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贾浅浅的诗(文豪之女贾浅浅诗歌体爆红背后的人心与社会浮躁)

最近,陕西青年女诗人贾浅浅忽然爆红网络。因本人亦颇为喜欢诗词与诗歌,就动手在网上搜了一下。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竟然如此多的媒体与个人在消费这个话题。有扛着大旗,站在制高点上口水横飞,大有不打倒誓不罢休的。有在为老贾小贾喊冤的。有借话题蹭热度的。总而言之,各路人马,各种牛鬼蛇神,一拥而上,这顿网络话题饕餮大餐,目的不一啊。

其实,贾浅浅这位女教授岁数也并不算大,41岁,颜值也相当可以,比较清秀。文化程度就更不用说了。博士研究生,西北某大学副教授。最最重要的是,为当代大文化贾平凹先生的女儿。俗话说的好,虎父无犬子,贾浅浅教授文化水平应当是相当可以的,为何会惹出这么大的争议?

深度解读贾浅浅的诗(文豪之女贾浅浅诗歌体爆红背后的人心与社会浮躁)(1)

仔细看了几篇争议文章,发现问题出自贾浅浅老师的几首诗歌上。这几首诗歌应该是摘自她18年出版的一本诗集《第一百个夜晚》。

深度解读贾浅浅的诗(文豪之女贾浅浅诗歌体爆红背后的人心与社会浮躁)(2)

其中,网络上争议很大的为其中几首。

晴晴喊

妹妹在我床上拉屎呢

等我们跑去

朗朗已经镇定自若地

手捏一块屎

从床上下来了

那样子像一个归来的王

——《朗朗》

.

中午下班回家

阿姨说你娃厉害得很

我问咋了

她说:上午带她们出去玩

一个将尿

尿到人家办公室门口

我喊了声“我的娘嗯”

另一个见状

也跟着把尿尿到办公室门口

一边尿还一边说:

你的两个娘都尿了

——《我的娘》

说实话,就文字水平而言,这绝对不是诗歌。所有文字,总有它要表达的意味与情感的,这两首是完全看不出。退一步来说,就算在情感表露上次点,那么在文字表象上,也应该给读者一些美感与印象的。这个也丝毫没有。这也就难怪网络上很多朋友在调侃,小学生也能写的比她好。

问题在于,以一个文学研究生与老师,真的写的不好文字么?显然不是的。翻了一下她的其他诗歌,水准应该在目前所谓的诗歌界平均水平上的。有些还是可以一读,有那么一点清新脱俗的。

比如类似的这些。

《云》中她写道:“云在山顶打坐/一坐就是一个上午/也不抬头望一眼天//直到老得不想打坐了/也真的不想走动了/才由风驮着/把骨灰撒在大海里⋯⋯”

《雏菊》“缩在三月的风里/把自己一瓣瓣的掰开/变成一朵雏菊/开在你面前//开在你面前/成为一朵小小的雏菊/把自己一片片的摘下/退回六月的风里”

《时间煮雨》,原诗如下“落在肩上的一滴雨,被鸽子衔走藏在云里,我俯下身,捞起倒流河中涌来的一片竹叶,在空明的山谷中慢慢想你。”

《搬山》,原文“有一天,我会为你,搬来一座山。你可以像梭罗那样,住一个小时,一个夏天或一个冬天。当太阳在北回归线上,收割所有的影子。我就从山顶出发,乘着清风,朝着你的树林,像月亮一样走来。”

还有其他一些作品,朋友们不妨去搜索来看看。其他贾浅浅女士是可以写好文字的,不是不可以。那么为何会出现类似《朗朗》,《我的娘》这样的文字呢?

原因无他,只能在两方面。一是作者本人,在做某些文字风格尝试的时候,出现了偏差,走歪了路子而不自觉。二是路子岔了,文字岔了,出版时候的总编审稿,能不能指出并把关呢?毕竟,这样子的文字,只要是小学毕业的人估计也不好意思拿出去显摆吧?

所以,要不是贾浅浅女士练功练岔了,就是出版时的编辑也跟着岔了。但是总感觉这样子的岔的几率太小。总不能编辑甚至一些名人作家也是小学没毕业,大家一岔到底,然后有这么些个名作问世。

仔细想了想,那么贾浅浅女士父亲贾平凹老先生在其女儿出版前,是否有读过这些诗作,并出建议?或许没有,如有,思极生恐。

最初,贾平凹对女儿从事文学创作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文学创作太艰苦。贾平凹讲:“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不爱听文二代之说。。。”并且,贾平凹对贾浅浅未来之路是非常清醒的,指出“不要太急于结穗,麦子只有半尺高结穗,那穗就成了蝇头。”

深度解读贾浅浅的诗(文豪之女贾浅浅诗歌体爆红背后的人心与社会浮躁)(3)

如果贾平凹有这样的认识,能将女儿这样的文字放出去出版吗?显然,并不可能。

但是,后来在女儿贾浅浅婚礼上,贾平凹其称“我没有男孩,一直把她(浅浅)当成男孩看,贾氏家族也一直把她当作希望之花。”这说明什么?贾平凹知道,若仅单凭贾浅浅单枪匹马,想要在文学上取得成功,是极渺茫的。因为贾平凹知道,除非你有数一数二的绝对实力,否则,写作水平真不是你在文坛赖以生存的决定因素。而事实上,正是在贾平凹对女儿由反对转为支持后,贾浅浅在诗坛“摧枯拉朽”,获取了一般文人一生也难以触碰的“荣耀”。而彼时,贾家父女遇到的风波,正是“那穗就成了蝇头”,贾浅浅声名大幅跑到实力前,两者脱节了。。。

如果贾浅浅是寒门女儿,如果贾浅浅没有获奖,默默无闻。那么这样子的一本诗集,偶尔有几首这样的文字,谁会注意?只是,获奖多了,声名大了,一切都在普罗大众的显微镜下,就这样子被揪了出来。

上面说,如果这样的文字经过贾平凹老师,出版社老师的把关,甚至出版后得到某些名作名师吹捧。那么就真的很可怕,“那穗就成了蝇头”。这是精心谋划的一出网络大戏,以某些出乎意料的作品来博取社会大众的眼球,甚至这是白眼球,也不惜。羞耻感、自尊感等等这一切作为人的基本,都在功利面前成为云烟。

而一拥而上的各种媒体,媒体人,就是这云烟的背景。你我也许都是。只是,读者得到了茶余饭后的笑料,媒体得到了流量,而贾家父女得到了热度与名,好坏何干。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社会和谐。

最近几年横行的丑体书法大师,马家拳法大师,屎尿体诗歌大师等等。社会的浮躁折射出多少人性的丑陋,名利可以践踏一切。

只是这一切的背后,文字与诗歌何罪?有罪过的也许是 你我他。

深度解读贾浅浅的诗(文豪之女贾浅浅诗歌体爆红背后的人心与社会浮躁)(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