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四针疫苗哪里打(第四针怎么打要注意啥)

各地新冠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也就是通常说的“第四针”接种陆续开始(此前报道>>重磅!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来了,这些是目标人群→)。“第四针”怎么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记者实地探访北京疫苗接种点↓

“第四针”怎么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中提到的疫苗,包括注射式、吸入式和鼻喷式。记者在北京走访发现,刚刚过去的周末已经有不少市民前往接种点接种。

在北京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的疫苗接种点内,三种接种方式安排在三个不同的房间。工作人员把吸入式疫苗加入专用的注射器,通过设备雾化之后,注入一次性带盖的塑料杯,大约0.1毫升的液体成为气雾,充满了透明的杯子。

北京第四针疫苗哪里打(第四针怎么打要注意啥)(1)

△雾化过程25秒

除了“一呼、二吸、三憋”的图文提示,工作人员也会口头指导接种者。摘下口罩呼气的动作特别安排在窗口,朝着窗外来完成,避免感染风险。工作人员穿隔离衣、佩戴N95口罩、面屏和手套,在协助每位接种者之后,都要完成手部消毒。

此前已完成了两针基础免疫和一针加强免疫的36岁肖先生说,吸入式疫苗和之前听说的一样,在口腔里留有淡淡的甜味。

肖先生:确实有一点点甜味。没有(觉得凉或者刺激)。也没有阻力,跟普通吸气是一样的,很轻松就能吸上来。近期身边很多人包括同事都感染了,所以我想还是早做准备,在社区接到通知可以接种我就来了。小区里的人刚做完也是说很快结束,不用等待。

北京第四针疫苗哪里打(第四针怎么打要注意啥)(2)

和之前一样,完成第二剂次加强免疫后也需要留在接种点观察半小时,确认没有异常再离开。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孙冬青介绍,接种者需要年满18周岁,目前最年长的接种者有80多岁。

孙冬青:今天来接种点打针、吸入的都算上,从上午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多人了。今天还不算太多,刚开始的两天人特别多,也就是周五、周六,每天有160-170人。

在北京的多个区,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都已经陆续启动。根据实际情况,部分接种点的吸入式疫苗需要提前预约。朝阳区建外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科长张鑫介绍,目前在每周二和周五开展接种,其中有半天接受吸入式疫苗的预约。

北京第四针疫苗哪里打(第四针怎么打要注意啥)(3)

张鑫介绍,这个接种点的吸入式疫苗接种已经开展三个星期。受到近期疫情影响,接种量增加,但也有预约者不能到场的情况。“每次大概有50人预约,但近十几个人到不了场。可能前一天或者当天突然出现发热等状况,无法接种来不了。”

哪些人需要接种“第四针”?

已经接种了三针新冠疫苗,有必要接种“第四针”吗?

有研究显示,在至少接种了三针疫苗的60岁以上人群中,相对于接种三针疫苗,额外接种“第四针”可将新冠肺炎患病风险降低55%,重症新冠肺炎患病风险降低62%,新冠相关死亡率降低74%。这一保护效果在接种7天后便可显现,并在接种14天后进一步加强。因此,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有必要接种“第四针”,以获得更有效的保护。

哪些人群符合接种“第四针”新冠疫苗条件?

现阶段,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基础上,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

(一)感染高风险人群;

(二)60岁以上人群;

(三)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

(四)免疫力低下人群。

80多岁了,还有必要接种“第四针”吗?

有必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病毒一直在变异,奥密克戎变异株对于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老年人来说依然是危险的病毒。高龄老年人即便长期居家、很少外出,在亲属陪伴或走访过程中仍有可能感染。

哪些情况不能接种新冠疫苗?哪些情况需要暂缓接种?

1、以下情况不建议接种:既往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因严重慢性疾病生命已进入终末阶段。

2、以下情况建议暂缓接种,病情稳定后可以接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如正在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发作、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处于进展期、癫痫患者处于发作期。

三种接种方式,该选哪种?

受访的接种点工作人员都表示,对受种者禁忌症的判断标准与此前三剂次的基本一致。对比同一品牌的注射式和吸入式疫苗,吸入式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相对较轻。“接种可能出现的症状,比如咽干、嗓子不太舒服,全身反应不是很多,偶尔会有,但时间上都比较短。也可能出现一些发热症状,但程度不会有病毒感染那么高。”

针对近期各地的疫情形势,有人担心“现在打疫苗还来不来得及”,疫苗专家陶黎纳表示:“如果是基础免疫,以前没打过新冠疫苗的,一般来说要在接种两周以后抗体才能慢慢上去。但是大多数人现在至少都打过一针,是有基础免疫的,在这种情况下估计3-5天免疫力就可以恢复了,甚至更高。”

陶黎纳介绍,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的几种疫苗都有新的技术特点,各具优势。

“吸入或者喷鼻这两种新的接种形式改变最明显,一是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另外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不光能在血液里产生中和抗体,在黏膜表面也能形成抗体或者免疫细胞。还有一些是注射用重组蛋白疫苗,其中至少有两个用了新的佐剂,产生的抗体水平更高,同时更广谱。还有一个疫苗做成了二价,是原始毒株加贝塔株,这样拓宽了疫苗的预防面。”陶黎纳表示。

综合央广网黑龙江频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人民网

记者:庞淼 白杰戈

来源: 央广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