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泪斩马谡是真实史实吗(诗评百家将91志比天高)

挥泪斩马谡是真实史实吗(诗评百家将91志比天高)(1)

一心只为解君忧,驰骋边关国莫愁。

慷慨十年息烽火,身经百战到白头。

千里纸鸢牵金线,几回鼓角旨难休。

忠魂所向皆东市,浩气长存万古秋。

挥泪斩马谡是真实史实吗(诗评百家将91志比天高)(2)

袁崇焕,蓟辽督师,明末名将。35岁中进士,好谈兵事。一开始袁崇焕在福建任职,经常和一些从北疆回来的老兵聊天,知道了一些边疆的情况,自以为有守边的才能。3年后,袁崇焕进京面圣,恰好边关战事吃紧,袁崇焕就自荐到辽东边关。以后的公务员生涯,一直都在边关,其功过一直以来很有争议。

战功赫赫。镇守边疆,袁崇焕倒是不遗余力。打过几次胜仗,如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曾经炮轰努尔哈赤,造成努尔哈赤重伤后死去。未能攻克宁远,成为努尔哈赤毕生憾事。对边关存在的一些问题,敢于指正,经常身临险境。受到当时经略边关的兵部侍郎王在晋赏识,报奏朝廷提拔为宁前兵备佥事。固守边疆,的确曾使得后金一筹莫展。

挥泪斩马谡是真实史实吗(诗评百家将91志比天高)(3)

战略能力有欠缺。袁崇焕对王在晋的战略不服,经常越级报告,在修八里铺新城的问题上,不同意王在晋的决策,上报首辅叶向高。朝廷派大学士孙承宗来巡视,袁崇焕受到孙承宗的器重。由于王在晋在救援关外难民时失利,其建议也未被孙承宗采纳。王在晋去职,孙承宗代替。此后,袁崇焕有了更大地发展。协助孙承宗构建关宁锦防线。孙承宗,以及后来他推荐取代他的马世龙,都被魏忠贤弹劾去职。这时,袁崇焕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自以为是、擅作主张的事情更多了。虽然抗拒魏忠贤一党的新任督师高第,取得了宁远大捷。但后来擅自开米市资助敌国,私下议和,擅杀毛文龙。要知道,当时大清国天寒地冻,明朝将边民都迁至关内,坚壁清野,袁崇焕却开米市。毛文龙在敌后多年,屡立战功,起到很大的牵制作用,竟然被袁崇焕轻易地就杀掉了。这些做法似乎不太让人理解,从明朝的角度来看,确有助敌的嫌疑。毛文龙被杀后,皇太极没有了后顾之忧,绕过关宁锦防线逼近北京。由于擅自议和,皇太极东征朝鲜。朝廷催促他出兵攻击清军老巢,呼应朝鲜和毛文龙,袁崇焕居然坐视不管。最后,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以市米资敌、擅杀岛帅等罪名,凌迟处死。

挥泪斩马谡是真实史实吗(诗评百家将91志比天高)(4)

袁崇焕的悲剧,主要原因:一是袁崇焕忠则忠矣,然才能中下,名不副实。很多时候说大话,自认为才能很高,有三分吹成七分,有七分吹成十分。缺乏战略眼光,不懂调和将帅矛盾,反而激化、分化了各股力量。二是皇帝用人不当。袁崇焕一介书生,只不过当了3年的知县,道听途说了一些边塞故事,明熹宗朱由校居然破格将袁崇焕这样一个毫无实战经验的人,委任为边关大将。三是内奸太多。明朝末期,以魏忠贤为首的一些宦官,构陷良臣,导致朝中人人自危。关键时刻,不是叛变,就是吃里扒外,大明朝快被蛀空了。虽然袁崇焕书生意气,能力不济,但忠心报国、兢兢业业的精神,仍然值得称道。这要是在三国,估计结果跟马谡是一样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朱由检一怒剐督师。

挥泪斩马谡是真实史实吗(诗评百家将91志比天高)(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