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凭空起事曰作俑)

竣者作事已毕之谓,醵(ju4)者敛财饮食之名。赞襄其事,谓之玉成;分裂难完,谓之瓦解。 事有低昂曰轩轾(xuan1zhi4),力相上下曰颉颃(xie2hang2)。凭空起事曰作俑,仍前踵弊曰效尤。手口共作曰拮据,不暇修容曰鞅掌。手足并行曰匍匐,俯首而思曰低徊。

今天是《幼学琼林》人事卷第七段。

01

竣者作事已毕之谓,醵者敛财饮食之名:竣字就是所做的事情已经完毕的意思。醵饮就是大家凑了钱,去买酒来聚会饮酒。

赞襄其事,谓之玉成;分裂难完,谓之瓦解:帮他人的忙,使他做事能成,好像琢玉成器,所以叫做玉成。众人的心已经四分五裂,难以整合所以叫做瓦解。

赞襄:协助,辅佐之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相从之事,出於本人情愿,非小弟所可赞襄。”大家还在各种致辞中听到“共襄盛举”,“襄”取“成就、完成”之意。“襄”本意是手拿农具在地里挖一个个小洞,放进种子,再盖土。引申为引申或假借为高、除、助、成等义。

玉成是协助完成,后为成全之意。《水浒传》第四回:“万望长老收録,慈悲慈悲,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一应所用,弟子自当准备,烦望长老玉成。”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凭空起事曰作俑)(1)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瓦解:大家都很熟悉,但分裂、解散为什么叫瓦解呢?旧时制瓦,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非常形象吧?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凭空起事曰作俑)(2)

02

事有低昂曰轩轾,力相上下曰颉颃:事情分轻重、高低叫做轩轾;力量不相上下叫做颉颃。

轩轾:意思是车前高后低为“轩”,车前低后高为“轾”,喻指高低轻重。出自《诗·小雅·六月》:“戎车既安,如轩如轾。”引申为高低、轻重、优劣。成语“不分轩轾”。

颉颃:意思是鸟上下飞、向上向下飞。出自《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颃之。”司马相如《琴歌》之一:“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后引申为不相上下,互相抗衡。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凭空起事曰作俑)(3)

颉颃

03

凭空起事曰作俑,仍前踵弊曰效尤:首开恶例叫做作俑,沿袭前人的弊端称做效尤。

作俑:为殉葬而制作木偶或陶人。孔子曾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大家注意了,“始作俑者”是成语,意思是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呢?”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凭空起事曰作俑)(4)

兵马俑

踵弊:踵,脚后跟。弊,弊病。跟着犯错误。效尤:尤,错误。效法坏的东西。

这里引申出一个成语“以儆效尤”,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以达到警醒他人的目的,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效仿。尤:过失。

04

手口共作曰拮据,不暇修容曰鞅掌。手足并行曰匍匐,俯首而思曰低徊:做事艰难辛苦,手口共作称为拮据;劳碌繁忙无暇修饰仪容称为鞅掌。手脚一齐着地,慢慢向前移行称为匍匐。低头沉思恋恋难舍称为低徊。

拮据:原指鸟衔草筑巢,肢体劳累。现指生活贫困,手头不宽裕,钱不够用,经济窘迫。

鞅掌:事物繁忙的样子。鞅是指去了毛的兽皮,就是指套在马颈或马腹上的皮带。掌,手掌。在这明显解释不通,《康熙字典》里的解释就比较明晰了:鞅,犹何也。掌,谓捧之也。负何捧持以趋走,言促遽也。这里的“何”应该是“荷”(背负),即指背负着东西、手里捧着东西匆忙行走。

低徊:徘徊,流连。韩愈《驽骥》诗:“骐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