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1)

国学大师饶宗颐书写的“多士向臻”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2)

潮州金山开辟至今已逾千年,山间草木葱茏,摩崖石刻荟萃。尤有宋之韩文公祠,元之马发祠墓,明之玉华、北山书院,清之金山书院,当代之选堂书廊,相继为金山增胜。千百年来,金山为潮州文化教育名山,是莘莘学子向往的求学圣地,走出了蔡翘、詹安泰、洪灵菲、梅益、饶宗颐、卢瑞华等英才。金山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教育使“第一山”名闻遐迩。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3)

金山顶升旗台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4)

教学楼

近年来,潮州市金山实验学校坚持以 “构建人本生态成长乐园”办学宗旨,不但教书育人取得骄人成绩,而且在弘扬传承潮州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整理、修复了金山众多文物,编撰成册。近日,慕名前往潮州市金山实验学校,爬185级“青云阶”,观赏摩崖石刻,感受浓浓的文化氛围。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5)

185级的“青云阶”

沿着小巷,走到金山实验学校大门口,只见古朴大门两侧的柱上,刻着由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撰联并题写的对联:金山毓灵秀,时代造英才,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6)

饶宗颐教授题写的对联:金山毓灵秀,时代造英才

一进校门,就是185级的“青云阶”,直达金山顶。这是对金山学子的启示:想,壮志凌云;干,脚踏实地。只要勇于攀登,不坠青云之志,就能走上成功之路。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7)

从“青云阶”登30级台阶,往左边的平台走,只见石壁上刻有大小不等的文字,此处为金山摩崖石刻最为集中之处。石壁最上面呈长方形石刻-----“多士向臻”,在众多的摩崖石刻中,特别醒目。这是1996年金山建校七十周年,国学大师饶宗颐书写的贺词。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8)

“多士”是指众多之士。金山是读书人仰慕、向往的地方。热切的求学者漫步书山,畅游学海,探索不止。这里既有辛勤的播火者,又有热切的求学者,勤教乐学,教学相长,实乃“多士向臻”也。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9)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10)

明代巡道郑岳题刻“凤台壁立”

这里有宋代书法家米元章(米芾)的“第一山”,理学家朱熹的“拙窝”,元代潮州路总管王用文的“清辉同趣”,明代巡道郑岳题刻“凤台壁立”,虽风格各异,但都表现出高深的书法造诣。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11)

理学家朱熹的“拙窝”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12)

元代潮州路总管王用文的“清辉同趣”

1565年,抗倭名将、福建总兵戚继光带领军队来到潮州,登金山揽胜,并将朱熹墨迹“溪山第一”镌刻在金山崖石之上,郡人郑旻题跋记其事。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13)

还有“观潮”,这是1934年,校长李卓寰约游,江亢虎题写。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14)

从这里往上爬了30级台阶,就看到始建于乾隆元年(1763年)“海防火药局”部分古墙体。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15)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16)

从“海防火药局”(现为学生宿舍)往右走,就是金山书院,现为展览馆,里面有在金山出土的宋代旧弹药,化石等。门前立有“金山书”的石碑,“院”字已缺,由校友洪旭勤拓片再补书,构成完整的金山书院牌匾。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17)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18)

宋代旧弹药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19)

“金山书”石碑

向右横跨“青云阶”,来到建于1933年的科学馆。几经沧桑,见证了金山的历史。现辟为“校史馆”,在此,能够体会到:书院往昔,海滨邹鲁之骄傲;学校今朝,岭海名邦之光荣。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20)

科学馆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21)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22)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23)

从科学馆出来往上走,看到一块黑色花岗岩石碑,刻“南方精华”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由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题写。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24)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题写“南方精华”

往右经过行政楼,左拐即看到对面石壁上刻有“东方风来满眼春”七个大字,《东方风来满眼春》这篇报道,是时任《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陈锡添写的著名新闻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2009年夏天,时任香港商报总编辑陈锡添到访金山实验学校后,特意寄给林跃文校长的墨宝。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25)

陈锡添题写“东方风来满眼春”

前往位于金山之麓东南的千年园,这是为纪念金山开辟千年,2012年春建成的,古老的状元桥,古榕高茂,园的正面,展示着巨幅浮雕“清明上河图”。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26)

千年园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27)

古老的状元桥

千年园里的凤凰亭,周边新镌刻的碑刻及黄金间碧竹,表现了金山的朝气和活力,彰显出金山是“凤凰腾飞”的福地。千百年来,多少凤雏从金山起飞,翱翔神州大地,成就千秋伟业。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28)

凤凰亭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29)

黄金间碧竹

从凤凰亭往东,在百年紫藤花坛上,立有“文曲清晖”的碑刻,这是2010年4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原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访问金山实验学校时留下的墨宝。花坛连着《壮志墙》,这是金山实验学校毕业学生的“留言壁”。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30)

壮志墙

《学子心碑》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校友对母校的爱,对学弟学妹们的期待。有眷恋和感恩的颂歌,有壮志凌云的豪言,有激励和期望的寄语。正是,文曲清晖照黉宇,繁星璀璨耀金山。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31)

随后,与林跃文校长一起登40级台阶,来到金山顶“选堂书廊”。抬头可见,坊匾镌刻着书画大师黄苗子先生题写的“选堂书廊”四字。左右坊柱勒饶宗颐教授撰写的楹联:“一杯酬皓月,览物起长谣。”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32)

书画大师黄苗子先生题写的“选堂书廊”

2015年夏天,“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行‬”采风团陈世旭、叶兆言、王炳根等著名作家到金山实验学校采风,在“选堂书廊”曾指导过学生写毛笔字。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33)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34)

“选堂书廊”,彰显了金山文化底蕴之深厚,金山校园高雅品格之高。对于研究饶宗顾教授的艺术创作成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潮州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35)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36)

一览亭

金山顶还有镌刻于石坛花岗岩巨石上 “金山独秀”,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题写。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37)

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题写“金山独秀”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38)

饶宗颐教授题写“木兰有情”

林跃文对金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砖,充满感情,对金山的众多文物,如数家珍。随后,他特地带我来到金山顶北坡,看宋代潮州子城城墙遗址,瞧,古墙砖花纹还清晰可见。据有关专家考证,古墙砖历经千年,还基本完好,见证了当时潮州高超的建筑技艺,对研究潮州历史文化极具参考价值。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39)

宋代潮州子城城墙遗址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40)

古墙砖花纹清晰可见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41)

当你沿着185级石阶,登上金山之巅,俯瞰古城,楼阁玲珑起,鸟声鸣古木,满目唯景。远眺韩江,万顷韩水滚滚而来,川流不息。遥望对岸,笔架山苍翠欲滴,风光无限。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42)

潮州文祠三叠泉(到广东潮州市区北门金山)(43)

金色顶操场

金山,不愧为“多士向臻”之名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