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读名著茶花女(小仲马的茶花女)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作家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

小仲马是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小仲马7岁时,大仲马才和他相认,但仍拒绝认小仲马的母亲为他的妻子。

私生子的身世使小仲马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受尽世人的讥笑。

在他成年后,面对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残酷,于是决心通过文学改变社会道德。

20分钟读名著茶花女(小仲马的茶花女)(1)

小仲马创作初期,总是碰壁,寄出的稿子不是被退回,就是石沉大海。

于是,大仲马便对他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介绍下自己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会好很多了。”

小仲马拒绝了父亲提议,并说:“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有味道。”

同时,小仲马不仅不利用父亲名字这块金字招牌,还故意在自己的作品上署上十几个假名字。

20分钟读名著茶花女(小仲马的茶花女)(2)

后来他的作品《茶花女》被一位资深编辑看中,惊叹作品中感人的内容、结构的精巧以及优美的文笔,就这样《茶花女》一炮走红。

之后这位编辑才得知,原来小仲马的父亲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大仲马。

他曾问:“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小仲马说:“我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正因为小仲马对自己作品的自信,才有了后来如此大的成就。

从此,小仲马的名字同《茶花女》紧密地联在一起。

《茶花女》也成了他的成名代表作。

20分钟读名著茶花女(小仲马的茶花女)(3)

《茶花女》在1848年出版,当时一经出版就轰动了全国。尽管上流社会对此非常恼怒。

但普通老百姓被书中真挚感人的故事所打动。

妓女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以及男主人公阿芒痛彻肺腑的悔恨,都牵动着读者的心。

随后,小仲马又把小说改编为剧本。

1852年,五幕剧《茶花女》上演,当时演出大获成功。

小仲马将《茶花女》获得成功的消息告诉父亲时,在电报上写道:“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作品。”

大仲马回电:“我最好的作品正是你,儿子!”

小仲马的这部处女作,让他取得如大仲马一样的名声。

而且,《茶花女》这部作品,在他死后依旧名垂千古。

20分钟读名著茶花女(小仲马的茶花女)(4)

后来,《茶花女》被改编成歌剧,是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家威尔第作曲的。

很快,小仲马的《茶花女》剧本和小说都跨越了国界,流传到欧洲各国。

《茶花女》这部长篇小说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

它开创了法国文学“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

而它关于社会问题题材,影响了19世纪后半叶欧洲写实主义问题小说的产生,兴起了写实性风俗剧的潮流。

同时,《茶花女》也是最早被介绍到我国的西方文学名著。

1897年,著名翻译家林纾将它译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

同时,它也冲击了中国的文学界,还影响了当时传统的才子佳人式爱情小说。

20分钟读名著茶花女(小仲马的茶花女)(5)

《茶花女》是小仲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作品。

1844年,他与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相恋。玛丽出身贫苦,被逼为娼。

即使和小仲马相恋后,但玛丽迫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和有钱人联系。

结果小仲马无法忍受,一气之下便给玛丽写了绝交信,然后出国旅行了。

等到小仲马三年后回国时,他才得知玛丽已不在人世,而且在她病重时,昔日的追求者都弃她而去,为她送葬只有两个人!

这件事情深深地打击了小仲马,于是他花费一年的时间,终于写下了这本凝集着永恒爱情的《茶花女》。

20分钟读名著茶花女(小仲马的茶花女)(6)

《茶花女》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少女被摧残致死的故事。

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个农村姑娘,长得异常漂亮;她来巴黎谋生,不幸做了妓女。

富家青年阿芒赤诚地爱她,引起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

但是阿芒的父亲反对这门婚事,迫使她离开了阿芒。阿芒不明真相,寻机羞辱她,终于使她在贫病交加之中含恨死去。

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对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这样的妓女的命运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和深切的悲哀。

同时,他也强烈地控诉和抗议资本主义社会虚伪、淫靡的道德风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