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出中华文化精髓的例子:道出中华文化精髓

道出中华文化精髓的例子:道出中华文化精髓(1)

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中庸》第六章

喜欢请教别人,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隐瞒不好的地方,而宣扬好的地方,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中庸之道施行于人民。

这便是舜的大智。以此鼓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择善而行,走人生正途,明辨善恶,以诚坚持下去。

道出中华文化精髓的例子:道出中华文化精髓(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第二十一章

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

如此看来,真诚与明白事理,互为促进,相辅相成。“自诚明”是说由真诚而明理。

道出中华文化精髓的例子:道出中华文化精髓(3)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第二十二章

只有天下最为诚心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本性;

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事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可以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就可以和天地配合成三了。

道出中华文化精髓的例子:道出中华文化精髓(4)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第一章

这段话放在全书首章,可见为全书的总纲,说明性、道、教的含义与关系。

人的本性是上天赋予的,循着本性而行便是道。使道能不断的实现,即按照道的要求不断的修养便叫做教化。中庸之道便是各安其所,万物就得到化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