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创新方案(歌舞乐三位一体教学改革探索及研究)

在当今社会,“三位一体”理论已经运用在各行各业比如公司管理、企业经营方式、学校教育等“三位一体”的含义一般是指三个人、三件事或者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整体而“歌、舞、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指的是一种歌唱、舞蹈与奏乐相互结合的原始的乐舞,也是刚刚萌芽的音乐艺术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三位一体”的歌舞形式是人类社会早期就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且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社会在笔者看来,音乐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在对一个作品进行演绎时,单一的歌唱、舞蹈或者奏乐较难将作品的内在含义表现出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中,采用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是必要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创新方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创新方案(歌舞乐三位一体教学改革探索及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创新方案

在当今社会,“三位一体”理论已经运用在各行各业。比如公司管理、企业经营方式、学校教育等。“三位一体”的含义一般是指三个人、三件事或者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整体。而“歌、舞、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指的是一种歌唱、舞蹈与奏乐相互结合的原始的乐舞,也是刚刚萌芽的音乐艺术。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三位一体”的歌舞形式是人类社会早期就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且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社会。在笔者看来,音乐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在对一个作品进行演绎时,单一的歌唱、舞蹈或者奏乐较难将作品的内在含义表现出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中,采用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是必要的。

一、歌、舞、乐一体的艺术特点

一首音乐作品,无论它主要表现的是哪一方面,都可以通过唱、跳、奏的形式进行展示。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最早是从传统劳作的动作、呼声中演变而来的。在艺术概念中,“歌、舞、乐”既自成一体、又互相贯通。其中,“歌”更偏向于旋律以及词意,要以字行腔并且控制好声带的共鸣,以此来表现不同风格的作品;“舞”更注重姿态、动作,在表演时应当给人一种优美的感觉;“乐”则侧重节奏感,以此来规范舞蹈的动作。

“歌、舞、乐”一体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表现出舞蹈完整的姿态之美,还可以向他人传递音乐的真正意境。因此,这种艺术形式是表演人员迅速进入角色并将情感表现出来的重要工具。虽然有些时候,我们看到的表演不是边唱边舞,但是我们要善于去领悟作品的真谛,并以最完美的姿态将其表达出来。

二、歌、舞、乐“三位一体”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教学形式已经被应用在各个高校中,这对于提高音乐课教学成果和研究有较大帮助。在教学中,可以从声乐课、舞蹈课、器乐课这三个方面协同进行。

首先,声乐课是训练学生的发声方式,学会了科学的发声方式,在表达时才能更好地处理语言与腔调的协调。同时可以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内在变化,并能够适应各种风格的艺术表现规则。此外,确认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歌唱状态也是重要的一点。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开导调节,使得学生能够在歌唱时保持心情愉悦、身体放松的良好状态。在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学生自己体会一部作品的内在含义,因为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有着它自身的意义。例如《秋——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它是组曲中广受人们喜爱的一首,歌曲开头以其宽宏的气质配合悠扬的歌声表现出歌曲的主题。之后又以铿锵有力的节奏赞美了家乡的富饶,从而使得听众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优美的舞蹈画面。

其次,舞蹈是通过人体运动产生舞蹈姿态传达作品的丰富内涵,进而表现出艺术的美。对于舞蹈来说,动作是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细致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解放且规范自己的身体,从而使得学生具有舞蹈所必需的正确的身体姿态。此外,还需要了解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地的生活习俗,以此开阔学生的眼界、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提高学生在各种舞蹈上的表现力。

最后,谈谈“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中的“乐”。乐器演奏是多姿多彩的,在表演时,除了要注重外在表现,如手、嘴、身体的动作,更主要的还是要懂得用心领悟音乐作品,表达出音乐作品的真正意义。很多音乐领域的大师在教学时,都强调“要用心灵演奏”,在笔者看来,这强调的是“歌、舞、乐”的“三位一体”。在进行器乐演奏时,通过发自内心的情感、利用手上动作进行舞动、歌唱,向他人传达出演奏者自身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同时也表达演奏者此时的心境。

由此可见,“歌、舞、乐”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中很常见。这种教学方式使音乐课变成了一种综合性艺术素质培养的训练课程,可以更为全面地提升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更为大胆地进行创新。

三、歌、舞、乐“三位一体”教学措施分析

在当今社会中,从就业方面可以看出综合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更愿意聘用复合型人才。单一的表现形式不利于音乐文化的发展,但是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只擅长某一种技能,如声乐、舞蹈、器乐等,对于与此相关联的其他知识不甚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将歌唱、跳舞、器乐放到相同位置对待,将其作为一个共同体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三者密不可分,即进行“三位一体”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层面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如今的音乐教学,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且完善的教学体系。但是相对于社会需求来说,这种教育还需进行自我革新。在高校教育中,学校更注重对学生某个方向的培养,但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拥有多项技能的人才,这就形成了供需矛盾。实际上,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社会上对具有一项专业技能,同时又了解大量相关方面的知识、能在相关领域发挥作用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三位一体”的培养方式不仅符合音乐艺术本身的要求,也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应从局部开始推进,慢慢地对其进行改善和发展。

(二)完善当前的课程建设

从实际出发,需要在已有课程中加入一些新元素,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来看,首先,在声乐教学中加入舞蹈课程,让学生在唱歌的同时学习跳舞。刚开始可能进行得比较艰难,这就需要鼓励学生,让他们能大胆地加入一些肢体动作,慢慢地养成二者同时进行的意识,之后可以加入专业的训练课程。再者就是在舞蹈课程中加入器乐和歌唱。传统的舞蹈课程是以动作、姿态为主。如果将唱歌和乐器融入其中,可以使整个表演更加多彩。乐器可以用作表演道具,让人物形象更加贴合作品,歌声可以更好地让观众理解这一角色,因为舞蹈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情感。通过三者融合,能够将舞蹈教学过程变成塑造艺术的过程。此外,在进行融合时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

(三)提升教师的个人水平

一些老师也存在和学生同样的问题,即,技能单一化。因此想要更好地推进“三位一体”教学,首先要增强老师的思想意识,学会将歌、舞、乐结合起来。学会主动学习不同专业的知识,参加一些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将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除了老师自身有意识地去学习,学校方面也可以引进更为专业的人士,例如,聘请歌剧院的优秀演员来学校担任兼职老师,定期对老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多个方法并行,可以为这种教学方式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社会一直在进步,同样,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艺术人才,首要就是在教学中进行改革。在单一的课程中加入多元化的知识进行教学,对学生的演唱能力、舞蹈能力、乐器的使用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训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身的表演能力得到充分提升。通过积极推进歌、舞、乐“三位一体”式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吴芳 北京舞蹈学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