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的故事给我了什么启示(从庖丁解牛的故事分析它对我们现实工作的意义)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处理起来游刃有余,而有些事情却又让我们觉得力不从心。对于这类让我们力不从心的事情,在我看来,归根结底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这件事本身并非我们所擅长的或者的确超出了我们个人的工作能力,其二则是这件事本身是符合我们的专业领域而且也在我们的能力之内,却因为我们的一些个人原因而未能实现。而这第二点原因也恰恰就是让我们时常为之懊恼的存在,处理好一件事情可能就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俗话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那我们该如何成为一个有准备的人?我们就以《庄子》一书中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分析一下来自我们自身的一些因素。

庖丁解牛的故事给我了什么启示(从庖丁解牛的故事分析它对我们现实工作的意义)(1)

厨师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在分解牛体时,快速进刀发出的刷刷声像美妙的音乐旋律,文惠君称赞道:“妙啊,技术怎么可以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喜好摸索事物的规律。我最初分解牛时眼中看到的是一头整牛,几年之后就不再看到整只的牛了,现在,我的眼睛似乎停了下来,而是用心神就可以分解。我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用刀从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处划过,不会触碰到经络结聚和骨肉紧密相连的地方。优秀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而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杀过上千头牛,而刀刃锋利的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和各个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是多么的宽绰而有余地。不过,每当我遇到筋腱、骨节聚集交错的地方难以下刀时,就会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当牛体全部分解完,我会提着刀环顾四周踌躇满志,然后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

庖丁解牛的故事给我了什么启示(从庖丁解牛的故事分析它对我们现实工作的意义)(2)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要善于从工作中积累经验。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在最初工作时就经验丰富、技术老道,都是从懵懂、生疏开始一步步成长为该领域的技术骨干或业务核心,这是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但是,如果我们足够用心,更善于在点滴中观察、学习和总结,发现工作中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那就会比别人用更短的时间取得更大的进步。工作经验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是依靠自己在工作中的一次次的付出所收获的隐形回报,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剥夺和轻易得到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在工作中发现并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因为这样往往能事半功倍,提高这项隐形回报的回报率。

庖丁解牛的故事给我了什么启示(从庖丁解牛的故事分析它对我们现实工作的意义)(3)

故事中的厨师在最初的那些年可能与其他厨师宰杀牛的数量相差无几,但他因为善于摸索事物规律,提高了汲取经验的效率,所以用很短的时间就练就了出神入化的技术,而我们应当成为“庖丁”这样的人。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的工作态度都只是“优秀厨师”的水准,仅仅是想着把自己该做的工作做好;对于“普通厨师”用蛮力的工作方式,这自然是我们要竭力避免的,事倍功半。

庖丁解牛的故事给我了什么启示(从庖丁解牛的故事分析它对我们现实工作的意义)(4)

第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工匠想要做好他的工作,就必须先磨好他的工具。这就像伐木,斧子不快不仅很消耗体力,也会影响砍伐的效率,而用锋利的斧子伐木不仅省力气而且效率也高。故事中的厨师虽然十九年没再磨过刀,但他解牛终究还是要依赖刀。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我们的工具就是“赖以生存”的能力和技术。那如何利其器呢?俗话说:学无止境。各行各业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迅猛发展、层出不穷,我们要尽可能的多利用工作之余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或者补齐我们工作中的短板。当今社会信息丰富、快捷、方便,无论是视频、资讯,还是书籍、课程,都会是我们提高自己专业技术、开拓领域思维的得力助手,因此我们更应该依赖于信息的便捷性让我们拥有一把得心应手的工具。

庖丁解牛的故事给我了什么启示(从庖丁解牛的故事分析它对我们现实工作的意义)(5)

第三,遇到困难要能沉得住气、静得下心。

故事中的厨师在解剖牛时遇到筋腱和骨节交错的地方会加倍小心、动作迟缓。其实,能做到这样的全神贯注首先就要有一颗平静的心。我们在工作中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这样或着那样的困难,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应该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沉得住气,心急、焦虑不会改变任何事情的本质,无非是平添烦恼。只有静得下心才能逐渐理清事物发展的思绪,并从中找出关键的问题,进而寻求解决之法。而且,越是处理困难的事情越要谨小慎微,切不可贪图一蹴而就之心。否则困难即使解决了,也容易留下不足之处。当然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几乎没遇到过什么困难,我认为这未必是件好事,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你的个人能力远远在这份工作之上,大材小用了,如果安于现状,那自然也是对个人工作能力的一种浪费。

庖丁解牛的故事给我了什么启示(从庖丁解牛的故事分析它对我们现实工作的意义)(6)

综上来看,我们对待自己的工作就要像故事中的“庖丁”,只有自己拥有高超的个人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而这个人能力,还是需要我们在平常的工作和日常的生活中多用些精力不断学习和进取方能更进一层。另外,《道德经》中有一句话“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民众办事,往往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小心地对待结束,就像开始那样,就不会失败。所以我们做事时一定要“慎终如始”,尤其在事情快成功时,更要谨慎行事,切不可疏忽大意、掉以轻心,以免功亏一篑。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感谢大家观看我的原创文章,喜欢的朋友不妨点点关注点点赞,不足之处也望诸位多多指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