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名将(三国四大名谋的绰号个个奇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混乱时代,涌现出了吕布、关羽、典韦、马超等盖世名将,也涌现出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周瑜等超级谋士。而且这些谋士为了体现其与众不同,取得的外号也五花八门,令人叹为观止。

比如说曹操视为手下第一谋的郭嘉,他的外号叫“鬼才”。比如说被曹操骗进曹营后从此一言不发的徐庶,他的外号叫道 “单福”,意旨大富大贵之命。比如说三国时期第一猎头水镜先生,他不仅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而且为人清雅、学识广博,他成功包装和推荐出了诸葛亮、庞统等名谋,其“水镜先生”之名远播于天下。

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名将(三国四大名谋的绰号个个奇葩)(1)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三国四大名谋超级谋士的惊人外号内幕。

诸葛亮的外号叫卧龙。

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名将(三国四大名谋的绰号个个奇葩)(2)

卧龙,顾名思义,就是躺着的龙,一旦施展开来,可上天入地,神秘无限。而这好与诸葛亮的一生相吻合。诸葛亮从小饱读群书,胸怀不世之才,隐居南阳时,自比管仲、乐毅。后来,刘备三顾茅庐,他选择了出山,通过实践,他的聪明才智,最终帮助刘备在蜀中称霸,完成了完成匡扶汉室的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后来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诸葛亮没能完成刘备一统天下的遗愿,但诸葛亮却用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忠臣的代表,智慧的化身,称之为卧龙一点也不为过。

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名将(三国四大名谋的绰号个个奇葩)(3)

庞统的外号叫凤雏。

“凤雏”是指没有长成的凤凰,是一只待飞的小鸟,用在庞统身上恰好不过。。庞统的智慧和军事才华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庞统因为长相不佳,再加上他又恃才傲物,他的仕途之路也是坎垠的,他先是投靠孙权,但得不到重用,好不转投明主刘备后,官拜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齐名。然而,36岁的他在征伐蜀中的途中,因为一个大意,结果落得落凤坡上落凤凰的悲惨下场。而此时的庞统正值英年,其满腔才智和宏图大志都还来不及展露,便调落了。

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名将(三国四大名谋的绰号个个奇葩)(4)

庞统死后,刘备悲痛欲绝,亲自为其挑选墓地,一代凤雏就此随风飘散。

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名将(三国四大名谋的绰号个个奇葩)(5)

司马懿的外号叫冢虎。

和卧龙、凤雏等飘逸雅致的绰号相比,司马懿的冢虎则显得刚猛有力。冢虎,从字面意思理解,那就是隐藏在墓中的老虎,等到机会跳跃而出,搏杀猎物,可见这个外号的霸气和强势。曹魏谋臣司马懿老谋深算、隐忍持重,是个修为极高的人,他亦雄亦奸,亦猾亦诈,和“冢虎”极为相似。他在与诸葛亮的斗法中,虽然略处下风,但他却成功拖住了诸葛亮的北伐行动。最终,司马懿靠着隐忍和长寿,成为三国笑到最后的大赢家,篡夺曹魏政权,为西晋的建立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名将(三国四大名谋的绰号个个奇葩)(6)

姜维的外号叫幼麒。

幼麒,意为还没长的大的麒麟,这个用在姜维身上也是贴切不过?姜维原本是曹魏的中郎将,用来诸葛亮用计降服了将他,随后把他做为接班人来培养和打造。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深谙用兵之道的姜维继承了他的遗志,后九次征伐魏国。虽然小胜不断,但却无法改变三国格局。

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名将(三国四大名谋的绰号个个奇葩)(7)

蜀国衰败时,当邓艾兵临城下时,蜀汉后主刘禅出城投降后,姜维无奈之下选择了假意投降魏将钟会,然后忽悠钟会造反,借此实现复兴蜀汉的心愿。结果功亏一篑,姜维失败后被杀,看来这只麒麟果然幼小和稚嫩了点。

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名将(三国四大名谋的绰号个个奇葩)(8)

总之,论绰号,还是司马懿的冢虎最为霸气,最为贴切,远胜于他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