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的儿童(最强大脑最小选手仅12岁)

父母都希望有个聪明宝宝,不过宝宝是否聪明,关键在脑力开发,通过科学的训练来提高的

《最强大脑》科学评审Dr.魏也说过:“节目中绝大多数天才般的选手,都是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达到高水平的。”

《最强大脑》科学总顾问刘嘉教授根据对历届选手的观察了解,同样发现一个共同特点:虽然他们都拥有一定的天赋,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后天家庭教育和个人努力、刻意练习,让自己天赋不断地提升和发展,逐步达到理想的高度。

12岁的孙弈东,以最小年龄的参赛选手身份闯入《最强大脑》12强,4岁开始拿奖,如今各种证书摞起来比他人都高。

最强大脑的儿童(最强大脑最小选手仅12岁)(1)

孙弈东的妈妈说:儿子从小对思考特别感兴趣,家长会引导他去玩锻炼大脑和手脑配合的思维游戏。

为什么要给大脑做“体操”?

研究表明:刚出生的婴儿脑重约380克,相当于成人的35%,到7岁时已达到128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0%,可见,大脑重量增长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前7年。

最强大脑的儿童(最强大脑最小选手仅12岁)(2)

另,关于大脑神经元突触增长情况研究发现:婴儿出生后,大脑的神经元突触数目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加,3岁时是突触的爆发性增加时期,6岁时达到顶峰,其后不断减少直至15岁,15-80岁基本没有变化。

最强大脑的儿童(最强大脑最小选手仅12岁)(3)

可见,从出生起,我们的大脑就在不断地“布线”和“重新布线”,并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不断高速发展。想要收获聪明宝宝,从出生起对孩子的大脑进行刺激与训练势在必行,自然,收获的也将是,孩子的智力发展、思维能力也会比其他孩子更快、更系统。

怎么做?

这些烧脑又益智的思维提升游戏,父母平时不妨多带孩子玩一玩:

1、积木搭建类游戏——锻炼孩子空间想象和创造力

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且只能拥有一件玩具,你会怎么选?

很多专家和父母都毫不犹豫地选了积木玩具。

小宝宝都喜欢玩积木、磁力片等游戏,积木搭建没有标准答案,完全是靠孩子的想象、观察和空间构建能力来叠高、组合拼搭、空间建构。

搭建过程中,孩子不仅能收获、形状的基本认知,加深对方位、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理解,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和抽象归纳能力。

低幼宝宝,我推荐鬃毛积木。

最强大脑的儿童(最强大脑最小选手仅12岁)(4)

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在幼年时期感官发展越充分,今后的学习能力就会越强。3岁宝宝的认知是以感官刺激为主的。

鬃毛积木色彩明快,对孩子是特别好的视觉刺激;积木上都有“鬃毛齿”,全部做了圆角处理,不会伤到孩子,却又能让孩子感受到与众不同的触觉感受。

它还有一个有点就是,不像木质或塑料积木那么硬,软硬适中,孩子可以弯折,还能拼插。

2、迷宫游戏——锻炼孩子观察力。

迷宫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促使他们观察图形和细小的差异。玩迷宫游戏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然后再玩一些更难的、路线更多的迷宫。

3、折纸游戏——锻炼孩子耐心、手眼协调和动手能力

每一种折纸,都是一种物体的空间造型。孩子在折纸时,想要完成某个图形,就必须动脑思考,然后反复实践。幼儿通过手工折纸,可以建立几何物体的概念,让幼儿认识空间方位,也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

最强大脑的儿童(最强大脑最小选手仅12岁)(5)

4、魔方、棋盘类游戏——锻炼孩子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立体思维和整体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好的孩子,数理能力不会差。

国外有一项针对116名学生(平均年龄6.5岁)进行的心理旋转能力测试,研究开始时,男孩的表现明显好于女孩,但是经过8周的训练,参加空间能力训练的女孩通过测试的概率显著增加。大量研究证据表明,训练可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最强大脑的儿童(最强大脑最小选手仅12岁)(6)

从孩子3岁开始,就可以让孩子玩魔方了。

推荐《最强大脑》比赛项目道具的幕后设计爱因思维出品的磁力魔方,一款集七巧板和俄罗斯方块于一体的积木游戏,可以拼成各种造型,另外搭配54张挑战卡108道空间建构题,益智又烧脑,全面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强大脑的儿童(最强大脑最小选手仅12岁)(7)

大小合适,合体后宽仅6cm,随身携带非常方便,外出时,孩子可以随时随地就能玩。考考你,能在10s内拼出一个立方体吗?

最强大脑的儿童(最强大脑最小选手仅12岁)(8)

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看《最强大脑》出的另一个空间挑战游戏——重力四子棋,很考验孩子点、线、面的综合构建能力,需要孩子有超强的空间想象和空间推理能力。

最强大脑的儿童(最强大脑最小选手仅12岁)(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