丘区。我和我的学生利用春节假期时间组成调研小组,到周村进行了为期4天的实地调研,收获颇丰,也对这一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区域感触很多。

周村历史悠久、几经变迁,有乾隆皇帝御赐“天下第一村”美誉。早在商周时期,周村地区就出现了城邑和村落,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腹地,西汉时北部属於陵县,南部则归属般阳县管辖,明清时期日益繁荣,并曾先后设置“周村市”、“张周市”(与张店合设)等,1955年后作为淄博市辖区至今,由此可知,周村地区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也是较早设为城市型政区的地区,可见其城市化发展较早,也较成熟。由于周村经济繁荣,挂灯极盛,曾得到南巡途径济南的乾隆皇帝驾临观赏(也有一说是微服私访),并御赐“天下第一村”。

周村古镇排名(游天下第一村之周村)(1)

“重商”传统带来经济繁荣,成为“鲁商”文化发源地。历史上的齐国以开放、务实而著称,当时齐国都城临淄大街上店铺鳞次栉比、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曾被称为当时我国“东方最大的文化商贸中心”,而作为齐国腹地的周村也一直具有“重商”传统,特别是到明清时期,周村迎来了她的繁荣高潮,首先是山西、陕西籍移民和商人到来推动了周村从嘉靖年间开始的繁荣,并逐渐形成以贸易往来为特征的商业城镇,尤其是丝绸业辉煌发展。长期以来,周村商人将齐鲁文化与儒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进行融合,倡导以“仁、义、礼、智、信”为最高经营道德标准,现被认定为“鲁商”文化发源地,调研中我们在大街上看到写有“厚道、诚信、开放、包容”的“鲁商精神”的匾额,这也是儒商文化的重要展现。

周村古镇排名(游天下第一村之周村)(2)

“三镇”鼎立空间格局,保留有比较完整的古街市群。解放前,周村城区呈“三镇鼎立”格局,分别是西北侧的永安镇、西南侧的人和镇以及东侧的周村镇,基本上形成了“品”字形状,目前周村城区仍有永安街道,也是对历史城区格局保护、传承。目前,周村城区保留有比较完整的古街市群,历史风貌犹存,是江北城市少有的,代表性的有大街、银子市街、平等街、芙蓉街、丝市街,这些传统街道建筑以传统风格为主,并仍商铺林立,形成了古街市群格局。此外,周村城区这些古街市有着十分辉煌的历史,比如大街(现为原大街的南段)既有孟雒川创办的“祥字号”(瑞福祥)、经营药材生意的“德字号”等,也有英美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多家外资商号,再比如银子市街虽然不长,两侧多有山陕风格高大建筑,但钱庄票号多会聚于此,最多时超过20家,而被誉为“清代中期的中国华尔街”,我们还专门参观了“票号展览馆”,以此更深入了解周村票号概况,其他的绸市街、状元街也有各自的特色。

周村古镇排名(游天下第一村之周村)(3)

周村古镇排名(游天下第一村之周村)(4)

周村古镇排名(游天下第一村之周村)(5)

“今日无税碑”,彰显自由贸易精神。在山东曾流传有“金周村,银潍县”“济南潍县日进斗金,不如周村一个时辰”“山东一村,直隶一集”等谚语,但似乎可以看出周村在当时商业繁荣的程度以及百姓之富裕。由此我们思考,周村为什么会商业如此繁荣呢?经过查阅文献以及向当地人了解,周村除了具有优越的区位(特别是胶济铁路通车后成为“节点”)、便利的交通外,当地一批高官以及地方名人的产生和支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李化熙就是杰出的代表,他官至刑部尚书,后来辞官回乡,看到当时赋税沉重,影响了正常的贸易秩序,便请求官府减免一批荒地税(也就是无人耕种的荒地也要交税,这些税银自然转嫁到农户头上),特别是还代完市税(承担了“市场交易税”),周村也由官府设立的“官集”(需向政府领牙贴、交牙税)改为民间自办交易的“义集”(不用纳税),这实际上彰显的是一种自由贸易精神,这大大带动了商业经济发展和繁荣。

周村古镇排名(游天下第一村之周村)(6)

影视作品拍摄地,“周村烧饼”“煮锅”等特色美食集聚。周村大街由于多年疏于管理,建筑自然老化、损坏,差一点作为旧城区而被拆除,正是由于张艺谋导演1993年在此拍摄电影《活着》而引起重视,开始走上历史文化保护、旅游开发的道路,后又拍摄了《大染坊》《旱码头》《闯关东》《娘》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特别是《旱码头》是专为周村量身打造。此外,周村当地的美食、餐饮也形成了一大特色,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村烧饼(又薄又脆)和煮锅,实地调研发现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街市上有经营周村烧饼的大小店铺不少于20家,而煮锅则相传具有百年以上历史,是一种将酱肉、炸豆腐、肥肠、大丸子等放在一个大锅里煮,煮好之后一人一碗的分给客人,正好符合当今的“分餐制”精神,并且煮锅味道特别,受到当地居民以及游客的好评,据说张艺谋在此拍摄电影《活着》时就去吃过煮锅,我们在实地调研中也去品尝这种当地颇受欢迎的特色美食。

欢迎读者评论、探讨,广大历史街区不仅有丰富物质性文化资源,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性文化资源,也是当地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托载体。如果您有相关照片、故事和传说介绍,也希望您能私发给我,共同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