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实录卷八(乾隆华亭县志卷二)

华亭,上海松江古之属县。《华亭县志》成于康熙,藏于哈佛、国图,今搜罗在手,古体繁文,拗口难辨,利用碎片时间,转译为简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码字网上,与众分享。时代有变迁,书籍有精糟,译注有疏误,故请存疑阅览,不可苛求,不可迷信。

(祭)坛

社稷坛,在夜游泾北,岁以春秋仲月上戊日随府致祭。

风云雷雨境内山川城隍神坛,在娄治集仙门外、官绍塘侧,岁以春秋仲月吉日随府致祭。

厉坛,在集贤泾东,岁以清明中元十月朔,随府致祭。

先农坛,在厉坛东,雍正五年敕建,岁以仲春亥日致祭,八蜡、常雩二祭附此(八蜡,岁以十二月上戊日致祭,雍正十一年始,乾隆十一年罢。常雩,岁以四月八日致祭,乾隆七年始。)

(宫)庙

城隍庙在县治东南,盟素道院左。

关帝庙在南禅寺右,祀敕封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岁以春秋二仲之吉及五月十三日致祭。雍正五年,封帝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增祀于后殿。

天后宫在金山嘴,岁以春秋二仲上辛日致祭(按天后莆田林氏女也,历代显灵,屡赐封号,国朝雍正十一年,载入祀典,乾隆二十二年,敕封天后)。

龙王庙在金山嘴塘上。

太岁庙,在邑城隍庙大门内东,岁以立春日致祭。

火神庙,在祈雪街,岁以六月二十三日致祭。

刘猛将军庙,在三十六保,任泾港上,岁以正月十三日及冬至后第三戌日致祭(按:将军姓刘,名锐,宋人。顺昌之战为流矢所中而殁,封扬威侯。国朝雍正初,以神有驱蝗保稼功,诏祀之)

土地庙在县治仪门左,岁以春秋上戊日致祭。

仓王庙在仓城内,岁以开仓日致祭。

词语注释:

社稷坛——祭祀的是两种神:社神和稷神。社神又叫土地神,稷神又叫谷神,

厉坛——lì tán,汉语词语,意思是祭无祀鬼神的场所。

八蜡——是古代中国人民所祭祀八种与农业有关的神祇。官方及民间宗教祭祀活动。旨在祈求农事顺利,秋有丰收。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

常雩——chang yu古代为百谷祈雨而举行的祭祀。凡遇大旱所举行的祈雨典礼,称大雩。清乾隆七年(1742)始定制,每岁孟夏举行祈雨典礼,称常雩。祈祷的地方在圜丘。祈祷时,皇帝素服,不设卤簿,不除道,不奏乐,行礼如常仪,步祷而雩。

盟素道院——在原上海华亭县东南。据传为元至正年间(1335—340),天台桐柏宫祝知观创建,至正年间(1341—1368),道士吴蟾友、王元静重修,明成化五年(1469)再次重修,正德四年(1509),道士王大经建三清阁,后圮,天启年间(1621—1627)重建,后废。

刘猛将军庙——此神并非姓刘名猛,而是一位姓刘的勇猛将军。虫王刘猛,传说中治理农田虫害的保护神。世人尊称之为“虫王刘猛将军”。据说,虫王刘猛将军的原型是南宋的抗金将领刘錡。有种说法就是“蝗虫来袭,犹如外敌入侵”。宋代,虫王祭祀完成了从自然神到人格神的过渡,全国各地遍布八蜡庙和虫王庙,最多的是“刘猛将军”庙。历史上被附会为此神的,大都是具有民族气节,抵抗外侮的功臣名将。如宋钦宗时出使金国,不屈而死的资政殿学士刘合,南宋抗金名将刘錡或他的弟弟刘锐等,都曾被附会上为民驱逐蝗害的事迹。之所以把驱蝗神附会为武将,大概与蝗虫来时,犹如外族入侵,铺天盖地,所到之处,寸草不存,亟需孔武有力之神灵来掌控捍御有关。

乾隆实录卷八(乾隆华亭县志卷二)(1)

乾隆《华亭县志》——卷二——建置之祭坛、宫庙01

乾隆实录卷八(乾隆华亭县志卷二)(2)

乾隆《华亭县志》——卷二——建置之祭坛、宫庙0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