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的获奖作品(功底扎实的本色派)

丰杰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孙涛是我的同门师弟,我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他跟随我的导师读硕士在我们同门师兄弟中,孙涛是很能耐着性子专注学习、勤于写作的那一类人他低调、踏实、好学,总是愿意和老师同学探讨学问,在图书馆翻看各类书籍,因此他的专业成绩颇好,读书期间便发表了很多文学评论,为他的学术道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孙涛的获奖作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孙涛的获奖作品(功底扎实的本色派)

孙涛的获奖作品

丰杰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孙涛是我的同门师弟,我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他跟随我的导师读硕士。在我们同门师兄弟中,孙涛是很能耐着性子专注学习、勤于写作的那一类人。他低调、踏实、好学,总是愿意和老师同学探讨学问,在图书馆翻看各类书籍,因此他的专业成绩颇好,读书期间便发表了很多文学评论,为他的学术道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毕业后,孙涛进入山东省作协,从事文学评论刊物的编辑工作。这一工作让他更加如鱼得水,尽情发挥专业所长、汲取专业养分,将自己的学术道路扎实地走下去。工作期间,他顺利考入山东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领域由现代文学转入当代文学期刊、文学媒介,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而他的文学研究也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高层次的阶段。

孙涛在文学研究的起步阶段,接触的是全面而系统的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以及必要的文学理论书籍,而他对现当代小说似乎有着更浓厚的兴趣。他在学生阶段的代表性文章,诸如《苏曼殊小说研究述评》《刘庆邦小说叙事手法与审美风格研究述评》《混沌历史的解构与重建——浅析<白鹿原>叙事视角的转移》《论神话资源与鲁迅小说创作》《水的寓言——论“水”在<草房子>中的象征意义》等,从题目即可看出其阅读的兴趣与品味,它们大部分可归类为文学经典作品的研究述评。

尽管,这些文章现在看来不免透着些许青涩和稚拙,但过人之处在于作者能够扎扎实实细读文本,不做空泛的议论,努力做到言必有据,看得出下了十足的功夫,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怕麻烦的攻坚心态也由此初露端倪。

在我看来,文学研究想要做出成绩,阅读和写作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对青年文学研究者来说尤其如此。扎实阅读文本,不仅要阅读本专业领域的书籍,其他专业也应广泛博览;常态化的写作训练,能不断锤炼学术性的思维和语言。

作为一名青年文学研究者,孙涛硕士阶段主攻方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他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文学的洪水母题》详细梳理了现代文学史上涉及洪水意向的诸多文本,结合作品分析洪水母题的原型意义及现代性内涵,其扎实的史料爬梳功力与富有创新意味的观点,得到大家的认可。

博士阶段,孙涛的研究方向转入当代文学期刊领域,博士论文《<十月>(1978-2018)研究》以文学期刊届“四大名旦”之一的《十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刊的阅读,认真梳理《十月》四十年办刊的几个阶段、重要文学现象,并尝试总结其办刊经验及作为文学名刊与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史之间的互动关系。孙涛的《十月》研究在相关学术界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其一系列研究成果曾在《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等重要文学理论刊物发表,表明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扎实的成绩。

这两篇论文,或可称得上是孙涛在学术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从文化母题学到文学传媒,他的学术视野已经非常宽广。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补充、相互启发,让孙涛的文学研究能够穿梭于现当代文学的不同时段、不同侧面,显得从容不迫又游刃有余。

孙涛的文学研究视野广阔,除文学期刊研究属于其专业领域的特长,不容忽视的是他以批评者的姿态介入当代中国文学现场,撰写了大量作家作品评论文章,鲜明体现了他更为个性化的阅读趣味与批评风格。

一方面,孙涛对身为“同代人”的“80后”“90后”作家创作抱有极大的热情,撰写了大量青年作家作品评论,给予鼓励与推介;另一方面,他又善于挖掘勘探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原本隐而不彰的文学现象,并结合大量的文本分析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比如,他撰写的《社区空间与平民世界的游荡——论王占黑的小说创作》《沦陷乡土的命运悲歌——评王哲珠长篇小说<长河>》《传统文学与网文的融合发展新尝试——评陈酿的<传国功匠>》《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群体素描——读逄金一中篇小说<五排房>》《斑斓秀丽的江南画卷——读尚启元长篇小说<刺绣>》《孤独深处的对抗与求索——评郝景芳科幻小说集<孤独深处>》等,皆是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评价推介当代优秀青年作者。并且,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孙涛不是一味吹捧,而是以客观审慎的态度作中肯评价,既挖掘作品的亮点,也直言不讳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对青年作家们的创作把脉问诊。

再如,《干预口号下的突破与未完成——重审百花时期”的官场文学写作》《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略谈“蕴藉说”与寻根文学创作实践》《改革小说中的道德视角——以新时期山东作家创作为中心》《Z世代与网络文学》等文章,孙涛不再拘泥于一个作家或者一部作品,而是从宏观的视野出发,抓住当代文学史上某一阶段、某一区域或者某一群体进行细致勘察,理清文学现象的因果逻辑,透视其独特的文学征象,并力求在严谨的分析中进行有针对性、有启发性的探索。

总体来看,孙涛的文学研究可谓灵活多样、生气勃勃,尤其是那种在评论过程中不薄文坛新人、聚焦文学现象、认真严谨务实的批评作风,既彰显孙涛作为青年文学研究者的批评本色,也毫无疑问对当下文学批评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借鉴。

作为一名青年文学研究者,孙涛的文学研究、批评成果颇多,在同龄人中称得上勤奋多产,而伴随着他多年的写作、编辑实践,在中国现当代的专业领域也已小有名气。

说到底,文学研究其实没有什么捷径,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有持续的热情和信念,更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与勇气。孙涛的文学研究之路还很长,面对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学问,他仍旧需要耐得住性子跋涉开垦、孜孜探求,最终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学术领地。

当然,未来尽管还远,但从孙涛既有的文学成果、知识储备、修养能力、谦逊精神和学术热情来看,我们有理由对他的未来抱有更大的期待,相信以他的能力、心智,必将会在中国文学研究中取得更大进步,收获属于自己的硕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