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火星栖息地效果图(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模拟建造适宜人类长期居住的火星生态系统)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在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北京选拔赛中,荣获1个一等奖和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其中,祝融队成功进驻北京代表队,将参加全国赛的角逐。

未来火星栖息地效果图(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模拟建造适宜人类长期居住的火星生态系统)(1)

在此次竞赛中,海淀区培星小学选派了9名优秀学生组成三支小队:赵含睿、邵闻轩、张显奇组成的祝融队,施蓦然、王云诺、薛乃文组成勇气一号队,周芃旭、张朝壹和文梓妍组成火星梦想队。他们的任务是模拟建造火星适宜人类长期居住的生态系统,包括火星探测、火星生活空间站以及生活场景。

“努力付出才有收获”。大赛准备阶段,正值2022年5月疫情学生在家线上学习,9位选手非常自律,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每周还要参加在线的航天创新课程。

“到了太空后,想吃新鲜蔬菜怎么办?”

“我们可以模拟地球环境种蔬菜。”

“我们知道,火星上有大气层和冰层,有和地球类似的自转速度……”

“到火星后水如何解决?”

“可以融化火星上的地下冰。”

这些都是选手们考虑到问题。他们利用课余空闲时间,相互交流、分工合作、查找资料,计算数据,研究搭建方案。

未来火星栖息地效果图(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模拟建造适宜人类长期居住的火星生态系统)(2)

未来火星栖息地效果图(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模拟建造适宜人类长期居住的火星生态系统)(3)

返校复课后,完成期末考试,其他同学开始放暑假了,他们却进入更加紧张的比赛阶段。在短短4天的时间里,各个小组马不停蹄地协同合作、制作过程海报、火星基地沙盘模型,并成功录制讲解视频。

队员们从小学生的视角,创想出功能性很强的火星基地的模型,利用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各种工具、材料和开源硬件将创意背景和工作原理清晰的展现出来。在答辩环节,参赛队的同学自信从容,对答如流,展现出了良好的科学素养,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

海淀区培星小学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在学生小小心田埋下航天的种子,让孩子们从小爱科学,了解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增强科学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学校还将继续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梦想,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社团活动。

未来火星栖息地效果图(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模拟建造适宜人类长期居住的火星生态系统)(4)

获得一等奖的同学和作品

据悉,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是国家教育部2021-2022学年公布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中,唯一一个航天竞赛。本次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以“播下航天种子 筑梦浩瀚星辰”为主题,旨在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用科学,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