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吃香的匠人手艺(乌镇小伙毕业回乡做小篾匠)

最吃香的匠人手艺(乌镇小伙毕业回乡做小篾匠)(1)

建镇1300多年的乌镇,

有很多老底子的手艺,

蓝印花布、三白酒、丝锦、手工酱等,

其中还有一项竹编不得不提。

乌镇陈庄,曾是竹编交易集散地,

特别是“陈庄竹篮”,一度风靡上海滩。

江南水日夜不停,带来了繁华,逝去了岁月。

竹制品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村里的篾匠亦所剩无几。

最吃香的匠人手艺(乌镇小伙毕业回乡做小篾匠)(2)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一个行将消失的行业,光靠一腔热血,

想要复兴是不可能的,他决定从头学起。

温岭、东阳、嵊州、安吉,甚至跑了趟四川,

拜访老篾匠,了解各地技法,潜心学艺。

那些老师傅大多五六十岁了,基本上找不到传人。

钱利淮上门拜访,每个人都毫无保留地传授,

看上去老师比学生还高兴。

钱利淮越发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最吃香的匠人手艺(乌镇小伙毕业回乡做小篾匠)(3)

和所有篾匠一样,钱利淮劈篾条全靠手工。

两把剑门、一块拉丝刀、一把篾刀、

一把竹凿、一把刮刀就是全部工具,

没有商业秘密,好坏全在手艺。

学成回乡,钱利淮成立了竹编工作室,学以致用。

最吃香的匠人手艺(乌镇小伙毕业回乡做小篾匠)(4)

做竹编工艺品进入博物馆”不是钱利淮的追求,

让竹编再融入人们的生活”才是他的目标。

他根据编织技法去设计造型,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

值得庆幸的是,工业设计成了他的优势。

实用的名片盒、时尚的拎包、百变的花篮、

精致的茶器、小巧的手机壳……

篾条在他手里千变万化。

最吃香的匠人手艺(乌镇小伙毕业回乡做小篾匠)(5)

钱利淮最大的梦想,是让竹编成为一门学科,进入学校。

他也积极进行尝试,在乌镇植材小学、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授课。

他的材料包非常受欢迎,学生们上手很快,

“下课铃响了,大家还沉浸其中,很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

要让竹编回归生活本源,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竹编,

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最吃香的匠人手艺(乌镇小伙毕业回乡做小篾匠)(6)

竹编这类手工艺品终究是小众的,

钱利淮认为现阶段市场是次要的,

在传承中发扬竹文化更为重要。

2015年,乌镇竹编被列入嘉兴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吃香的匠人手艺(乌镇小伙毕业回乡做小篾匠)(7)

5月14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指导支持的“国匠荣耀中国手工艺创新盛典”举行。

全国共约40名顶级“手艺人”入围,其中不乏汪涵、李宗盛这样的知名人士。钱利淮也是入围者之一。

最吃香的匠人手艺(乌镇小伙毕业回乡做小篾匠)(8)

钱利淮说:“我没给自己设目标要做个‘匠人’、‘大师’之类的,就是对竹编有最初的热爱,想和更多年轻人分享,让更多人传承,不要让这门手艺消失就好,其他的,都是意外收获。”

为钱利淮点zan,为年轻的手艺人点zan,也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点zan!(欢迎关注下里hzxial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